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苦一苦朝鲜
- 明末:开局亡清,力挽狂澜
- 天蓝宇魂
- 2005字
- 2025-04-12 14:17:00
不一会儿图尔格匆匆赶到,跪在皇太极面前,恭敬地说道:“大汗,图尔格听候您的吩咐。”
皇太极冷冷地看着他,沉声说道:“图尔格,朕命你带领一部兵马,即刻前往朝鲜。带上朕的圣旨,要求朝鲜国王立刻上贡二十万担粮食。若他们胆敢推脱,朕便发兵踏平朝鲜!”
图尔格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连忙叩首道:“大汗放心,图尔格一定不负您的重托!若是朝鲜人敢不听话,末将定再让他们尝一尝咱们大清铁骑的厉害!”
皇太极点了点头了语气稍缓:“图尔格,此事关系重大,务必小心行事。朝鲜虽弱,但也不能大意。若是他们乖乖上贡,便不必动武;若是他们不识抬举,那就别怪朕心狠手辣!”
图尔格郑重点头:“大汗放心,末将明白!”
数日后,图尔格率领一支精锐骑兵,先派出几个轻骑快马带着皇太极的圣旨出发,自己则紧随其后,浩浩荡荡地向朝鲜进发。
队伍中,镶黄旗的旗帜在寒风中猎猎作响,骑兵们个个神情肃穆,杀气腾腾。
朝鲜王京汉城,朝鲜国王李倧得知满清使臣前来,心中顿时一紧。他连忙召集大臣商议对策。
大殿上,李倧坐在王座上,眉头紧锁,语气沉重:“诸位爱卿,满清使臣图尔格派人前来传话,有皇太极的圣旨前来,要求我朝鲜立刻上贡二十万担粮食。此事,你们怎么看?”
一名大臣上前一步,低声说道:“陛下,满清近年来对我朝鲜的压榨越来越重,如今更是狮子大开口,要二十万担粮食!我朝鲜本就粮食匮乏,若是答应他们的要求,百姓们恐怕会饿死啊!”
另一名大臣也附和道:“是啊,陛下!满清欺人太甚,咱们不能一味忍让!不如……不如向大明求援,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李倧闻言,苦笑了一声:“向大明求援?如今大明自身难保,哪还有余力帮咱们?更何况,满清铁骑就在咱们家门口,若是惹怒他们,咱们朝鲜恐怕会遭灭顶之灾啊!”
大殿内一片沉默,众大臣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再开口。
这时,一名年迈的大臣缓缓上前,低声说道:“陛下,依老臣之见,咱们还是先答应满清的要求,暂时稳住他们。至于粮食的话……咱们可以从百姓手中征收,虽然会苦了老百姓们,但总比亡国强啊!”
李倧叹了口气,无奈地点了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几日后,图尔格率领满清骑兵抵达汉城。朝鲜国王李倧亲自出城迎接,态度恭敬至极。
图尔格骑在马上,居高临下地看着李倧,就冷冷地说道:“朝鲜国王大汗的圣旨,你可有收到了?”
李倧连忙点头,恭敬地说道:“收到了,收到了!小王已经命人准备粮食,不日便可上贡。”
图尔格冷笑了一声,语气带着一丝威胁:“国王陛下大汗的耐心,可是有限度的。若是你们敢耍花样,那就别怪咱们满清铁骑不客气了!”
李倧连忙赔笑道:“不敢,不敢!小王一定尽快将粮食备齐,绝不耽误!”
图尔格满意地点了点头,挥了挥手:“那就好。咱们就在城外扎营,等你们的粮食备齐了,咱们再走。”
李倧连忙点头哈腰:“是,是!小王这就去安排!”
满清骑兵在城外扎营,而此刻朝鲜百姓们却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为了凑齐二十万担粮食,朝鲜官府开始大肆征收百姓的口粮。
许多百姓家中本就粮食不多,如今更是被搜刮一空,想要靠挖野菜、啃树皮度日,就这种也竟所剩无几。
数以万计的朝鲜底层百姓,纷纷饿死在满清帝国的逼迫中。
汉城外的村庄里,一名老农跪在田埂上,看着空空如也的粮仓,老泪纵横:“阿西巴啊,这日子可怎么过啊!满清人要粮食,官府就来抢咱们口粮,这是逼死咱们啊!”
他的儿子站在一旁,握紧了拳头,眼中满是愤恨:“阿爸,咱们不能坐以待毙!要不……咱们逃吧!逃到山里去,总比在这里等死强!”
老农摇了摇头,苦笑道:“逃?能逃到哪里去?满清人铁骑就在城外等待,咱们逃不掉的……”
与此同时满清军营中,图尔格坐在帐篷里,听着手下汇报朝鲜百姓的惨状,脸上却没有一丝怜悯。
他冷冷地说道:“这些高丽棒子,就是欠收拾!大汗说得对,对他们不能太客气!”
一名副将低声问道:“将军,咱们要不要再逼他们一把?可以让他们多交些粮食?”
图尔格摆了摆手,冷笑道:“不必了。二十万担粮食已经够他们受的了。若是逼得太紧,反而会激起他们的反抗。咱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等粮食一到,咱们就撤。”
副将点了点头,恭敬地说道:“将军英明无比!”
数日后,朝鲜官府终于凑齐了二十万担粮食,送到了满清军营。图尔格看着堆积如山的粮食,满意地点了点头,对李倧说道:“国王陛下,这次你们做得不错。大汗一定会记住你们的忠诚。”
李倧连忙赔笑道:“应该的,应该的!小王对大清皇上的忠心,天地可鉴!”
图尔格冷笑了一声,挥了挥手:“行了,咱们也该回去了。国王陛下,希望你们以后也能这么识相。”
李倧连忙点头哈腰:“是,是!小王一定谨记!”
满清骑兵带着二十万担粮食,浩浩荡荡地离开了朝鲜。朝鲜百姓们看着远去的满清队伍,这一次满清骑兵踏入土地,竟然没有抢劫杀人放火,但他们心中却没有一丝喜悦。
他们知道,这场灾难,还远未结束。
而远在盛京的皇太极,得知图尔格顺利完成任务,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他低声自语道:“有了这么多粮食,咱们就可以撑过去了。等到时机开始成熟后,朕必定找明国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