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四等小站

陆成渝苦笑:“小说已经发表了,改是没法改了。”

场面又是一静,就听他继续说:“不过,我可以把张段长的几点意见,纳入到下一篇小说里。”

张段长猛的站了起来,眼前的小伙子太可爱了,不仅解了冷场之围,如果把自己的想法写进小说,自己就有指导之功,可以称得上“文坛老前辈”了。

作为文艺老青年,他的思路也是相当发散的,只要陆成渝的新小说能够充分展示铁道风采,肯定会在整个系统传扬,自己将是何等光彩,这是活生生的脸上贴金!

他已经控制不住他自己,一把握住陆成渝的手:“仔细说说。”

这并不夸张,当前还是把文字捧在神坛上的时代,发表文章的加成作用可以改变人的一生。

陆成渝发现自己有些嘴快了,他确实在构思《青龙桥站的故事》,这是根据前世阅历和今世经历的融合产生,又是长篇,要写出来绝不是那么容易的。

而且在他的想法里,这篇小说以反映两代铁路人情感纠葛为主线,铁路只是一个大背景,没法完全实现张段长的想法,他的那些意见呈现出来的东西会显得美好而空洞。

说出的话就要认,陆成渝只好转到文抄赛道,他回忆着这个时代反映铁道风采的作品,还真给他想到了一部老电影,《四等小站》!

陆成渝在张段长巴巴的眼神中说道:“我在青龙桥站工作不久,已经充分感受到咱们站和周边老百姓心连心。”

“不说给青龙桥村带来的出行便利,就是对村里的养猪、养鸡事业,咱们站也是做出巨大贡献的!”

杨宝华站长听了,不知该笑还是该哭,你小子不就是说咱们站经常跑到村里买猪、买鸡嘛,就你吃的多!

大家议论纷纷:“抓紧说说。”“我们都想学习学习经验。”

都是老打交道的,谁还不知道青龙桥站是个什么情况,哈哈,有意思。

陆成渝赶紧把话语权抢过来:“我的小说是这样想的,有一个四等小站……”

大家立马没了看热闹的心思,青龙桥站就是四等小站!

“这个小站名叫枫亭站。话说有一天,养鸭专业户泉根赶着大批外运的凤头肥鸭,和十几个货主一起围住货运员哈小乐吵架,还跑到卜站长那里告状。”

“原来,这几年小站货运量翻倍,运力跟不上导致大批货物积压,这让小站卜站长心急如焚。”

大家听到这里开始点头,随着经济搞活,运力不足问题已经突显,他们作为领导体会更深。

陆成渝继续说:

“为解决活鸭外运难题,精明能干的哈小乐想到当地有名的美食枫亭烧鸭,如果能把活鸭制成烧鸭外运,不但解决了运输难题,还给当地老百姓找到一条致富道路。”

大家精神一振,活物难运,做成产品就方便了,这是一条很贴合实际的好思路。

“枫亭烧鸭之所以味道一绝,做了手艺独到,还因为取材于当地特有的凤头肥鸭。可惜经过洪流时期,没人敢搞养殖,凤头鸭已经绝迹了,会制作烧鸭的手艺人也流失了。”

大家心情为之一沉,都是经历过那一段历史的,确实如此,这可咋办?

陆成渝一笑,要的就是这个戏剧冲突,有波折才吸引人,他说:

“卜站长是当地老资格,记起当地的烧鸭高手叫王二。可惜王二经过洪流磨难,心灰意冷跑到外地养猪了,如何牵线搭桥找回王二成了关键。”

大家又是精神一振,竖起耳朵听:

“等货运员哈小乐千辛万苦找到王二,发现已经被省食品店的吴经理捷足先登,请走了。”

这又是一个转折,大家已经彻底被剧情吸引:

“卜站长和哈小乐没有放弃,想方设法找到在省城当保姆的王二媳妇,借此说服王二留在枫亭创办烧鸭联营店,吴经理也答应和枫亭站签订省里代销烧鸭的合同。”

大家齐齐松了一口气:“一波三折啊,困难总算得到圆满解决。”“全靠了卜站长和货运员哈小乐,咱们铁路人就是这么热心群众!”

这时,有细心的人提出意见:“不对啊,故事开头那个泉根不是赶了一群凤头鸭吗,还因为运不出去找卜站长麻烦。”

有人醒悟过来:“没错,怎么能说凤头鸭绝迹了。”

陆成渝笑了笑:“这就体现了咱们铁路人关心群众由来已久。”

“洪流时代没人敢养凤头鸭,养鸭能手泉根不忍绝种,偷偷带着两只种鸭送到乡下藏起来,这是冒着很大风险的,在车站差点被人截住,还是卜站长勇敢的站了出来,打掩护逃过一劫,保住了种鸭!”

大家纷纷点头:“又是靠着咱们铁路人!”

这一段是追忆往事,其中有一个情节设计:卜站长是用酒精把种鸭灌醉了,泉根才得以偷偷带上火车。这样会把鸭子直接弄死吧?没必要细抠了。

他又说:“另外,枫亭站边上的电扇厂也遇到难题。电风扇质量不行老被退货,在站台堆的满满的。恰好省电扇厂的高工程师坐火车出差路过,在卜站长的撮和下当了技术顾问,圆满解决了产品质量问题。”

众人纷纷点头,这又是一大亮点。

枫亭烧鸭是主线,电风扇质量问题是支线,交错进行,故事会显得丰满。

张段长正要进行表扬,又听陆成渝说:“光体现铁路人的担当不行,还要展现咱们的情感世界。”

张段长更加来了精神:“快说说,怎么展现!”

“货运员哈小乐的媳妇不满枫亭站在山沟沟里,她只能当个车站临时工,天天推着小车给乘客卖些吃喝。这媳妇是个文化人,一心想到城里当老师,和哈小乐吵了好几次,一口气跑了。”

大家齐齐“啊”了一声,这也太惨了吧,想想也是,山沟小站真是讨不到城里老婆,多数是在村里找。

众人太有代入感了,甚至有人亲身经历过,大叫:“小陆,你不能这么写,不能叫咱们流血流汗,还流泪!”

大家齐齐怒视过来,小陆什么都好,就是不当人子!

陆成渝胸有成竹:“事情还没完。卜站长不是帮电风扇厂解决了技术难题吗?在他的协调下,哈小乐媳妇后来到了电扇厂上班,夫妻得以团聚。”

“不但如此,因为枫亭站工作得力,被表彰升级为三等站。”

“这时的卜站长主动让贤,哈小乐担任了站长,和媳妇在枫亭站开始了新的生活!”

大家听的热血沸腾,用现代话就是升职加薪抱老婆,换在那个时代就是人生大圆满!

板道房里掌声极其热烈,这是发自内心的,大家都是铁路人,这样的故事太有代入感了,人人都认为自己是卜站长、哈小乐。

张段长想发表意见都没话说了,完美契合了他想象中的铁路故事,要生动有生动,要曲折有曲折,要高尚有高尚,还是在自己几点意见上搭起来的。

他大手一挥:“大家都带了钱票吧?今晚就在青龙桥站食堂吃!”

大伙哄然响应:“这个提议好,顺便检查一下站上的伙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