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没有知道劲舞团的,那个算是最早一批的音游,当年也算红极一时,但我当时确实没怎么玩过。
这倒不是我不想玩,实在是家里管的严,电脑基本碰不到,但是玩不到归玩不到,想玩还是想玩的。
其实当年我也不知道劲舞团到底是什么,还是当年在表哥家看他噼里啪啦敲键盘我才知道的。
后来在表哥家偷偷玩了几次,大姑还以为我喜欢音乐,找了我爹妈然后给我报了个钢琴班。
就……
就他妈挺无语的,我哪是喜欢音乐,我就是想跟班里的小姑娘一起玩嘛。
说实话,这玩意我真不喜欢,本来就没时间,现在加上要学钢琴,玩的时间几乎是没有了。
不过事已至此,作为家庭首陀罗的我也只能是把那点小心思放下去,把钢琴当做游戏的平替。
虽说有点艰难……
反正由此开始,我就走上了艺术的道路。
钢琴也算是乐器里面反馈能比较好一些的,一年半载下来,对钢琴的抵触其实也没那么强了。
我弹钢琴虽然达不到专业水平吧,但起码能弹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曲子。
你像我这种基本只要一上台就会疯狂双腿打颤的怂逼,基本不怎么表演也基本不比赛的,能扒谱谈谈自己喜欢的曲子,也算是我弹琴的为数不多的动力之一了。
嗯,不知道是网上哪位大神说的,
“你所坚持的东西,总有一天会反过来拥抱你,即使这件事你没多大兴趣。”
说的挺有逼格的
但这话不假,现在想想它这不算是拥抱我了,这是属于抓着我往上飞啊。
我成绩一直都不怎么高,所以不出意外的,我中考落榜了,但也算是因祸得福,我进的那个高中没有那么卷,甚至还有挺多社团活动。
因为有点声乐基础,我被班任送去了合唱社团。
我记得当时入团仪式还占用了一天周末,给我烦的不行,毕竟我一星期就只能玩两天手机,这周给我减半了可还行?
说是什么入团仪式,但其实也没啥,就是社团里的人在社团教室里,互相露个面,认识认识。
学艺术的多少是有点表达欲的,我不社恐,但他们真社恐(社交恐怖分子),一个个小嘴巴巴的唠,不知道的都以为失散多年的亲兄弟。
我旁边那哥们上来就跟我东拉西扯的,我多少是有点害怕,我一句话都没跟他说,他跟我唠了十分钟……
然后我其实就发现他们其实很多人都是认识的,毕竟是在一个市里,都是学艺术的,可能之前都是一个圈子的。
老师迟到了将近半个点才到,紧接着就是各个成员自我介绍,然后老师再按照不同的声色什么什么什么的,去安排每个人的位置。
当年其实大多数人都已经不记得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叫小晴的女孩,简直万能,基本上是什么声部都能驾驭,厉害的一批。
我没忍住就多看了几眼,
她穿了一件浅红色连衣裙,不算惊艳但感觉特别有亲和力,就是有一种她站在哪里,哪里就是c位的感觉。
大多数人都应该以为我是钢伴吧,当时我也是这么以为的,但很不巧,刚才旁边那位滔滔不绝的哥们,他才是钢琴手。
人家那纯是从小到大专门学这个的,就我这种半吊子弹流行曲也许还可以,但在专业程度上那根本比不了,我看着他搁那块夸夸一顿弹,我都想捂脸,突然就很后悔,怎么就没好好学钢琴。
但其实后面我也挺庆幸的,因为这哥们后来抱怨过,说什么“流水的声部铁打的钢伴”。
但也确实,每个声部他都要伴奏,排练几场下来都快累瘫了。
合唱团的排练时间固定在周六下午,虽然我不理解为什么没有表演但上完社团课还要排练……
后来我发现我跟小晴是一个班的,所以在团里面我俩算比较熟的。
就是,偶尔会在班级里聊聊合唱团的事,又偶尔会在合唱团里聊聊班级的事。
嗯……能懂吧?
就也算不上朋友,但是在不同的地方,也起码有些可以聊的东西。
时间久了,我多少还是对她有点了解的
她是个性格开朗的,为人处事也挑不出来毛病,跟老师啊同学啊关系都很好。
就属于在班级里人缘非常非常好的那种,在团里啊在班级里呀也都有很多喜欢她的男生。
所以她后来能担任团长,我也是一点不意外的。
有这么好的女孩,你要说我这一点想法没有,那纯是扯犊子。
但是,我这人就一点好——能看清自己,就是人贵在有自知之明,纯没戏的事,我就不去自讨没趣了。
但缘分就很奇妙
第二年也就是我高二的时候,万年难得一遇的校庆来了,作为正规军的合唱团,您是要在校庆上出节目的,每个班里也都有上台的。
我呢和小晴又分到了一个班,班任一合计
我操,这好啊,一个会唱歌的,一个会弹琴的,定了!就这俩牛马。
就这样,我和小晴就被推了上去。
之后为了沟通演出细节我和她加上好友。
能看得出来,她对演出的热情非常高,没事就会找我探讨演出内容,相当之积极,看的我这种摆烂狗都有点惭愧。
商量差不多有一星期,之后就开始排练嘛,那段时间真的充实,平时要上课,周六要排练,周日我就和她跑到学校去排练班级的演出。
说是两个人排练,但其实就只有我在练,毕竟她唱功真的好,那歌拿来就能唱,我还得扒谱,然后去熟悉每一个音节,基本上就属于从零开始。
就这样嘛,难免会在休息的时候,聊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音乐之类的,然后就一直开始加曲加曲,来来回回加了好几首,但是来回回的也没想好用哪个,还剩几天的时候才决定下来用哪个,所以排练的时间就加了很多。
我倒不觉得累,毕竟在空无一人的排练室,我能跟她谈天说地的聊很多,弹着琴看她唱歌的样子,就还挺惬意的。
每次排练到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我俩就跑到什么肯德基麦当劳之类的店吃吃薯条圣代什么的,趁着这个时间时间去写写作业唠唠嗑啥的。但反正具体去哪家,就得看哪家有位置,学校附近的店,一到周末人就特别多,就不是饭点人也很多,各种小情侣都特别爱往这钻。
小晴特别喜欢吃肯德基那个6块钱的甜筒,主要是下面的脆壳。但是我从来不吃那东西,毕竟同样的东西蜜雪冰城我能买三个,甚至我觉得蜜雪冰城更好吃。
但是她不,她就吃肯德基的,还要拿个勺分我一大口,然后像个仓鼠似的搁那啃剩下的蛋筒。
我数学挺好,她英语还可以,所以在学习方面也有些互补,这两科稍微有点不懂的地方,还能扯两嘴。
但其实也没怎么学习,大多数时间还是有一嘴没一嘴唠着八卦,聊着班级里和团里的事。
然后我才知道,那个一个人能唠十分钟的哥们还追过小晴,不过让她以“艺考很忙”的理由给拒了。听到这,其实我心里有种很微妙的感觉,也不知道是该开心还是该难过。
一段时间相处下来,两个人就越来越熟了,也算是朋友。每天都待在一起,她长得又不差,性格又好,就算我本来没什么想法,长时间相处下来也硬生生的培养出了一些想法。
但还是那句话人贵在有自知之明,我不学自己有多优秀,所以就还是保持着自然的朋友关系以及合作关系,就先把演出搞定了再说。
彩排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们的歌曲也定了下来。到了表演当天,合唱团的演出结束,一群人闹哄哄的挤在一起,就算后台空间挺大的,但也架不住人这么多。
我自己就找了个角落坐下,待会就是我和小雨的演出了,当时穿了一条白色的大长裙子很不方便,到后台就一直用手提着,我看着挺累的,想让她休息一会,一起身才发现我屁股底下坐着的是两个凳子摞在一起的,然后我就把她叫了过来,我们两个人并排坐在一起。
我真没怎么上过台,合唱的时候有一群人能分担不少压力,但一想到一会只有我们两个,就又开始不自觉的紧张起来。
小晴也知道我没怎么上过台,或许是察觉到了我不太自然的情绪,就开始跟我聊各种演出细节,然后就用一种非常轻松的口吻说“哎呀,练了这么久了,肯定没问题的。”
我的脑子里又过了一遍曲子,在她的安慰下也算找回了一些自信,就没那么紧张了。
很快就是我们上场了,如果以后不得什么老年痴呆的话,我一辈子大概可能几乎永远不可能忘了那个首《起风了》。
开头是一段小晴副歌的清唱,然后我开始弹奏从头开始。
她唱的很好,但我始终是没有摆脱那种紧张的情绪,一连弹错了好几个音,虽然演出顺利结束了,当然因为我的失误非常非常影响观感,所以等下来之后我就一个劲的道歉。
她倒是看起来并不在意,嘴上还说“是吗?我都没发现。”但我其实还是能看出来她是有点失落的,我就更加愧疚了,然后她就露出了一副鬼头鬼脑的样子,说“要不你请我吃一个甜筒?”
我想也没想就答应了,然后我自己稍微算了一下,一天6块钱一个月也就186,那还算可以负担得起。
她倒也不是就喜欢到非得每天都吃,而且每次吃的时候都会把上面的雪顶分给我。
演出结束之后,我们依然保持着来往关系,因为小晴是艺考生嘛,她的学习重心就逐渐偏向了艺术方向,时间长了文化课就落下了,所以后来我不仅担任她的钢伴陪练,还做她的补课老师。
不可能说没有私心,但也说不上是为了接近她或者什么的,可能更多的就是为了弥补一下自己在演出上的失误吧。
但时间久了总会有人说闲话,有时小晴也会开玩笑似的问我“你为什么对我那么好啊?”
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喜欢和愧疚这两个情绪,不管怎么表达似乎都有些别扭,怎么说似乎都有些歧义,所以就搬出了经典台词
“你猜?”
小晴就笑着别过头,也不再追问什么。
这个时候我跟她的关系已经算是比较亲近了,也能感受到她的好感,但是两个人都不说开,最大的原因可能也是担心以后分道扬镳。
她所追求的艺术生活,注定跟我的人生不会有太大交集,所以停留在现阶段,应该算是比较好的结果了,我也不会奢求什么。
艺考的前几个月,小晴去参加了集训,所以整个高三上学期我都没怎么见过她,一直睡到寒假的某一天,我才收到她的微信,她说她考完了,她特别兴奋,艺考什么的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了。
我也挺为她高兴的,就约在老地方大吃了一顿,之后就跑到商场那种小的KTV唱歌(就是那种小亭子里面有一个机器有耳机和麦克风的那个,我也不知道叫啥)
唱着唱着就唱到了起风了,然后我就听见她在耳机里面跟我说希望我们以后还能一起演出,我转过头看她,心里突然紧了一下,细想下来我们也就不到半年时间了。
虽然说艺考生的文化分数线没有那么高,但毕竟不过线是不会被录取的,所以高三下学期小晴就回来继续上课了。
高三下学期时间很紧,我们之间的来往也没有以前那么密切了,但偶尔也会去肯德基吃个甜筒什么的,毕竟我的一个月的量还没达标呢。
时间呢,就一点一滴的流过去了,等到小晴的校考成绩下来之后,高考也来临了,我发挥的还行,应该不至于高考也失利。
等高考完了之后,学校又要说要整个毕业典礼,按照惯例还是有些什么歌舞表演的,舞台就还是当初校庆的那个舞台。
小晴本来就是这方面的积极分子,这次就不声不响的带上了我。表演的歌曲也还是当年那首《起风了》。
虽然平时有练习,但毕竟还是紧张嘛,所以那两天就蹲在家里猛练,直到每一个音节都成为下意识的动作。
听得老两口都有些不耐烦了。
晚会当天,小晴穿着黑色礼服,黑色礼服衬得她的皮肤很白,跟仙女似的。
我们又来到了那个熟悉的后台,听着台上传来的声音,就又回想起了当时的紧张,就感觉自己和舞台这种东西可能是天生无缘吧。
小晴还是和上次一样坐在我身边,不同的是她这次什么都没说,只是在快要上台的时候笑着对我说了一句“我相信你”
向台下观众鞠躬之后,我们来到各自的位置,感谢观众的目光如同聚光灯一样照了过来,我手脚瞬间开始发抖,整个人不自觉的紧张起来。
我确实是太害怕失误了
但我转头就看到了小晴在笑着看着我,用唇语跟我说“我相信你”
可能是被她的自信感染,亦或者是被什么不知名的情绪鼓舞,我的呼吸逐渐开始平稳,手指恢复正常精准的按在每一个琴键上。
音乐真的是种很神奇的东西,他会和你的记忆绑定,然后牢牢的印刻在你的灵魂深处。
我望着小晴站在舞台上的背影,一瞬间好像台下的观众全都不见了,也好像懂了什么叫做一眼万年。
紧张感彻底消失不见,时间好似回到了那一个个普通又温馨的周日,还有那间只有我们的排练厅。
她特别细心的安排了一段我副歌的独奏,然后接上她那温柔又清亮的声音,形成了一种交替演出的效果。
我开始享受起来在舞台上的瞬间,弹奏的音乐似乎也和她的歌声产生了共鸣。
当最后一个音节落下,我走到小晴身边谢幕,然后迟疑了一秒,主动牵起了她的手,她表情有些惊讶,然后反握住我的手。
听着台下同学们的欢呼和掌声,我用只有我们两个人能听见的声音说
“那你还愿意吗?”
“什么?”
她愣了一下,没明白什么意思。
我解释了一下
“最后一句歌词。”
她反应了过来,然后一脸笑意的又拿起话筒,好是限时返场一样,又清唱起了那一句歌词
“以爱之名,你还愿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