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崇祯悲凉无助

崇祯皇帝坐在乾清宫内,手中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粥,却毫无胃口。他的眉头紧锁,目光阴沉地盯着桌上奏折,心中翻涌着无尽怒火与无奈。

“万岁,您多少喝点粥暖下身体。”周皇后轻声劝道,眼中满是担忧。

崇祯放下粥碗,长叹一声:“皇后,朕哪里还有心思喝粥?大明的江山……太祖爷打下来的江山啊!”

周皇后轻轻握住崇祯的手,柔声安慰:“万岁,天下大势虽艰,但总会度过去。”

崇祯苦笑一声,摇了摇头:“希望?朕的希望在哪里?河南失陷,流寇肆虐,辽东建奴虎视眈眈,朕的国库空虚,军饷粮草皆无着落。朕……朕真是无能啊!”

周皇后见崇祯如此自责,心中一阵酸楚,低声说道:“陛下,您已经尽力了。天下之事,非一人之力可挽。若是各地督抚总兵都能像孙晨那般忠勇,或许局势还能有所转机。”

提到孙晨,崇祯的眼神微微一亮,但随即又黯淡下来:“孙晨……确实是个难得的良将。他在登莱练兵备战,屡次击退建奴,朕心甚慰。可天下之大,像他这样的将领又有几人?朕的朝堂上,尽是些庸碌无能之辈,朕……朕真是无人可用啊!”

周皇后轻声叹道:“万岁,或许您应再提拔一些像孙晨这样的将领,可以让他们为国效力。”

崇祯摇了摇头,苦笑道:“提拔?朕何尝不想?如今国库空虚,军饷都发不出来,又有谁愿意为朕效死力?那些督抚总兵,一个个只顾着自己捞银子,哪里还能管朝廷的死活!”

正说着,殿外传来太监的通报声:“万岁,兵部尚书张缙彦求见。”

崇祯皱了皱眉,挥了挥手:“宣他进来。”

张缙彦快步走进殿内,跪地行礼:“臣张缙彦叩见万岁爷。”

崇祯冷冷地看着他,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耐:“爱卿,何事如此匆忙?”

张缙彦低下头,声音低沉:“万岁,河南各地官兵因长期拖欠军饷,粮草匮乏,士气低落,根本无法与闯军抗衡。再加上李自成以‘均田免赋’为口号,蛊惑民心,许多百姓甚至主动投靠闯军,局势,局势已经失控了。”

崇祯一拳砸在桌上,怒喝道:“无能!无能!朕的朝廷养了这么多官员,竟无一人为朕分忧!河南失陷京师危矣。”

周皇后见崇祯情绪激动,连忙上前劝慰:“万岁,您千万要冷静。如今局势虽危,但并非没有转机。或许……或许可以调孙晨的登莱新军前来勤王。”

崇祯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但随即又摇了摇头:“孙晨的登莱镇新军虽强,但远在山东,且辽东建奴虎视眈眈,若是调他前来支援,辽东防线恐有失守之危。”

张缙彦低声说道:“万岁,臣以为,如今之计,唯有尽快筹措军饷粮草安抚军心,同时调集各地兵马,合力剿灭流寇。若能稳住局势,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崇祯苦笑一声:“筹措军饷粮草?朕的国库早已空虚,连官员的俸禄都发不出来,哪里还有银子筹措军饷?”

张缙彦沉默片刻,低声说道:“万岁,或许……可向江南富商借银,解燃眉之急。”

崇祯摇了摇头,叹道:“江南富商?他们怎会愿意借银?”

殿内一片沉默,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良久,崇祯缓缓坐回龙椅,低声喃喃:“难道……”

周皇后眼中含泪,轻声说道:“万岁,您千万不能气馁。”

崇祯看着周皇后,眼中闪过一丝柔情,但随即又被无尽的疲惫所取代。他低声说道:“皇后,朕累了……真的非常累了。”

周皇后轻轻握住崇祯的手,柔声说道:“万岁,您先休息一下吧。”

崇祯点了点头,缓缓闭上眼睛,心中却依旧翻涌着无尽的忧虑与无奈。

兵部尚书张缙彦向崇祯建议,现在闯军正在围攻开封,大明必须守住这最后一处要地,否则后患无穷。

崇祯没有办法,只能表示希望山东总兵刘泽清尽快率军前往支援开封。

刘泽清受到首辅周延儒的提拔,崇祯召来周延儒商议。

周延儒来到后,表示刘泽清的兵马不是闯军的对手,不应该贸然出击,若是战败,那不仅开封守不住了,山东境内的运河,也将会被闯军威胁。

崇祯皇帝听到周延儒的话眉头紧锁,心中更加沉重。他缓缓站起身走到殿内的地图前,目光紧紧盯着那条贯穿南北的运河。

周延儒躬身答道:“万岁,运河乃我大明之命脉,万万不可有失。自永乐年间迁都北京以来,京师百万军民所需粮草、物资,皆依赖江南漕运。运河一旦被闯军切断,京师将陷入断粮之危,届时人心惶惶,后果不堪设想。”

崇祯闻言,脸色愈发苍白。他指着地图上的运河,声音有些颤抖:“若江南的粮草便无法北上,京师岂不是很危险。”

周延儒点头道:“正是如此万岁。运河不仅是粮草运输的通道,一旦运河失守,京师将孤立无援,闯军便可长驱直入,直逼城下。到那时,即便有山海关的关宁军,也难以来回援。”

崇祯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他转身看向周延儒,沉声问道:“那依爱卿之见,朕该如何应对?开封不能不救,运河更不能有失,可刘泽清的兵马又非闯军对手,朕……朕实在是进退两难啊!”

周延儒沉吟片刻,缓缓说道:“万岁,臣以为,眼下之计,唯有双管齐下。一方面,命刘泽清率军驻守山东境内运河沿线,严防闯军东进;另一方面,可急调孙晨的登莱新军南下夺回开封。孙晨的兵马战力强悍,若能及时赶到,或许还能够扭转局势。”

崇祯听到孙晨的名字,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他低声问道:“孙晨他真能担此重任吗?朕虽知他练兵有方,但闯军势大,他能否力挽狂澜?”

“万岁,孙晨此人屡次击退建奴,战力非同小可。若能调他南下,必能震慑闯军,以解开封之围。”

崇祯沉默片刻,终于下定决心:“好,既然如此,朕便下旨命孙晨率军南下夺回开封城。至于刘泽清就依爱卿所言,命他驻守运河沿线地带,绝不可让闯军东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