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大人要不要保镖?女的!

玉熙宫。

太监们又开始噼里啪啦的算起账来,每当这个时候,嘉靖的心情总是愉悦的。

“人就不见了,事情要做好,告诉他回去好好当差。”

“是,主子。”

吕芳躬身退出宫殿,去转告外面等候的李逸。

抄了福乐坊,一共搜出了五十万两,恰好是月底准备把钱运出去,结果被截胡了。

四十万两送到了司礼监,并且把宋哲跟忠顺王爷以及徐璠勾结的消息送上去。

至于嘉靖要怎么做,那不是李逸关心的。

他要做的就是忠诚!

事无巨细的禀告上去,留了十万两补发欠奉,同时还提出了清除宋哲的同党,并且把吃空饷的都清理掉。

锦衣卫也有人吃空饷?

有的,都是勋贵大臣,挂靠在锦衣卫账上,然后吃俸禄,不上班。

这是一波肥了,可关嘉靖什么事?

家是李逸抄的,人是李逸得罪的,提拔他不就是因为用着顺手吗?

得知老丈人把钱收下,李逸就知道安全了。

不出所料,第二天一大片弹劾李逸残害百姓的奏折如雪片般送进内阁。

没敢说宋哲的事情,那是锦衣卫内部办案,文官还没有敢指手画脚,敢这么做的,一定很想体验流放岭南是什么滋味。

“岂有此理,如此行事,简直目无王法!”

宋慈一拍案牍,整个人站了起来。

徐阶议长老脸低垂,看不出表情,可心里已经乐开花了,鱼儿上钩了。

以前的内阁是严谠和清流打擂台,清流不能说是胜少败多,至少也是一个苟延残喘的局面。

李春芳面无表情的扫了女婿一眼,轻咳了一声。

“也是,可当务之急是调查新安江,你早点动身,莫要辜负了皇上。”

“是,阁老。”

宋慈并不傻,他也反应过来了。

比起一个赌坊被抄家,还是花了二百五十万两修建的河堤决堤更值得探索真相。

徐阶暗道一声可惜,姜还是老的辣。

别看李春芳不声不响,可人家毕竟是道士出家,主打的也是一手不粘锅,也不做事。

但凡有得罪人的地方,他都让女婿出马,自己稳坐钓鱼台,这个老狐狸!

“小阁老,你怎么看这些弹劾状元伯的奏折?”

高拱转移了话题,试探严谠那边什么情况。

严世蕃正愁着怎么应付宋慈,毁堤淹田的事情必须瞒住,绝对不能牵扯到他身上。

“有什么好奇怪的,每次朝廷办事,哪个读书人吃饱了不是只会骂当朝者。

任他燎原火,自有东海水!”

“你!”

后面那句话直接让高拱应激了。

当初清流一派的杨继盛和锦衣卫副指挥沈涟被陷害的时候,面对弹劾,严谠说的就是这一句。

严世蕃是舒服了,可也成功把仇恨吸引了过来。

徐阶没办法,他不是一个人,身后还有宗族的支持,有时候贪不贪由不得他。

对着上座拱了拱手,语气温和试探。

“严阁老,不知道你怎么看?”

怎么看?用眼睛看啊!

严嵩专心致志的写着青词,对内阁事务并不关心,有儿子回去处理,也是锻炼他。

“锦衣卫办事,轮不到别人指指点点,那宋哲罪状都出来了,罪有应得。

要问,就只能去问戴公公。”

戴权。

一个很少被提及的太监,手里掌握着只听皇帝命令的锦衣卫。

虽说被渗透的厉害,可依然有超过一半的锦衣卫在办事,这已经很难得了。

得罪谁都不要得罪戴权,他无法帮人升官,可要是整人,那是一百个心眼都防不住。

得了,兜兜转转,想要在内阁上对付李逸,有些不可能了,只能动用自家关系。

无论是公事上的香水配方,还是私事上查抄徐家生意,他们都不可能放过李逸。

东西做不出来,必然要人顶罪,还得面对被收了钱却拿不到货的勋贵士绅。

千户卫所。

如今已经焕然一新,宋哲锒铛入狱,家眷也冲入教坊司,把锦衣卫里的老油子都给震的瑟瑟发抖。

见过手段狠辣的,就没见过这么不要脸加阴狠的。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把对手往死里整,快准狠!

难道千户大人也是练家子?也会武功?

事情交给陆文昭去处理,李逸当起了甩手掌柜,去了一趟武备库后,逛了一圈总算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火铳!

现代步枪的前身。

现在的火铳还很原始,普及程度很低,只有部分军队会装备。

不仅装填麻烦,维护保养也麻烦,而且炸膛率不低。

并且下雨天不能用,刮大风时也很难用。

属于是性价比低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一趟去浙江,搞不好还会遇上倭寇,得早做准备才行。

在他身后,一个女扮男装的剑客,以及一个背着西洋剑的武者在默默的跟着。

她们都有一个特点,女扮男装。

一个是陆文昭举荐的丁白缨,据说还是跟戚家军那边有关系。

确实很有本事,虽不是让人惊艳的漂亮,却也有着难以言喻的独特韵味。

虽说是师妹,可怎么看都像是卖妹求荣吧?

一个是魏忠贤举荐的本家侄女魏婷,这个太监是戴权的干儿子,属于重点培养的类型。

跟着清河公主一同出嫁,类似吕芳的干儿子冯保被送去裕王府伺候皇孙一样,以后都是定点伺候不会回宫里去的了。

李逸一开始还觉得有些好奇,传闻中的武功是怎么样的?

说飞檐走壁,那是夸张了一点,可单打独斗,或者是小规模会战,武艺就能派上用场。

见识过拔刀斩,一刀斩断绣春刀的操作后,李逸就决定把她安排成贴身禁卫。

有着这么一个美人保镖,人身安全瞬间提升了几个档次。

浙江一趟是势在必行,不提跟宋慈搭档调查新安江决堤事件。

就是给皇后找药物,也需要去浙江,那里外贸发达,能找到的东西也多。

什么片甲不得下海,那是针对百姓穷鬼,跟大户人家没什么关系。

最后也是想要找到可以合作的商人,方便他将封地里的新发明高价卖出。

封地里卖的商品,也是跟嘉靖分好账的。

交钱换取平安,等日后松懈下来,要做点新奇的玩意,也不会被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