第31章 计成

谢玄离去后过了许久,县衙正堂内依旧鸦雀无声。

王国宝、庾欣身为顶级门阀子弟,生平还是第一次被人如此指着鼻子痛骂。

“都傻站着作甚?滚出去!”王国宝憋着怒火,厉声咆哮。

一众官吏如蒙大赦,一哄而散。转眼间,偌大的厅堂只剩下王国宝、庾欣、王凝之以及顾永之四人。

王凝之见气氛尴尬,摇头晃脑道:“幼度这是长期与小人厮混,染了一身匪气。有失体统,实在有失体统……”

顾永之附和道:“由此可见某家先辈是何等英明。谢家诗酒风流,怕是要断送在谢幼度手里了。”他指的是顾荣与陶侃的旧事。当年陶侃文武双全,堪称天纵之才,却因出身寒微,随豫章国郎中令杨晫乘车拜访顾荣(顾永之祖父)时,被当时在场的温雅抱怨:“奈何与小人共载?”顾荣也表明小人不得染指清流……

顾永之最是鄙夷那些明明是清流,却偏要与寒庶浊流为伍的人物,认为他们玷污了清流的身份。

王凝之一脸凝重,也觉得自家小舅子是被小人带坏了,道:“在下这便去规劝他一番。”

王国宝趁机提醒:“某观幼度情绪激越,王兄不妨探问是否前线有变?缘何他不在前线与北虏鏖战,却折返寿阳?”

王凝之应了一声,快步离去。

余下王国宝、庾欣、顾永之三人……

庾欣率先嗤笑出声:“这谢幼度是被逼急了吧!竟指着某的鼻子骂……”他说着又有些咬牙切齿,“某是不屑与他互骂,有失风度,否则定叫他领教何为三寸不烂之舌!”想到谢玄丝毫不留情面,他心中窝火,却也只敢过过嘴瘾。

王国宝眼中也喷着怒火,强作不屑道:“此乃无能犬吠!自己在前线讨不得便宜,反赖上我等。”

“好一个‘无能犬吠’!”顾永之最为轻松,他仅是王国宝的随行,并无实际职务牵连。身为江南本土士人,他最惧北伐成功导致国都北迁,令他们这些本土派沦为弃子,于是拍手附和:“必是我等计策奏效,谢幼度前线无计可施,方才如此失态。”

听他这般说,王国宝、庾欣心中好受不少,几乎要弹冠相庆。

王国宝较为谨慎,道:“不可掉以轻心,需得确切消息才好。顾兄,你与王凝之交好,去驿馆探探口风。庾兄,你我即刻修书回建康,探听朝廷动向。”

庾欣、顾永之齐声称是。

不久,顾永之率先带回消息。

“已得王凝之与谢道韫确认,是谢太保听闻寿阳之事,给谢幼度写了信。谢幼度本就在前线攻城不利,收到信后,快马加鞭赶回查探。见寿阳如此情形,确是准备放弃北伐了。”

王国宝轻蔑一笑:“谢太保亦给王某写了信,想必庾兄也收到一封吧?有何感想?”

庾欣道:“不愧是谢太傅,文采卓然。”

王国宝附和:“书法造诣亦高,笔锋纵任自在,有螭盘虎踞之势。”

然后……便没有然后了。

建康很快传来消息,朝廷同意谢玄寻机退兵广陵。

前线亦有军报,两路北府军已开始准备撤退。

王国宝抚掌道:“大事成矣!”

庾欣肥胖的脸上笑开了花,提议道:“事既已成,何不出城游玩?寿阳城中既无美酒,亦乏佳肴,甚是无趣。”

“善!”

驿馆内

“夫人,王郎君已随几位郎君往南门去了。”晴雪一脸忧虑地禀报。

谢道韫却微微一笑,暗忖:果然,先生真将我等高门心思看透了!

王国宝、庾欣的目的,仅是逼退谢玄之兵,以此遏制谢家上升的势头。

至于懈怠公务、无视城外难民,皆为手段。

只要目的达成,他们根本不会在意什么公务、什么难民。

干与不干,救与不救,皆与他们无关。

唯有俗人才理会这等俗务,他们高门生来便是享受生活的。

现在目的已经达到,寿阳县的公务有没有人干,城外的难民有没有人救,与他们就没有关系了。

谢道韫想到身怀经纬之才,却饱经磨难的罗仲夏,亦不免感慨世道不公。

不知先生此番又将遭遇何等困难?

此乃谢家之事,岂能让他一人独力承担?

念及此处,谢道韫取来纸笔,写下一封短信,大意是若罗仲夏遇难解之事,可派人告知,一同设法解决。

“晴雪,你速将此信送交罗先生……城中纷乱,叫两名护卫随行。”谢道韫吩咐道。

晴雪闷闷应下,接过信笺,在两名护卫随行下前往城北寻罗仲夏。她虽满心不情愿,却也不敢违逆夫人之意。

晴雪找到罗仲夏时,他正与袁超子商议如何“以工代赈”安置难民。

袁超子年约二十五,眼神中透着些许“清澈的愚蠢”,“先生,谢帅有令,让在下一切听您安排,有何需要,先生尽管吩咐。”

袁超子是个关系户,其父袁宏出身陈郡袁氏,家族几代追随谢氏,为其鞍前马后。袁超子亦然,虽才能平庸,不堪大任,但为人勤勉认真,再琐碎之事亦一丝不苟,深得谢玄信任。谢玄让他听命于罗仲夏,他便毫无保留地执行。

罗仲夏对这位“上司”颇为满意,开始安排具体事务。

袁超子听着听着,觉得有些不对,问道:“先生……是不打算用县衙原有胥吏?”

他发现罗仲夏的安排完全绕开了寿阳县的胥吏体系。

罗仲夏道:“正是。王长史、庾司马虽不会横加干涉寿阳事务,却并不意味着他们安插的这些人会听命于我。用他们风险太大,不如另择人手。”

袁超子重重点头:“明白了!”

此时,晴雪将信送达。

罗仲夏接过信拆阅,见信中内容,脑中浮现出那位气质更胜美貌的奇女子,又忆起豁达谦逊的谢玄,心中感慨。

高门之中,固有王国宝、庾欣、顾永之、王凝之这般人物,却也有谢道韫、谢玄……

只是,错便是错,不会还有谢道韫、谢玄这般人物,便成了对。

恩情,不敢忘;该行之事,不能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