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狩猎》比较平淡的开篇不同,《入殓师》的开篇很戳人笑点——当然,前提是你要知道陈卿和叶赫那拉氏的恩怨。
这番恩怨在华夏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即便拿到国际上,也有很多人知道,起码去过戛纳的那些电影人是知道的。
就算不知道也没关系,一点儿也不影响观影。
“这电影能不能获奖我不知道,但是在华夏的票房,应该有保障了。”彼得·赖斯好不容易才止住笑声,对坐在右侧的陈卿说道。
“那就借你吉言了。”陈卿说道。
其实他对《入殓师》的票房也比较看好的,原时空的《入殓师》是在08年拍的,十几年后才被引进放映,也没怎么做宣传,都拿下了6000万的票房。
当然6000万这个数据放在21年不值一提,《长津湖》直接干到了57亿,6000万连人家零头都不到。
但别忘了《入殓师》是文艺片,那些动辄数十亿的票房是商业片取得的,跟文艺片不是一个赛道。
文艺片能有6000万票房,可以说大获成功。
国人还挺吃《入殓师》这一款的。
过了叶赫那拉氏那一点笑点外,《入殓师》的走向还是比较平淡的,整部电影都好像温吞水一样,叙述手法也近乎平铺直叙,但电影中的各种隐喻,却看得众人双眼放光。
一般人走进影院最烦这种神神叨叨的,但是在专业人士眼中,解读这些隐喻却有着无与伦比的乐趣。
“这个琴盒的形状跟棺材的形状很像,一个是梦想的容器,一个是死亡的容器。”谢非注意到电影里刘叶的琴盒形状跟正常琴盒不太一样,“这是在暗示主角从追求艺术虚荣转向直面生命本质的蜕变。”
“这座桥也出现了不止一次。”很快田庄庄也发现了一处隐喻:“桥作为连接此岸与彼岸的空间,这表面上是桥,其实说的是入殓师的角色——他们护送逝者‘渡’向另一个世界。而那桥下河水里的鱼群死亡后顺流而下,则呼应自然法则的不可逆。”
“还有主角妻子的怀孕也不是随便怀的。”韩三评也兴致勃勃的加入到讨论中来,“通过‘死亡’与‘新生’的蒙太奇,暗示死亡不是终点而是生命循环的节点。主角作为入殓师与未来父亲的双重身份,完成对生命全过程的认知闭环。”
“陈,你们华夏人给死人穿衣服的耐心,够美利坚人离三次婚了。”彼得·赖斯却对华夏的入殓方式挺感兴趣的。
“在华夏,死亡不是终点,而是家族秩序的延续。入殓师的每一个动作——净身、更衣、整理遗容——都是在履行‘孝道’的最后一步。”陈卿简单阐述了下华夏的生死观。
“所以你们把葬礼当作一种‘社会契约’?活人通过仪式确认自己在家族中的位置?”彼得·赖斯想了想问道。
“没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遗体必须完整、体面地回归天地。”陈卿看这老外还挺有兴趣,便打算给他上上课,“华夏丧葬仪式的核心是‘慎终追远’,强调对祖先的敬畏与家族延续。《论语·为政》有云,‘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但在美利坚,死亡更多是医学问题。”彼得·赖斯歪着脑袋思考了一会儿,也不知道听没听懂,“我们交给医院和殡仪馆,追求高效、卫生,甚至‘死亡体验’。”
陈卿反问道:“所以你们的‘死亡’是被消毒、被专业化的?就像快餐一样,干净但缺乏温度?”
彼得·赖斯耸耸肩:“某种程度上是的。我们恐惧死亡的不确定性,所以用法律、医学、保险把它‘管理’起来。”
电影放映结束,反响很好,李鞍也好,韩三评也好,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从质量上来说,《入殓师》一点不比《狩猎》差。
又是一阵寒暄,说了会《入殓师》和柏林电影节的事,邀请来的客人三三两两的离去。
唯有探照灯影业的彼得·赖斯还大刺刺坐在那,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
“彼得,你刻意留下来,想必不是因为想多看两眼我这张帅脸,对吧?”陈卿送完其他人,又来到彼得·赖斯面前。
“陈,我知道你是想让我在柏林的公关上出一把力。”彼得·赖斯目光火热的盯着陈卿,“但以我的眼光来看,《入殓师》在奥斯卡上也很有拿奖的潜力!”
“哦?”陈卿不禁对彼得·赖斯暗暗竖大拇指,不愧是奥斯卡推手,眼光就是毒辣,要知道原时空的《入殓师》确实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奖的。
“相信我,陈,把《入殓师》交给我,一定可以在奥斯卡上获奖。”彼得·赖斯目光殷切的看着陈卿。
陈卿略微一思考,便知道彼得·赖斯为何这么急切了。
探照灯影业虽说凭借着《莎翁情史》和《男孩别哭》在71届、72届奥斯卡上大放异彩,但是今年却不怎么顺,手里并没有什么能冲奖的片子。
而对手米拉麦克斯却凭借《浓情巧克力》《毒品网络》占据奥斯卡风向,彼得·赖斯能不着急?
他可是才刚刚新官上任,正迫切的想要做出成绩证明自己。
再加上母公司福克斯影业更加关注商业大片,对探照灯影业的预算施压,所以彼得·赖斯亟需那种低成本高回报的冲奖片来打响上任的第一炮。
《入殓师》十分符合彼得·赖斯的要求。
“《入殓师》并不是英文片,拿到奥斯卡,即便你全力运作,最多也是个最佳外语片,最佳影片根本没希望。”陈卿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彼得·赖斯的提议,“但是柏林电影节不一样,我的导师谢非在这一届柏林担任评委,我是可以冲击金熊奖的,而且希望很大。”
“陈,能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也是好的。”彼得·赖斯还是没死心,“据我所知,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华语片在奥斯卡获过奖,陈,你将创造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