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间茶馆。
在经历了上午的兵荒马乱后,周晦明坐在二楼雅间的靠窗位,享受着摆脱小魔王撒泼打滚不想上学的解脱感。
说起来,自己现在穿的贴身衣物是清清曾经穿过的,周晦明感觉自己的耳朵在发烫。
签订那个契约已经把维持衣服的魔力也搭进去了,所以这几天都是穿沈清茹曾经留下来的衣服,不然磨得有点不舒服。
周晦明忍住捂脸的欲望,在白茶的帮助下,思绪回到了往昔。
有间茶馆是周晦明和沈清茹学生时期常来的茶餐厅,每次都是沈小姐请客,说这里是她家的产业,她来是不计钱的。
这里一壶茶便是小千打底,哪怕是天京地区也算得上有排面的地方。
即使现在周晦明打拼了十年,也会因点上一壶白茶而肉痛不已,但这里是沈小姐最爱吃的馆子之一,其中一道鲍汁白凤是每次都点的,也很合他的胃口。
现在以女身的身份第一次来,似乎也没有一开始的格格不入了。
虽然别人没有说过他,但周晦明清楚记得第一次来时服务员看他的眼神,是带着困惑的。
似乎在疑惑这样穷酸的一个人怎么配坐在这里。
后来哪怕来的次数多了,周晦明依然能感觉到各种各样看不起的目光。
因为他高攀了沈家大小姐。
哪怕当初主动追求的人是沈清茹。
沈清茹……不同她名字的清冷,倒像是烈酒红梅一般,热情洒脱。
她主动追求天京大学大三物理专业的学长周晦明,她红衣玫瑰在宿舍楼下堵人答应求婚,她倒是猛浪的不像平常的女子。
常常有人说,若是沈家幺女是个男子,由她带领的沈家能再上一个台阶。
然而这样的叹息在她主动下嫁周晦明成为一个家庭主妇后便消失了,那时的沈清茹脱离了沈家,只为做一个贤妻良母。
而周晦明也为了这样一个决绝的爱人,拼尽全力想要成为可以让沈家认可的女婿。
只是这门楣哪是这么容易攀跃的。
茶盘上煮茶的白烟有些飘渺,隐隐可以窥见楼下的人事物,这座苏式园林的茶楼也承接了两人的新婚酒,只有他和她的婚礼。
周晦明喝着白茶,感受着他青年时期从来喝不舒服的苦味蔓延至全身。
他特意借女身的视角想知道的不过一点——沈清茹是不是后悔了。
茶不醉人,人自醉。
“沈小姐来了,上边雅间您约的客人已经在等您啦。”店小二声音不小,穿过门廊让楼上的客人也能听见。
周晦明听到高跟鞋踩着楼梯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踩着他越跳越大的心跳声。
他不敢回头,身体近乎僵硬的凝固了。
帘子被揭开,女人坐在了他对面。
一袭抹胸红裙礼服,雪白锁骨上的大颗珍珠项链泛着莹润的光,顺着娇艳粉嫩的红唇,是一双许久未见的星眸。
沈小姐一如既往的明艳动人,如果是不认识的人恐怕还会认为她是一位二八芳龄的大姑娘。
岁月从来不曾怠慢她,也舍不得她受美人迟暮的蹉跎。
“您好,我是沈清茹,周晦明的妻子,我先生人呢,他为什么没来?”
沈清茹看着有些似乎穿着周晦明当初西装婚服款式的女人,眼神中是毫不留情上位者的威压。
转眼看向周晦明斟到八分满的茶杯放置身前,她神情冷峻地坐在对面。
这人倒是有种主人公的从容,正眼都不瞧我一下。
沈清茹没有喝她的茶,一股子绿茶味,喝不惯。
“沈小姐,我是周晦明……的律师周零,这里有一份协议,请您签字。”
周晦明从包中掏出纸和笔,有些不敢看她,任由她探究的目光在自己的脸上仔仔细细的扫过。
沈清茹接过这纸协议,仔细一看,不满道:“孩子在他死后归我,所有财产都归我,他净身出户?!
他人呢?这种协议我不会签的,请让他单独来和我好好谈谈。”
“沈小姐,周先生目前并不能见您,才委托我来这里暂代他和您谈,这份协议对于您来说没有任何坏处,请尽快签了吧。”
“我选择和他离婚,并不代表我不爱他,而我还爱他,所以我不会接受他这样补偿似的离婚协议,我想见他和他面对面聊,这是我和他的家事,还望周小姐自重。”
沈清茹重音落在‘家事’二字上,满不在乎得用煮茶的明火点燃这张离婚协议,又在火焰即将染上指尖之前洒脱放手。
“什么?”
周晦明惊得站起身,他看向沈清茹,似乎在诘问:如果你还爱我,又为什么一定要和我离婚?以毁灭一个完整的家庭为代价也要放手。
“喂喂,你不会是喜欢他吧,那么生气干嘛。”
沈清如看向周晦明,又落在他紧握的双拳上,终于忍不住冷冷警告道:
“我奉劝你不要有这样的想法,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查不到你过往的任何信息,还不清楚你是通过什么手段来到他身边,但如果被我发现你喜欢他,我敢保证你未来无比凄惨。”
“没有。”周晦明坐了回去,面对沈清茹看情敌一般的眼神感觉如鲠在喉。
然而沈清茹并没有放松警惕,不得不说,女性面孔的周晦明确实给了她很大的外貌威胁,以至于她并不能完全放心。
太过夫妻相了,还如此勾栏做派!衣服和我老公穿情侣款。
看着沈清茹越发离谱的眼神,周晦明一时间只感觉无力,“我绝对绝对不喜欢周晦明,我发誓。”
“收款账户多少,我给你打一百万,签个协议。”
周晦明看着和自己印象中截然相反的沈清茹。
脑海中浮现大学时期兄弟们和自己说过的传闻,据说沈清茹仗着自己沈家小姐的身份背着他撕掉了所有暗恋他的人准备的情书。
当初他怎么回复自己的好兄弟的?
‘清清不是这样的女人,她温柔善良,这就是一个谣言,我还不了解她吗?’
当事人都打假了,于是后面也没有了此类传闻,他还感慨到:谣言止于‘智者’。
现在看来,枕边人似乎有两副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