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诛仙世界

神通秘境,十重天关,一步一重天,关关如天堑!

第一重,法力境:精神蜕凡,引气入体。

第二重,真元境:法力精纯,化气为液。

第三重,元罡境:真元凝实,刚柔并济,化罡成甲。

第四重,阴阳境:罡气分阴阳,刚柔相生。

第五重,天人境:法力沟通天地,布阵炼器,滋养肉身,寿元暴涨。

第六重,归一境:万法归源,神通凝聚,法力圆融如一,威能倍增。

第七重,金丹境:神通归一,凝练大道金丹。

第八重,风火大劫:金丹引劫,风火煅魂。

第九重,天地法相:金丹化形,法相天地。

第十重,逆天改命:法相圆满。

此十重境界,每一重之间的差距,都如同云泥之别,难以逾越。然方源所修,乃神象镇狱劲!其根基之雄浑,法力之浩瀚,早已超脱常理!

此刻,方源体内,三十头缠绕紫电的远古巨象虚影于“肉身宇宙”中奔腾嘶吼!其法力之磅礴精纯,远超寻常法力境修士数十倍!浩瀚法力奔涌间,如长江大河,更蕴含着镇压地狱、碾碎星辰的无上伟力!莫说同阶无敌,便是遭遇第四重阴阳境的修士,方源亦有十足把握,战而胜之!

更令他心念微动的是,踏入神通秘境刹那,神象镇狱劲这门无上玄功,终于向他展露了第一式杀伐大术的雏形——冥神之矛!一股源自九幽地狱、洞穿灵魂、收割生命的恐怖意志,在他识海中凝聚、沉浮,只待血战磨砺,锋芒出鞘!

“轰隆隆……!”

潜仙院小筑外,地面毫无征兆地微微震颤!修竹摇曳,落叶簌簌,灵泉泛起涟漪。

“地龙翻身?!”

“胡扯!羽化仙门,地脉稳固,仙阵守护,岂会有地动?!”

“这是……有大神通者晋阶引发的天地共鸣!法力波动撼动了地脉灵机!”有见多识广的弟子骇然望向方源院落方向,“不知是哪位师兄师姐,竟有如此威势!”

“若能拜入其门下……”无数道艳羡、敬畏的目光聚焦于那方小院。

羽化天宫,悬浮于九天云海之上。

在几位内仙院长老的引路下,方源踏上通往天宫的白玉虹桥。脚踏实地,脚下是翻涌如棉絮的浩渺云海,俯瞰大地,羽化群山如翠玉点缀,中央平原巨城如棋盘罗布,一望千里,尽收眼底!一股高高在上、统御八荒的仙家气象扑面而来。

“居于九霄云阙,俯瞰凡尘变迁,久之自蕴仙灵之气……”方源心中微澜,旋即平复。此界气象,远非蛊世界那资源匮乏、规则残酷之地可比。

天宫之内,云霞铺地,琼楼玉宇层层叠叠,直入九重霄汉!仙鹤清唳,灵兽徜徉,浓郁到化不开的天地元气几乎凝成灵液。行走其间,恍若置身太古天庭,令人心生朝拜天帝之感。

“此乃‘真传宫’,真传弟子受法之地。”引路长老停在一座通体由“星辰金晶”铸就、散发着永恒道韵的宏伟宫殿前,匾额“真传宫”三字铁画银钩,蕴含无上威严。“方源,进去吧。宫内几位传功大长老已得讯息,需查验你根基道心。若无纰漏,自当授你本门神通,赐你真传山峰,开府建牙!”

方源颔首,玄衣微拂,踏入真传宫门。

殿内空旷肃穆,几道如同太古神山般巍峨的身影端坐于云台之上,气息渊深似海,目光扫来,仿佛能洞穿诸天虚妄!

“嗡!”

其中一位面容古拙、双目如同蕴含星河生灭的长老,目光如实质般落在方源身上。刹那间,方源只觉自身从皮膜筋骨到五脏六腑,乃至识海深处每一缕精神念头,都仿佛被置于烈日之下,纤毫毕现!甚至连那三十头奔腾的巨象虚影,都隐隐感到一丝被窥探的悸动!

好在神象镇狱劲玄奥无匹,自发运转,将那窥探之力隔绝于微粒本源之外。那长老目光在方源天门处略一停留,随即收回,声音古井无波:“根骨清奇,法力雄浑,道心澄澈,无有魔障。可传神通。”

另一名身着云纹道袍、气息温和的长老闻言,含笑点头,袖袍轻扬。

“咻!”

一道碧绿流光破空而至,悬于方源面前。却是一卷通体由万年温玉雕琢而成的玉典,薄如蝉翼,其上碧焰流转,隐隐勾勒出七个玄奥符文,散发着生生不息又蕴含毁灭的奇异道韵。

“此乃我羽化门八门神通之一——‘碧焰七修芒’。”传功长老声音温润,“此神通采九天青冥碧火精粹,融七种地煞毒炎,炼成七道碧焰神芒,既可焚山煮海,破邪除魔,亦蕴含滋养万物、淬炼法体之生机妙用。望你好生参悟,莫负宗门期许。”

方源郑重接过玉典,入手温润,神念微触,一股浩瀚的碧火道韵便涌入识海。他向几位大长老躬身致谢。

离了真传宫,方源直奔“天工院”。

出示真传玉牌,道明来意。天工院主事长老感应到方源身上那刚突破不久、却雄浑得令人心悸的法力波动,不敢怠慢,立刻调遣院中豢养的数百头“大力神魔”!

这些神魔身高数丈,青面獠牙,力大无穷,周身缠绕着土黄色的戊土精气。它们咆哮着冲向方源指定的灵脉汇聚之地,搬山运石,移丘填壑!戊土神光纵横切割,坚硬的山岩如同豆腐般被重塑!一夜之间,一座高达千丈、气势雄浑、灵泉飞瀑点缀其间、亭台楼阁初具雏形的崭新山峰,便拔地而起,耸立于羽化群山之中!山峰通体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灵雾,霞光隐现,气象万千!

方源独立于新峰之巅,罡风拂面,玄衣猎猎。俯瞰云海群山,一股掌控自身命运的豪情油然而生。

“此峰,当名——踏天!”

二字吐出,如同誓言烙印虚空!踏天而行,碎万界枷锁,证永生大道!

【诸天万界聊天群】

【方源:@碧瑶,近日欲往你界一行,可有闲暇?】

此去诛仙,是为了完成他心中所想。

【碧瑶:好啊好啊!欢迎方大哥!狐岐山扫榻相迎!(开心)】

【萧炎:群主偏心!何时来我斗气大陆耍耍?(委屈)】

【方源:@萧炎,待你遭逢那‘三十年河东’之变,吾自当亲临,为你撑腰。(戏谑)】

【萧炎:。。。。。。(怒火)】

待踏天峰初步布下聚灵阵法,稍作安顿,方源心念沟通诸天。

【叮!群主方源向成员碧瑶所在世界发起穿越请求,是否同意?】

光门如水波荡漾,方源一步踏入,身影消失在永生世界。

诛仙世界,狐岐山。

此山险峻奇崛,怪石嶙峋,植被稀疏,透着一股荒芜苍凉与深入骨髓的诡谲阴森。曾是妖狐一族繁衍生息之地,如今已成鬼王宗总坛所在,魔气森森,禁制重重。

鬼王宗深处,万毒殿。

鬼王万人往正凝视着伏龙鼎上流转的幽绿魔纹,推演四灵血阵最后一道关窍。忽见爱女碧瑶如同一只欢快的翠鸟飞扑进来,俏脸上满是抑制不住的欣喜:

“爹爹!方大哥要来了!他马上就到!”

“什么?!”鬼王身躯一震,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惊愕与凝重。方源……那位视苍生如棋、言谈间可定一界兴亡的恐怖存在!他尚未准备好以何种姿态面对这位“盟友”!

就在此时!

鬼王宗总坛核心,一处僻静石室中,空间如同水波般剧烈荡漾!一道边缘流淌着混沌色泽的光门无声洞开!方源身着玄衣,一步踏出!其周身气息虽极力内敛,但那源自更高层次生命本质的无形威压,依旧让石室内的空气瞬间凝固!

“方大哥!”碧瑶雀跃上前,明眸皓齿,笑靥如花。

“碧瑶。”方源颔首,随手抛出一枚羊脂玉瓶,瓶身温润,隐有霞光内蕴。“小礼物。”

碧瑶好奇接过,拔开瓶塞的刹那,一股精纯到极致、蕴含着磅礴生命精元的馥郁丹香弥漫开来!仅仅是闻上一口,便觉周身气血活泼,精神一振!正是羽化门所赐的“精元丹”!此丹在永生世界或许不算顶级,但在此界,其蕴含的精元之纯粹磅礴,已是旷世奇珍!

“好精纯的元气!此丹……”鬼王瞳孔微缩,身为鬼王宗主,见识广博,瞬间便察觉到此丹的不凡,远超他所知的任何灵药!这份随手送出的“小礼物”,分量之重,让他心头凛然。他压下心中波澜,上前一步,郑重抱拳:“万某见过方先生!先生驾临,敝宗蓬荜生辉!”

“鬼王宗主客气。”方源回礼,举止从容,气度沉凝。获得诸天聊天群后,他心境确有微妙变化,虽大道争锋之心不改,却也不再视万物为纯粹耗材。

“不知先生此番莅临,所为何事?若有万某效劳之处,但凭吩咐。”鬼王试探问道,心中念头飞转。

“爹爹~”碧瑶娇嗔地拉了拉鬼王衣袖,对方源道:“方大哥刚来,先让瑶儿带你逛逛狐岐山可好?”

方源微微一笑,目光却如深潭般投向鬼王,直截了当:“此来确有两事。其一,欲借贵界传说之无上神器——‘诛仙古剑’一观。”

“诛仙剑?!”鬼王心头剧震!此剑乃青云门镇派至宝,亦是正魔两道千年血仇的象征!他苦笑道:“先生明鉴,诛仙剑供奉于青云山通天峰幻月洞府,更有道玄那等绝世人物坐镇,想要取得,难如登天……”

“打上去便是。”方源语气平淡,如同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不过,为表诚意,也为解贵宗一段宿怨,方某愿先送鬼王一份‘薄礼’。”

他目光转向鬼王,那看似温润的眼眸深处,仿佛有亿万神魔在血海中沉浮,一股令鬼王这等枭雄都感到心悸的滔天魔性,如同沉睡的太古凶兽,缓缓苏醒:

“听闻贵宗与天音寺,有血海深仇,不共戴天?”

“方某不才,愿替鬼王宗……踏平须弥山,血洗天音寺!如何?”

“踏平……须弥山?血洗……天音寺?!”饶是鬼王心志如铁,此刻也被这轻描淡写却杀意滔天的话语震得心神摇曳!眼前这白衣少年俊美无俦的面容上,那抹微笑依旧温润,但在鬼王眼中,却比九幽魔尊的狞笑更加令人胆寒!如山如海、纯粹到极致的魔性,几乎要将他吞噬!

他脑海中瞬间闪过爱妻小痴惨死于天音寺秃驴之手的画面,刻骨的仇恨如同毒火灼烧心脏!沉默,死一般的沉默在石室中弥漫。鬼王眼神剧烈变幻,有挣扎,有疯狂,有不舍,最终尽数化为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先生……有何良策?”他声音沙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天音寺护山大阵‘般若金光’,依托须弥山地脉与千年佛力信仰,固若金汤,强攻损耗太大。”方源语气从容,仿佛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我身无此界修行痕迹,佛力难察。可伪装香客信徒,潜入寺中核心。由内而外,破其阵眼枢纽,易如反掌。”

他顿了顿,补充道:“鬼王只需派遣精锐,于山外埋伏。待大阵一破,攻入寺中。除却光头僧侣,其余杂役、香客,可网开一面。”

“好!”鬼王猛地抬头,眼中血丝隐现,斩钉截铁道:“就依先生之计!万某即刻调遣青龙、幽姬、玄武、白虎四大圣使,率宗内最精锐的弟子,秘密前往须弥山外围蛰伏!只待先生信号,必以雷霆之势,踏碎山门!”

翌日,鬼王宗精锐尽出,化作道道幽影,悄无声息地没入通往须弥山方向的莽莽群山。而方源,则换上了一身素雅青衫,收敛起所有法力与魔性,气质温润平和,如同一个饱读诗书的世家公子。他手持一卷佛经,步履从容,向着那佛光笼罩、梵唱隐隐的须弥圣山,悠然行去。

山道蜿蜒,檀香袅袅。当方源踏上山门石阶,一位面容慈和、白眉垂肩的老僧迎上前来,双手合十:

“阿弥陀佛。观施主气度清华,身蕴灵光,似与我佛有缘。不知从何而来,欲往何处去?”老僧目光温润,仿佛能洗涤人心尘埃。

方源微微一笑,执礼如儒生,声音清朗:

“小生自南疆游学而来,久慕天音圣地名刹,特来礼佛参禅,求个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