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岳阳城两兄妹观景 小饭铺二赖子掉文

就在巫亢戊、霍驰峰和霍雨田密谋报仇的时候,二赖子带着姚梦琪和莫若雨回到了毛栗屋场,这次去霍家湾察看情况基本满意,米铺生意好,说明他们几人还老实规矩,否则,要是欺行霸市,别人是不会来你铺子里的。

考较了他们的武功,也算是不错,至少一个对付个把小鬼子没问题。

只是技战术还很有问题,二赖子就想着是否将他们换下来专门训练一段时间。

听五嗲和大爷说岳阳已经沦陷了,正准备让杨正湘他们撤回来,二赖子心里有个想法,就想着亲自去看一看,看是否能不撤。

莫若雨闹着也要去,二赖子说:“岳阳已经被小鬼子占了,随时都可能有危险。”

“不,我要去。”莫若雨拉着二赖子的手不放。

“那行,你跟我比一下,你赢了就去。”开玩笑,岳阳现在被小鬼子占了,情况不明,带莫若雨去那不是带个麻烦。

赵炼石打击莫若雨:“莫小姐,你就是再练十年也打不过赖子。”

莫若雨骂道:“臭赖子你这是成心欺负我!”

龙雅静劝道:“莫若雨你就不要去了,赖子他们是去办事又不是逛街,你何必为难他呢!”

二赖子耐心地劝说道:“好姐姐,不是我不带你去,是真的有危险,你去了到时还得我们俩保护你,你这不是连累我们?”其实莫若雨的身手还是不错的,只是比起欧阳昱、廖伟东、赵炼石他们差了不少,但她也是身经百战了,怎么可能是拖累?

这是二赖子成心不带她去。

听二赖子如此说,莫若雨也怕连累二赖子他们出危险,只好嘀咕说:“臭赖子偏心。”

二赖子笑了笑,就带着姚梦琪出发了。

岳阳沦陷了,粤汉路已经没有车到岳阳,他俩只得步行。

他们沿着粤汉线往北,一路上行走的速度很快。

过午他们到了新墙河,却被一队国军拦住了。

好在他们都有证件,这才得以通行。

二赖子看到,新墙河南岸北岸都修筑起了工事。

二赖子早就担心,小鬼子占了武汉,侵略的步伐更加不会停止,小鬼子野心大得很,他们妄图侵占整个中国。

现在一看这阵势,就知道只要一起战事,就连汨罗也会打仗。

一想到这,二赖子心急如火,跑得更快。

二赖子原以为过了新墙河就会遇到小鬼子的,因而十分谨慎,但直到快到岳阳了也没碰上小鬼子。

他们是傍晚时分到的岳阳。

一进岳阳,气氛可就大不相同,街道上冷冷清清没几个人,只有小鬼子不时在街上晃荡,二赖子为避免麻烦,尽量避开这些小鬼子。

二赖子和姚梦琪没来过岳阳,去米铺还得找人问路。

隐蔽在先锋路上一条巷道里,好容易碰到一个匆匆而过的行人,二赖子赶忙拉住问道:“请问,去南正街怎么走?”

行人往北指了指,说道:“笔直走,过芋头田看到一个洞口时往左走是梅溪桥,穿过梅溪桥就到了竹阴街,然后再往左走,就到了南正街。”

两人就顺着那人的指引往前走,没多久果然看到一个过人的铁路地道,他们就往左走。

听那人说这里是梅溪桥,可二赖子很奇怪,这里并没有桥,何以叫梅溪桥?

又想到刚才看到的那个铁路地道,就觉得也许没修铁路前那个地道就是一座桥。

一路走来,虽然岳阳被小鬼子占了,但二赖子觉得,岳阳到底是古城,隐隐地透出一股比霍家湾更厚重的远古风韵。

穿过梅溪桥,就到了竹阴街,他们继续往西走。

米铺开在南正街,这里是市中心,又挨近船码头,经商环境很好。

但这里的米铺不叫“毛栗屋场米铺”,而叫“丰裕米行”。

二赖子两人到米行的时候,米行正准备关门,杨正湘他们都正忙着收拾铺面。

见二赖子他们来,杨正湘他们高兴得不得了,一个个问长问短的,米铺顿时热闹起来。

杨正湘他们已经做好了晚饭,见二赖子他们来,就说再去买点菜,好好吃一顿,为二赖子他们接风。

陶正坤说:“我去买菜,”就跑出去了。

二赖子问了问杨正湘米铺的生意,杨正湘说:“生意很好,我们的品种多,沙子少质量好,价格公道,我们听了你的话从不欺行霸市,对待客人一视同仁,所以市民都愿意来我们铺子里买米。”

二赖子看了看账本,见每一笔都记得很清楚,就知道杨正湘他们做生意很规矩,心下很满意。

二赖子问道:“你们生意做得好,效益不错,只不知你们的功夫撂没撂下?”

杨正湘说:“虽然我们做生意也比较忙,但我们可不敢撂下,这里靠近码头,鱼龙混杂,经常有一些街痞流氓找麻烦骗钱骗财,一般我们花两个钱了事,但遇到那些横蛮不讲理狮子大开口的我们也不能老惯着他们,要不然还以为我们是外地人软弱可欺,所以我们就露了几手,那些街痞流氓见我们是练家子,就再也不敢来闹事了。我们知道了练功的重要性,所以,我们每天早晨起床和晚上睡觉前都要习练一个时辰,枪法却只能练瞄准,这个你恐怕不会满意。”

二赖子说:“那吃完饭你们练给我看一看,还有一件事跟你说一下,岳阳已经沦陷了,现在小鬼子侵占了这里,你们的处境会很危险,但我的意思是你们能不能不撤。”

杨正湘道:“为什么?”

二赖子说:“我想小鬼子肯定会向我们汨罗进攻,大战在即,将来岳阳也许就是小鬼子的基地,你们留在这里,可以当我们的耳目,消息就灵通一些。”

杨正湘说:“那我们留下来就是。”

二赖子说:“但是你们不能继续经营米铺,改行卖杂货,因为经营米铺有危险,到时打起仗来,小鬼子要是补充困难,就会来你们这里抢米的。”

杨正湘说:“先前也有小鬼子来征粮,也给一些钱,但价格低得可怜,我们不给他们还不行,否则就会被打被抓,有的还当场被打死,因此,我们也只得忍气吞声,现在好了,不做米生意我们就少受一点气,等我们将这些米卖完了就转行。”

二赖子又交代说:“你们在这里势单力薄,一定要注意安全,特别是跟小鬼子打交道,要装出一副顺民的样子迷惑他们,以免给自己带来麻烦。”

杨正湘说:“放心吧,我们来这里这么久了,也跟小鬼子打了好几次交道,知道如何对付他们。”

一会黎玉树来喊吃饭。

吃过了饭,二赖子说:“都到后院来,把你们的功夫练给我看,有长进没有。”

六人来到后院,杨正湘他们四人轮流演示了一番极迷拳术和极迷刀术后,二赖子点头说:“不错,很有进步,但对付小鬼子光靠武功不行,为什么八国联军进京的时候,义和拳和红灯照都失败了?就是因为八国联军手里有枪,而义和拳和红灯照只有大刀和红缨枪,你还没拢去,就被人一枪打死了,因此,打小鬼子还得靠枪,靠过硬的军事素质,不知你们现在的枪法和军事素质提高没有。”

杨正湘说:“实在没有条件操练军事技术,将来想办法多练练枪法。”

二赖子说:“这就好,我们在这里没有事了,准备连夜就回去。”

杨正湘说:“明晚回去吧,岳阳也有几处好景致,明天可以去看一看。”

二赖子问:“我知道有岳阳楼、慈氏塔、吕仙亭,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景致?”

杨正湘说:“还有乾明寺、文庙、鲁肃墓等。”

二赖子爱看稀奇,就说:“也行,那就住一晚。”

第二天吃过早饭,二赖子带着姚梦琪先去羊乂街看慈氏塔。

两人围着慈氏塔转了一圈,见慈氏塔高拔挺秀,朴素浑厚,巍然耸立。

二赖子瞄了瞄,估计塔高起码有三十几米。

见塔旁一个老人坐在那里闭着眼睛晒太阳,二赖子牵着姚梦琪走过去,嘻嘻笑道:“老人家,晒太阳呢。”

老人睁开昏花的眼睛说道:“是后生子啊,有什么事吗?”

二赖子遂问道:“请问老人家,这座慈氏塔有什么来历吗?”

老人见有人问他慈氏塔的来历,立刻精神起来,说道:“你问我算是问对了,你要是问别人,大多说不清楚。”

二赖子笑道:“那请您说一说吧。”

老人竟站了起来,背着手望着慈氏塔说道:“慈氏塔又叫慈氏寺塔,唐显庆三年(658)曾在此建有佛楼(世称‘南屠’或‘南楼’),后梁乾化四年(914)在南楼故址修有一座木质宝塔‘一字关’塔,这就是慈氏塔的前身,北宋熙宁年间一把大火把塔毁了,现在的慈氏塔是南宋荆湖制置使孟珙于淳祐二年(1242)所修,康熙三十五年知县孙澍重修。你问它的来历,有一个传说,说西方有一条白色孽龙窜到洞庭湖兴风作浪,祸害百姓,必须建塔镇压,城里有一寡妇慈氏,心地慈善,就捐钱建造了这座宝塔,所以叫做慈氏塔。但还有一种说法,所谓‘慈氏’,并不是指那个慈氏寡妇,而是指佛教中的弥勒佛。佛以慈悲为怀,弥勒即梵文“慈氏”的意思,故称慈氏塔。这就是慈氏塔的来历。”

二赖子笑道:“您老怎么知道得那么多?”

老人说道:“我是前清举人,又在这里住了快六十年了,岳州有什么是我不知道的?”

二赖子抱拳笑道:“失敬失敬,原来老人家是前朝宿儒。”

老人说:“宿儒不敢当,只是多读了几本书而已。”

二赖子转过身去,重新打量慈氏塔,见这宝塔是实心的,有心爬上去看个究竟,又怕遭人非议,就对老人说:“谢谢您,老人家。”

老人见二赖子不再跟他说话,就坐回椅子上,重新闭着眼睛晒太阳。

离开慈氏塔,去白鹤山看吕仙亭。

到了吕仙亭,却见吕仙亭是一建筑群,可吕仙亭、后土殿、娘娘庙、灵宫殿等紧紧关闭,无一游人。

二赖子估计,应是小鬼子侵占了岳阳,道观的道人害怕小鬼子来寻麻烦,故关闭了道观。

二赖子小时候在地坪里乘凉时没少听关于吕仙亭和吕洞宾的故事。也听过爹爹说起过吕洞宾和吕仙亭,知道吕仙亭又叫吕仙道观、过仙亭。爹爹还说仙人吕洞宾过岳州时见一老树精从树梢上梭下来拜见他,即赠其一丹丸,并书诗一首曰:独自行来独自坐,无限世人不识我。惟有城南老树精,分明知道神仙过。

但二赖子更喜欢爹爹吟的另一首关于吕洞宾的诗: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据说后人就是据此传说在松林建一亭以纪其事。

二赖子估计,爹爹应是到过吕仙亭的。

围着几处建筑看了看,见吕仙亭虽然修得壮观气派,但不能进去看,就兴趣索然。

后来又看了鲁肃墓、文庙等,也都是走马观花。

最后去了岳阳楼。

岳州的重点景致是岳阳楼,所以,二赖子放在最后看。

走到大门口,见大门紧闭,二赖子就看那副对联: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二赖子看来看去,却觉得这副对联在哪见过,仔细一想,这不是明代诗人魏允贞题为《岳阳楼》的著名诗句吗?其实后面还有两句:谁为天下士,饮酒楼上头。如今却被雕刻成一副楹联,悬挂在岳阳楼的大门前。

又想,用这诗句作岳阳楼大门前的对联,有点对仗不合,况且上下联中都有“天下”两字相重,犯了对联的规则,显得不工整。

可仔细想想,还真是最绝妙不过的了,若是用了其他对联,未必有这么博大的气势。

岳阳楼关闭了,显然也是因为小鬼子来了的缘故。

虽然大门关了进不去,但怎么难得住二赖子和姚梦琪这两个身负绝高武功的人,看看左近无人,两人身子一纵,就进了岳阳楼。

里面空旷清冷,兵荒马乱的年景,谁有兴致寻幽览胜,也只有二赖子这种好胜心重,又胆大包天的人才会不放过机会。

从南侧拾级而上,就见有一上书“南极潇湘”的牌楼,牌楼的石柱上雕刻有清代名家张照所撰的“南极潇湘千里月,北通巫峡万重山”的楹联。

二赖子拉着姚梦琪在牌楼前观赏了一会那牌坊上楹联的书法后,就缓缓朝岳阳楼步去。

未及岳阳楼前,入眼的是仙梅亭,这是一座呈六角形、二层三檐、檐角高翘、纯木结构的玲珑雅致小亭,上盖绿色琉璃筒瓦,状如出水碧荷。

二赖子对姚梦琪说:“仙梅亭始称仙梅堂,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重建岳阳楼时改称仙梅亭。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岳阳楼全面重修时将仙梅亭改为留仙亭。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知府张德容再次重建岳阳楼时,又将留仙亭复改为仙梅亭。清人花湛露《书仙梅亭》中曾有‘坚贞一片不可转,此是江南第一枝’的诗句赞美该亭。”

姚梦琪说:“哥,你的记性真好。”

二赖子笑道:“小妹你的记忆力也不差,在重庆时找密码书要不是你记忆力好,说不定还会出现周折。”

姚梦琪说:“那也不如哥。”

二赖子笑着拍着姚梦琪的手臂说:“我们是不是有相互吹捧之嫌?”

姚梦琪只是笑了笑。

说着话两人就来到了岳阳楼前。

二赖子早就知道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之一,前身为东汉末年鲁肃修建的阅军楼,魏晋南北朝称巴陵城墙,唐初称南楼,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始称岳阳楼。岳阳楼因李白、杜甫的著名诗章和滕子京的《岳阳楼记》而杨名天下。宋庆历五年(1045年)滕子京重修岳阳楼,邀范仲淹作记,自此楼名愈盛。岳阳楼几毁几修,修葺后的岳阳楼主楼高20多米,三层、飞檐、如意斗拱、盔顶,楼身为全木结构。

二赖子这是从闾有福的口里知道这些的,是读《岳阳楼记》时,闾有福给他详细介绍了岳阳楼相关的一切。

站在岳阳楼前,二赖子对姚梦琪感慨地说:“岳阳楼临洞庭,吞长江,气势雄伟,距今已有近1800年历史。明李东阳《书岳阳楼图后》称:‘江汉间多层楼杰阁,而岳阳为最’。岳阳楼兴于唐,盛于宋,由一座操练水军的军事楼演变成了观赏楼,从唐朝起,就成了历代游客和风流雅士游览观光、吟诗作赋的风景胜地。李白、杜甫、孟浩然等都留下了千古绝唱。”

姚梦琪说:“我听大师父说,《岳阳楼记》是范仲淹根据一副图画所写,是这样的吗?”

二赖子说:“是的,滕子京于庆历四年(1044年)被贬为岳州知州,他认为‘天下郡,非山水环异者不为胜,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因此,他在庆历五年便开始重建岳阳楼。一年后落成,他写下《与范经略求记书》一信连同一幅《洞庭秋晚图》一同送往在河南邓州戍边的范仲淹,请他为楼作记,范仲淹也是个文学家,他仔细研究了那副图画后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岳阳楼记》字字珠玑,文情并茂,语气铿锵,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从此楼以文名、文以楼传,文楼并重于天下。”

岳阳楼也关闭了进不去,二赖子就拉着姚梦琪围着岳阳楼转了起来。

绕到北侧,二赖子发现这里有一座亭子,知道这是三醉亭。

二赖子在闾有福的书房里读过清光绪的《巴陵县志》,二赖子记得那上面记载,三醉亭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年,几毁几修,初名望仙阁,后改名斗姆阁,同治六年总督曾国荃对岳阳楼和斗姆阁全面修葺时,根据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的故事,改斗姆阁为三醉亭。

游过了三醉亭,再绕到南侧时,就拉着姚梦琪进了仙梅亭,两人坐在仙梅亭里休息。

两人一边观湖景,一边谈论着与岳阳楼相关的一切。

二赖子说:“这楼里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下联是: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姚梦琪说:“你又没进去,如何得知?”

二赖子笑道:“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是爹爹教我读《岳阳楼记》时告诉我的。”

姚梦琪说:“这副对联写得精妙,道尽了岳阳楼景致的绝妙处。”

二赖子说:“是啊,这副对联真是绝妙好联,不说下联只借方位的描述就道出了洞庭湖的波澜壮阔之美:极目远眺,南、北、西、东可望见潇湘、扬子江、巴陵山。岳州尽头的山岩,壮阔的湖水、滚滚奔腾的波涛、万山耸立的群峰尽收眼底,这等等一切的壮美谁能领略?就说上联吧,借典故点出了岳阳楼何以出名的原因,杜甫在岳州时写下的五言律诗: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爹爹说此诗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此诗为盛唐五律第一。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情怀,更是激励后人,滕子京百废俱兴重修岳阳楼,吕洞宾三过岳阳人却不识,让他和岳州人心生遗憾。一副对联,竟将诗圣、名儒、贤吏、酒仙都囊括进来了,真是构思精巧,煞费苦心。”

姚梦琪说:“哥,你看这洞庭湖浩浩汤汤,今日天色甚好,果然是‘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湖中那个小岛,就是君山吧,连人都可以看见呢!”

二赖子站起身,拉着姚梦琪的手走出仙梅亭,缓缓来到护栏前,远眺着洞庭湖说道:“是君山,这个岛有5井、4台、36亭、48庙,有斑竹、二妃墓、柳毅井、封山印、射蛟台、飞来钟、杨幺寨等,还出产进贡皇家的银针茶叶,更有神奇之处,洞庭湖无论涨多大的水,君山也不会被淹,传说君山岛能随湖水载浮载沉。”

姚梦琪惊讶地说道:“真的?”

二赖子说道:“那只是传说,应该是君山岛地势较高,否则,洪水暴涨,君山四面是水,还能不被淹?你以为君山岛是条船呀!”

姚梦琪点点头,只是眼望着洞庭湖观览湖景。

二赖子却吟道:

岳阳楼,黄鹤楼,楼外风光楼上收,醉煞洞庭秋。

广兴洲,橘子洲,千古兴替几时休,空余恨悠悠。

姚梦琪侧头望着二赖子,问道:“这是谁写的,我怎么没有读过?”

二赖子说道:“你当然没读过,这是我有感而发,随口吟的。”

姚梦琪说:“哥你一向都是不知忧愁的,今日如何发起感慨来?”

二赖子声音低沉地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经历了多少兴衰更替,在这兴衰更替中,人类虽然进步了,可最苦的却是老百姓。现在小鬼子打到我们中国来了,妄图占领我们中国,他们烧杀淫掠,践踏我大好河山,无恶不作,苦的却是我们中国、我们中国的老百姓,也不知这场战争会打到什么时候,老百姓的苦日子何日是个头,一想到这,我对小鬼子就恨得咬牙!”

姚梦琪仰着脸看着二赖子说:“一直以来,哥在小妹的心中都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好像什么都不在乎似的,没想到哥时刻在忧国忧民。不过哥也不要太担心了,毛主席不是在《论持久战》里阐述了抗战的三个阶段吗?现在已经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小鬼子的日子应该不长了。”

二赖子长舒一口气,像是要把胸中的郁闷宣泄掉一样,随即笑道:“我们的抗战当然不会太久,最后的胜利也一定是我们的,我也只是一时感慨而已。”

正说着,却见湖中“轰隆隆”好多艘不大不小的军舰向着岳阳楼方向开来,太阳下,可见军舰上悬挂着的一面面血红的膏药旗和甲板上坐得满满的小鬼子士兵。

二赖子立刻对姚梦琪说:“小鬼子的军舰来岳阳,一定是有什么军事行动,我们快回去。”

姚梦琪说:“好。”

从岳阳楼出来,又听得天空中传来“轰隆隆”的声音,却是一群小鬼子飞机,飞机飞得很低,阳光下,那血红的膏药旗分外刺眼。

二赖子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

回到米铺,杨正湘说:“中午没弄饭,我在隔壁饭铺订了一桌为你们送行。”

二赖子笑道:“你也太有心了。”

留下一人看铺子,其余五人就来到巴陵饭铺。

二赖子一看,饭铺不算小,约有四十平米,可只摆了四张桌子,空出了老大一截,里面的的摆设也很陈旧,桌椅板凳都很低矮,跟个小饭店差不多。

二赖子嘴里嘀咕:“这个饭铺还真是奇怪。”

见二赖子疑惑,杨正湘就说:“这里先前不叫巴陵饭铺,而是叫味腴酒家,是一个江苏人开的,摆了几十张桌子。先前生意很好,几乎天天客满,在岳阳城里很有名。可武汉会战后这里就沦陷了,来吃饭的人很少,江苏人见经营不下去,只得关张去了别的地方,后来这个老板就租下来开了个小饭铺。”

二赖子听了,很是气愤,该死的小鬼子,简直弄得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

二赖子说:“这么点大的地方如何摆几十张桌子?”

杨正湘说:“哪里,这里是前堂,后面还有一间大厅。”

饭铺很冷清,见有客人来,老板很高兴,连忙走过来笑问道:“几位客官想吃点什么?”

二赖子说道:“你们这是个小饭铺,想必也没有什么好东西。”

老板笑道:“我们饭铺虽小,但鱼肉野味尽有,尤其是鱼,有鲈鱼、鳊鱼、麻鲢、鲫鱼、鳜鱼、银针鱼、刁子鱼、鱤鱼、黄古鱼、鲇鱼等等,你们要不要来两份尝尝?”

二赖子笑道:“洞庭湖是鱼米之乡,鱼是这里的特产嘛,行,来两份。”

就点了两道鱼,一道是红烧鲈鱼,一道银鱼汤,再点了一道清炖野雁和两道小菜。

一会菜上来了,二赖子尝了一口鲈鱼,鲜美不已,顿时吟道:“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又说道:“你们吃了这么鲜美的美食,可不要忘记,这都是渔民顶风冒浪给你们捕来的。”

杨正湘问:“赖子,这诗谁写的?”

二赖子说:“范仲淹。”

杨正湘又问:“范仲淹是谁?”

二赖子斜了他一眼,说道:“你到岳阳这么久了,连范仲淹都不知道?”

杨正湘说:“我们每天做生意,就连街都很少逛,又哪里知道范仲淹是岳阳的。”

二赖子笑道:“我告诉你,范仲淹不是岳阳人,是北宋的一个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文武兼备,智谋过人,他没到过岳阳,却根据滕子京送去的一幅叫《洞庭晚秋图》的画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

接着,二赖子就摇头摆脑地哦吟起《岳阳楼记》来。

五个人都停下吃饭,望着二赖子哦吟,就连饭铺老板也站在一边聆听。

二赖子哦吟《岳阳楼记》时,不但抑扬顿挫,而且字正腔圆,慷慨时如惊涛拍岸,响遏行云;低沉时若弦琴掩抑,如泣如诉,极富感情。

哦吟毕,老板娘微笑道:“客官,你背书就像唱歌一样,好好听哦!”

二赖子又卖弄道:“我从小就是这样背书的,这可不是一日之功哦!”

杨正湘佩服地说:“赖子,你读的书可真不少。”

二赖子说:“那当然,我从四岁就读书,能少得了吗?你刚才说这里以前叫味腴酒家,我记得班固《答宾戏》的赋里有一句:委命供己,味道之腴。味腴酒家之名想必就是出自这里。”

老板插言道:“客官你的记性可真好,我也读过多年私塾,却不知这味腴酒家就是出自班固的《答宾戏》,我虽然知道味腴酒家的出处,却是这栋房子的东家告诉我的。”

二赖子笑道:“古人云: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我也是这样。”

姚梦琪笑说道:“哥呀,你也太不谦虚了。”

安长庚也赞道:“琪妹妹,赖子的记忆力是真的太好了。”

二赖子笑道:“行了,都莫太奉承了,要不然我飘飘然会飘到天上去的,吃饭吃饭。”

二赖子喝了一口银鱼汤,赞道:“太美了,来,小妹你尝尝。”

舀了一调羹让姚梦琪喝,姚梦琪当着众人张着嘴就喝下了,也赞道:“真的鲜美。”

这顿饭吃得尽欢而散。

吃完饭二赖子对杨正湘说:“看样子很快就要打仗了,我们这就回去了,你们现在趁着小鬼子大部队还没来赶快关掉米铺,剩下的米留一部分自己吃,其余的你们马上雇人运到新墙河送给国军,然后退掉这个铺面,另在僻静处开个杂货铺,这事要在两三天内办好。”

杨正湘说:“这么急呀,这么做那不亏本吗?”

二赖子说:“现在不是亏不亏本的问题,而是打小鬼子的问题,你们将来就是我留在岳阳的眼睛,你们对我很重要知道吗?”

杨正湘说:“那好吧,我们今天就去雇人,明天就全部运往新墙河。”

二赖子说:“那我们就走了,你们自己一定要注意安全,杂货铺开张后铺子不需要这么多人照看,你们可以装扮成货郎多探听消息,尽量多注意小鬼子的动向,如果有重大军事情报你们也要及时报告国军或把情报送回来。你们在岳州既要保护好自己,也不要害怕,如果你们害怕你们就退掉铺面赶快回去。”

杨正湘说:“怕倒不怕,小鬼子进岳州后来这里好几次了,我们已经办了良民证,我们也有与小鬼子打交道的经验,放心吧。”

二赖子说:“你们是没有看到过小鬼子的残忍,他们畜生都不如,因此,你们要小心保护好自己,尤其是出外探听消息,如果情况不对,就赶快回来,安全最重要。”

杨正湘说:“好,你们回去也要注意安全。”

二赖子说:“我们你们就不要担心。”

告别杨正湘他们,二赖子带着姚梦琪当日夜晚就赶回了毛栗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