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竭力支持

朱慈烺见他神色变化,继续循循善诱:“而且以后朝廷的采买、工程、军需等事务,都要通过皇商竞标。郑家作为皇商之首,这些银子最后不还是要从你这里花出去?”

郑芝龙站在那里,目光渐渐深邃。如今的皇商势力确实不小,从最早的盐商林、苏老米,到后来的沈廷扬、江沈汪胡四大盐商,再加上风远志,以及曹家王家,现在又有了他郑家。光是他和沈廷扬的实力,就足以支撑起朱慈烺在云陵的基业。

“千岁爷,”郑芝龙斟酌着开口,“开征商税关税,只要税收政策得当,臣自然支持。只是……”他停顿了一下,“当年万历年间因为商税矿税闹得沸沸扬扬,最后反而人心浮动……”

“只要老将军的心不浮动,”朱慈烺打断他的话,眼中闪过一丝锐利,“那些浮动的人心,本宫自有办法处置。老将军的心,可会浮动?”

郑芝龙低头沉思片刻,抬头时已是一脸坚定:“臣必当竭力支持。”

“那就好。”朱慈烺满意地点点头,“等仪部试后,你准备个奏章上来。对了,这事暂时别声张,别影响了考生的心境。”他转向一旁的郑森,“师兄准备得如何?这回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郑芝龙一愣,转头看向儿子。

郑森面带微笑:“大人放心,孩儿如今已是举人,这次定当全力以赴,争取高中。”

“举人?”郑芝龙一脸茫然,“你什么时候考中的?上次乡试你明明没去啊……”

朱慈烺看着这对父子的对话,嘴角微微上扬。有了郑芝龙这个超级富商的支持,加上其他几家皇商,自己在江南的根基就更稳了。至于那些文官士绅们会如何反应,那就不是他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崇祯坐在龙椅上,看着儿子的一番手段,不由得暗自摇头。这小子,把万历年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商税又搬了出来,还玩出了新花样。不过,有意思。

“对了,”朱慈烺突然转身,“老将军觉得,通商钱庄的总部设在哪里比较好?”

郑芝龙眼前一亮:“滨州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为何?”

“滨州港繁华富庶,商贾云集。更重要的是……”郑芝龙压低声音,“那里是臣的地盘。”

朱慈烺点点头:“滨州确实不错,不过本宫觉得,还是要在南京设个分行。”

“这是自然。”郑芝龙立刻应道,“南京乃是江南重地,设个分行是必须的。”

崇祯在一旁听着,不由得感慨。这小子,把商人、银行、税收都串在了一起,还真是打了个好算盘。只是不知道,这盘棋最后会下成什么样子。

暮色渐沉,东园别院内灯火通明。宫女们手持银烛,轻步穿行在回廊之间,将这座偏僻的宫殿装点得富丽堂皇。

殿内,一场皇家家宴正在进行。香气四溢的菜肴摆满了雕花楠木桌案,都是淮扬名厨的手笔。鲜美的蟹黄狮子头、清甜的文思豆腐、酥脆的松鼠桂鱼……每一道菜品都精致得令人赏心悦目。

朱慈烺坐在案前,面前却只摆着一盘白煮蛋。这是他从永昌坊带来的厨子特意准备的,蛋壳洁白如玉,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他小心翼翼地剥着蛋壳,动作极为专注。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蛋壳,再一点点剥离,生怕弄碎了里面的蛋白。

“咔嚓”一声,蛋壳应声而裂。

崇祯端坐在上首,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儿子的举动,眼底闪过一丝冷意。这逆子,怕是做了太多亏心事,生怕遭人暗算,连父亲这里的饭菜都不敢动。

殿内一时寂静无声,只有筷子偶尔碰撞的声响。郑芝龙坐在一旁,小心翼翼地用着膳,时不时偷瞄朱慈烺一眼。他也想尝尝那白煮蛋的滋味,却又不好开口打破这微妙的气氛。

“春哥儿。”崇祯放下手中的象牙筷,声音平和中带着一丝威严。

“儿臣在。”朱慈烺立即抬头应道,手上的动作也随之一顿。

“这鸡蛋可还合口味?”崇祯的目光在儿子脸上停留。

朱慈烺微微一笑:“回父皇,极好。这草鸡下的蛋,格外的香。”

崇祯眉头顿时皱起,眼中闪过一丝不悦。这逆子怎地如此不知礼数,竟敢说御膳房的金鸡是草鸡。他强压怒意,挤出一丝笑容:“既然喜欢,以后常来用便是。”

“多谢父皇。”朱慈烺恭敬地点头,仿佛没有察觉到父亲的不悦。

“春哥儿。”崇祯忽然话锋一转,“郑家的闺女,朕看着很是不错。知书达理,端庄大方,很有太子妃的气度。”

此言一出,郑芝龙顿时停下了筷子他没想到皇上会在这个时候提起此事。

朱慈烺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父皇,儿臣与东虏那边还在议亲,此事怕是不妥。”

“议亲?”崇祯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讥讽,“你当真以为能成?”

“祖可法近日来报,说多尔衮已允在海沙岛设立议亲馆,那边对儿臣所送的礼物也很满意。”朱慈烺不慌不忙地解释。

“鞑子向来狡诈,你难道不知?”崇祯声音渐冷,指节轻叩桌面,“大同府现在还在被围攻。”

朱慈烺放下手中的鸡蛋,神色认真:“十二月二十五日的密报显示,阿济格确实在围攻大同。不过城中储备充足,至少能支撑一年。代王已在吕梁山建立新府,就算大同有失,也无大碍。”

“你就这般放心让你弟弟在山中受苦?”崇祯咬牙道,手中的茶盏被捏得咯咯作响。

“若真到那时,举国上下,都在为反抗侵略而奋斗,哪还有什么议和的余地。”朱慈烺淡淡道。

“好!”崇祯猛地一拍桌案,茶水溅出,打湿了桌上的锦缎,“那你说说,到时候谁来做你的太子妃?”

朱慈烺看着父亲发怒的样子,心中暗叹。父皇这是想挑拨吴郑两家的关系啊。可惜,他不会让父皇如愿的。

“儿臣以为,此事不急。”朱慈烺从容道,“眼下还是先把大同的事处理好要紧。”

崇祯见儿子滴水不漏,心中更是恼怒,却又无可奈何。他端起茶盏,重重地放下,发出“砰”的一声响。

郑芝龙看着父子二人的暗斗,不由得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这朝堂之上的明争暗斗,当真是一步都不能错。他小心翼翼地瞥了眼朱慈烺,又迅速低下头,生怕被卷入这场风波。

朱慈烺见父亲脸色阴晴不定,知道今日这顿饭是吃不安生了。他站起身,恭敬地行了一礼:“儿臣还有公务在身,就先告退了。”

崇祯冷哼一声,挥手示意他退下。

走出东园别院,寒风扑面而来。朱慈烺长出一口气,看着夜空中若隐若现的星辰。

父亲这是想用婚事来制衡自己的势力啊。可惜,他不会让任何人破坏他的计划。无论是吴家还是郑家,都只是他的棋子罢了。至于太子妃之位,更是无足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