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月落参横 坠玉收光

  • 飞阳
  • 祉客
  • 6037字
  • 2025-06-29 16:11:18

东翁洲,玄素派。

玉玄山巅,云潮如银汞泄地。

道家讲究子时修炼,所谓一阳来复,此正乃日夜交接之际,阳气最盛之时,以冥想,运气,存神等法决入定安坐,辅以练炁法决,待得周身阳气渐盛,便着手吐纳灵机,运转周天,待得气息飘渺,若存若亡,意念恍恍之际,于体内结出先天真元,融入四肢百骸,洗涤后天污浊,待得百日功灵,体内铸就道基,便可叩开通玄门,自此仙路争锋。

道场边缘,一颗巨大桃树下,身着一袭月白道袍,剑眉星目,面如冠玉的李烛正靠躺于树下,望着上方不断摇曳的桃树,天穹都似乎被完全掩盖,唯有枝叶缝隙间略微渗进些许银白月光。

这让他不由得出神。

直至微风吹拂间,一片桃花翻滚着落在身上,李烛这才悠悠回神,举目望去,道场之上,俱是盘膝而坐修行的外门弟子,足有数百之多,各个盘膝端坐,心无旁骛。

但这并非外门弟子的全部,只是很少一部分,但大多有恒心,有毅力,因为玉玄山很高,足有千丈,直入云霄,需从戌时便开始攀爬,直至接近子时才能到达山顶,很大一部分人没有这种毅力,毕竟几年如一日的日子,不是谁都能坚持下去的。

这也是玄素派考验弟子的一种方法,毕竟外门弟子,大多天赋不高,而天赋不高却又无毅力无恒心的,那也无需求仙了,不过是浪费光阴,百年蹉跎,终究白骨一堆,不如早日下山归凡,红尘百年来得畅快。

而李烛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自来到这方世界,他便定下了求大道得长生的道心,故每日起得比谁都早,虽然天资不高,但也是成功修炼至了灵窍境界,成功破开一窍,有资格升入上宗修行,明日便是上宗前来接引的日子。

所以今日他并未与其他人一样前去吞吐天地灵机,而是靠坐在桃树下,惬意的吹着风,享受宁静。待得子时结束,道场之上诸多弟子纷纷起身,脸上大多露出喜悦之色,旋即互相道好后,朝着山下而去。

路过李烛身旁时,也俱都露出几分艳羡之色,但并未有过多交谈,这倒不是他为人孤僻,相反的平日里与大多人都关系不错,时常道上一句师兄,只是如今他即将升入上宗,而其他人却依旧只能于此地苦炼玄机,不知还要耗费多少年光阴,这其中沟壑隔阂,自是难以避免。

人之常情,莫过如是。

李烛倒也不在乎,也并未同其他人一般离去,而是依旧静静的靠着老桃树,这颗桃树据说玄素开宗立派之时便已存在,几千年兴衰,俱在它眼中看罢,所有弟子对其都是恭敬,路过之时也俱会行礼,道一声前辈,许是因生长于玄门之中,桃树也沾染了几分仙气,李烛很喜欢在这颗树下修行,让他觉得莫名的舒适与安心,如是想着,不多时,他便沉沉睡去。

微风吹拂中,桃树摇曳的似乎更加剧烈了几分。

辰时,白雾披山。

云天之上传来一阵呼啸,李烛自梦中苏醒,缓缓睁开双目,但见一道紫芒破云而出,须臾落至道台之上,来人身着一袭紫霞流云道服,乌黑长发绾起,作灵蛇髻,其上斜插一支玉簪,面若芙蕖,眼眸清澈,周身道气萦绕,华彩频烁,手里更是捧着一卷玉书,望着李烛道:

“外门弟子李烛,功行圆满,破入灵窍,天书留名,接引上宗,始仙路大道。”说罢,女子微微一笑,上前几步道:“李师弟,且随我来吧。”

“有劳师姐了。”李烛微微一笑,行了一礼。

女子不再多言,翻手一招,手中灵光一闪,出现一柄巴掌大小的玉如意,随着她将其抛上空中,这如意立时旋转起来,迎风便涨,瞬息化作五丈大小。

这看得李烛一阵神往,仙家手段,莫过如此了。

“我姓林,名玉秀,乃紫霞岛弟子,日后便是同门师兄弟,师弟唤我一声林师姐即可。”林玉秀微微一笑,身形好似轻羽般飘落至如意之上,她随手一招,道道灵光便自她手中涌现,将李烛缓缓托起,落至如意之上。

“林师姐。”李烛又是一礼。

林玉秀微微颔首,掐了个法决,如意立时升空而去,破入云天。

这让李烛破感意外,眼看都要飞出玄素派外,且愈行愈远,他不禁道:“林师姐,不是前往上宗么,这是……”

林玉秀回首笑道:“师弟有所不知,上宗位于天上。”

李烛大感意外,这和他所了解的一些知识大不相同,他以为上宗应当是位于一座更高的山峰或是山脉之上,因为前人认为,离天越近,修行便越快,但直接于天阙之上修建道宫却并没有那么好的效果。

不过好在林玉秀细心解释了一番后,这才让李烛顿时明朗。

原来前人认为天地本一的概念,故而两者看似分开,但实则密不可分。

而人生于天地之间,离天太远,难以触摸,但却可脚踏实地,故而有人发现一些钟灵毓秀之地,会产生地脉,地脉内有灵,可借助此地灵修炼,这些灵会源源不断朝着上方汇聚,似要重新于天合一,但始终难以做到,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地灵渐渐凝固,化为一座座高山,高山之上的地灵,便是最为旺盛之地,也是绝佳的修炼道场。

借助此地灵修炼,便会离天越近,直至飞升成仙。

但这都是上古以前的说法了,对于如今而言,太过落后。

如今的修士,都是于体内开辟出一片天地来,修己成道,对于地灵的依赖,倒是没那么大了,只有少数用了下乘法门,古时称之为地仙的地境高真才会去容纳地灵地脉,但这种成就,极其有限,上乘法门,都是于体内开辟地脉,直至与体内的天穹相接,跨入天境,自成洞天,直至成就混元大道,所以山高等地建立道场宗派东西,倒是不再强求。

这一点,大多数外门弟子是并不知晓的,唯有破入灵窍有资格拜入上宗的弟子,才会知晓,这主要也是为了防止外门弟子懈怠,毕竟不再需要去每日去攀登高山,又如何锻炼毅力,又如何才能于仙路走的长远。

不过这并不是说对于天地就不在敬畏了,还是需保持尊敬,方能得天地庇佑,毕竟天地孕养万物,德教众生,成天喊着逆天反道的修士,大概率是心理扭曲,走火入魔了。

路上,林玉秀也同李烛讲了更多事情,譬如玄素门规等等。

所有弟子拜入上宗之后,并不是直接传下道统修行,而是需花费一两年的光阴学习一些理论知识,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要让所有弟子贯彻了解“尊师重道,团结友爱”这八个字。

否则整个门派俱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话,如何还能存在,早就灭亡了,更不会有多么强盛,在门规之下,至少表面上,无人会去作出那等有损宗门团结之事,虽说时常也会有争斗,但终究不会过火,大多点到为止,若是打杀了同门,饶是真传弟子,也要受重罚。

执法殿内,可不留情。

对此,李烛表示非常认同,这才叫仙家正道门派。

如意托着二人不断向上,待得半个时辰后,李烛忽听得阵阵仙乐入耳,举目望去,但见大日凌空,云海之中,一道高有千丈,流光溢彩的巨大拱门出现眼前,周遭楼阁殿宇环绕,龙凤异象频频出现,仙鹤长唳,其内不时能看到有人飞出飞进,端得是仙家气派。

“进入此门,便到了我玄素真正祖庭,其内是一方洞天,乃我玄素二代掌教以大神通将一方洞天搬入其中,内有十城四海三十六岛,以及诸多宝地以供修行,名曰玄月洞天,目前其内共有几千万修士凡人居住,可谓自成一方世界,至于外面那些楼阁殿宇,不过是镇守弟子居住之地。”林玉秀见李烛东张西望,不由笑着开口解释,对于这位模样俊美的师弟,她只觉舒心,故而耐心也多了几分。

“原来如此。”李烛有几分尴尬,他还以为外面那绵延百里的地方,就是玄素派了。

不过这种心情转瞬即逝,李烛又不禁疑惑起来,看了林玉秀一眼,却并未开口。

倒是林玉秀像是看出李烛心思般,道:“师弟可是疑惑,为何这洞天内凡人修士都有?”

见得李烛颔首,她才笑道:“我玄素立宗几千年,弟子自是多不胜数,其中大多数人都把自家父母亲朋接来此地,毕竟人生天地,大道无情,何其之难,凡尘血亲又哪里是那么容易割舍的?故而门派便允许他们将亲朋接来,而洞天内灵气旺盛,纵使无法修行的凡人,也可百病不生,寿元百载,这些凡人或是修士弟子繁衍生息,人数自然也是愈发多了起来,一些有天赋的凡人,便可直接收入门派修行,从小教导。”

李烛微微颔首,只觉一阵感慨,居住于玄月洞天的这些凡人,生来便有了极大的优势,根本无需像他们这些外门弟子一般,刻苦修行才有升入上宗的机会。

见李烛不再言语,林玉秀也未再多说什么,运使如意朝着玄月洞天而去,就见她自袖袋之中取出一枚令牌,令牌浮空,霎时华光大作,眼前拱门内呈漩涡状不断流转的华光也显出一道口来。

待得进入其中,一阵白光弥眼,直至恢复清明,李烛顿觉眼前豁然开朗。

就见远处空中错落悬浮着众多宫殿,雕梁画栋,其内白玉桥梁蜿蜒相连,仿若蛟龙纵横,更远处,则是巍峨城池与宫殿楼阁交相辉映,正下方则是一泓金色潭水,其间不时有龙鱼破浪跃起,发出清亮啸声,回荡不绝。

岸边还能看见一个个身披蓑衣之人于潭中撑船摆渡,一些身上毫无法力的凡人踏上小船后,便被载着悠悠前往潭水对面。

头顶则是一轮明月,明月之中,依稀能看见一方道宫虚影。

“师弟且随我往存真殿去,待得书道长老金笔留名后,便会给你安排住所以及余下事宜。”林玉秀说着,并未停歇,再起法决,带着李烛遁光而去。

一路上所遇到修士,俱是同林玉秀打着招呼,后者也是微笑回应,看上去对方于门内颇受欢迎。

一番了解过后,李烛这才知晓,林玉秀乃传真殿执事,紫霞岛真传弟子,地位不低。

约莫半个时辰后,二人便于存真殿前落下,林玉秀正待引李烛进去,就见其内率先走出一女子,身着素衣,模样秀丽,浑身上下无丝毫点缀,却给人一种浑然天成之感,不过其面带笑容,却始终带着一种疏离感,让人觉得只感远观,不敢近前攀谈。

“上官师姐。”

见到此人,林玉秀原本的笑容顿时收敛,浮现几分紧张之色,赶忙行了一礼,余光瞥见李烛还站在原地,忙拉了他衣袖一下,后者这才反应过来作揖行礼。

“嗯。”上官姝虹脸上依旧带着淡淡笑意,对于二人礼节,也仅仅只是颔首回应,旋即便不再多看,化作流光遁去。

直至数十息后,林玉秀这才长舒了口气。

只是见李烛依旧侧头望着上官姝虹离去方向,林玉秀不禁好笑的轻点了一下他脑袋,道:“看够了没有,我可劝你离她远点,不然会死的很难看。”

李烛有些意外:“这上官师姐,看上去虽说性子冷淡了些,但对人却是温和,观师姐先前模样,莫非……有矛盾?”

林玉秀却是摇头:“非也,上官师姐乃我等同代之中第一人,我对她也很是仰慕,但也仅此而已了。”说着,林玉秀像是怕被他人发现似的左右看了一圈,这才靠近李烛低声道:“不过上官师姐修的是太上忘情,身怀大因果,和她扯上关系,一准没你好果子吃!”

“太上忘情?看上官师姐的样子,不像是无情之人啊……”

“笨!”林玉秀戳了戳李烛脑袋:“是太上忘情,不是无情,忘情非无情,乃看透凡情凝道心,乃是大爱,这样的人,生来便得天道眷顾,与道合真,护佑苍生,因此身上的因果皆与天道有关,一但卷入她的人生之中,下场会很惨!”

“有多惨?”李烛来了兴趣,因果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林玉秀却是一副讳莫如深的表情,实际上,人生天地之间,因果这种东西,是避不开的,譬如现在同自己身处一地,便有了因果。

“很惨!”林玉秀声音更低了几分:“我玄素派内当年有一位师兄,亦是天之骄子,但却被上官师姐的天资气质模样所折服,想要同她结为道侣,只是方才表露心意没几天,一次离开玄月洞天外出斩妖除魔时,直接就被一道天劫给劈死了,连元神都没留下,轮回都没了!”

“这么玄乎?”李烛嘴角扯了扯,见林玉秀满脸严肃,便强行将脑海内上官姝虹的模样抹去,对着林玉秀行了一礼:“多谢师姐提点。”

“嗯,孺子可教。”林玉秀满意的拍了拍李烛肩膀,旋即不再多言,带着他进入了存真殿内。

大殿之内,颇为气派,中央一尊三丈大小的紫檀香炉矗立,四角俱是白玉大柱,其上雕刻满异兽花纹,头顶似是施展了秘法,乃是一片流动的星空。

“弟子林玉秀,携新晋弟子李烛,请见书道长老。”

林玉秀对着空无一人的大殿行礼,李烛虽不明白,但跟着做准没错。

“嗯,且将天书呈上来。”

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自四面八方响起,林玉秀从袖袋内将玉书拿出,旋即一道流光飞来,将玉书托起,就见殿内不知何时出现一须发皆白,手持金笔的老者,正含笑看着二人,他打量了李烛一眼后,提起金笔于玉书轻轻一勾。

与此同时,李烛顿觉体内一股气息流淌,让他四肢百骸舒畅无比。

“此乃玄月洞天福赐,亦有分辨是否为我派弟子的妙用。”林玉秀低声解释了一句。

李烛颔首,并未多言。

“天书留名,且退下吧。”这书道长老慈和说着,整个人瞬间崩解化为无数光点消失不见。

“师弟在此稍等片刻,一会便有万化阁的师弟前来领你去新晋弟子居住之地,届时法袍令牌等物,俱会一一交付,往后一年,你都需在辰时、子时前去听玄殿听长老讲课,待得一年功满,便会传下我玄素道统正传。”林玉秀说着,拿出一块紫色令牌来,递至李烛手中:

“若是遇见什么事,譬如有人欺负,师弟可以此令牌告知我,不过想来在门派内,不会有人敢随便欺负新晋弟子的,否则定要去执法堂思过了。”林玉秀笑道。

“如此照顾,师姐当真是人美心善,叫在下无以为报啊。”李烛当即一礼,同时将令牌收下。

“贫嘴,只怕日后遇到其他师妹,就把我给忘了。好了好了,不和你多聊了,我要回紫霞岛了。”林玉秀翻了个白眼,旋即不做过多停留,径直出了存真殿而去。

李烛收回目光,将令牌揣入怀中,正四处打量这存真殿,不过仅仅只是十几息的时间,便听得后方有脚步声响起,回首望去,就见一颇具书生气的青年走了过来,笑道:

“这位便是李师弟吧,在下荀越,万化阁执事,奉命前来安排师弟日后事宜。”

“有劳荀师兄了。”李烛回礼道。

“哪里哪里,分内之事罢了。”荀越笑了笑,为人颇为和善。

他一路领着李烛出了存真殿,就见殿外有一艘小舟矗立,比起林玉秀的如意,显然要低了不止一个档次。

“方才我于路上遇见了林师姐,她叫我对师弟多加照顾,师弟莫非与林师姐有亲友关系?”二人上了小舟,荀越催决而起,同时好奇问道。

李烛摇摇头:“非也,只是林师姐对我这等新晋弟子的照顾罢了。”

“原来……如此啊。”荀越讪讪一笑,心中却是半点不信,林师姐他也算是有所耳闻,天资不凡,紫霞岛真传,为人眼光颇高,是绝无可能对一个新晋弟子这般有好感照顾的,而且对方虽说是存真殿执事,但实际上就是个挂名,几乎从来没怎么去接引过外门弟子。

此番亲自出手,

总不可能是因为李烛长相俊美吧?

荀越暗自将自己与李烛比了比,而后果断认为林师姐此举定有深意,绝无可能是此庸俗之辈。

紫霞岛,弥罗大殿。

林玉秀于殿中向着上首行了一礼,道:“禀师尊,弟子已将令牌送予李烛,而且对他颇为照顾,他对我也颇有好感,应该算是完成任务了吧?”

“此事你做的很好。”

上首空无一人,却传来悠悠道音。

林玉秀长舒口气,有些好奇道:“只是我观此人,除了长的好看,有一副好皮相外,天资倒是很寻常,师尊你到底看重他哪里了?”

上首一阵默然,旋即灵光闪烁,白纱蒙眼,头戴玉冠,身着华贵道袍的女子现于玉座前,她浑身上下都被一层朦朦胧胧的气息遮掩,令人看不真切,颇为神异,此正乃紫霞岛岛主,地境高真,魏仙翎。

不过她并未去看林玉秀,而是望着大殿之外,许久才淡淡道:

“此乃为师于推演中所看见的,仅是一眼,便折了三千年寿元,上一次,还是上官姝虹那丫头。”

“真有那么邪?”林玉秀颇感意外,旋即面如死灰,一阵嘀咕:“不会又像是上官师姐那样的人吧?我以后外出洞天不会也被天劫劈死吧?看来以后只能于洞天内闭关了,这件事早知道就让大师姐去做好了……”

没有理会林玉秀的碎碎念,魏仙翎一对隐藏在白纱之下的眸子似乎散发着淡淡紫光,呢喃道:

“真乃大争之世,如此多的大异之人降世,却不知是福还是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