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我正常发挥

徐铭从学校机房出来,刚走几步突然听到喊声,扭头看去发现是班主任。

他当即停下身子。

待对方近前后询问道:“王老师还有事吗?”

“就是想和你再多说几句。”王清涛嘴角噙着笑容注视着徐铭沉声表示道。

随即他未作耽搁,继续往下讲起正事。

“今年咱们学校,只有你和陈璐报考了燕大,等开学去燕京你们可以多互相帮衬。”

早在估分那天,徐铭便知道陈璐预计六百八,虽说像燕大光华这样状元扎堆的学院难进,被其他学院专业录取是肯定没有问题的。

所以对陈璐选择燕大,他并不意外。

周俊豪最终还是放弃了复读念头,坦然接受自己无法实现反超的事实。

把志愿填报到箐华大学。

而陈璐和王清涛有亲戚关系,班里人尽皆知,眼下班主任讲这些再正常不过。

说起来能够和高中同学一起上大学,绝对是种很不错的体验。

平时在校内联系不联系另说,单放假开学时,起码路上有个伴交流,可以互相提供情绪价值,班内不少成绩接近的同学都是这样做的。

也就是钱宏网恋入脑,铁了心要去锦城。

因此哪怕王清涛不提,他照样会做,况且这段时间父母和陈璐母亲之间变得越发熟络。

思维运转到这里当即脱口道:

“那是自然。”

不过他心里更清楚,以陈璐的性格,可不会平白接受别人的帮衬。

王清涛并没有结束谈话,接着神色猛然黯淡,叹了口气又详细开口解释。

“陈璐上小学的时候,她爸就意外去世了,前些年都是跟着奶奶生活,她妈坚持没有改嫁,平时靠在县里卖水果偿还外债供陈璐读书。”

“直到陈璐考上一高奶奶去世,母女俩便租房子住。”

“我和陈璐母亲因为认识,才帮忙走程序向学校申请减免学杂费,并非像大家传的那样是亲戚关系。”

徐铭是头回听班主任讲这些,闻言顿时大感意外。

没想到陈璐竟有这种经历。

“放心吧班主任。”他沉声再次回应句。

然后同王清涛告别,步行返回自家馄饨店,告知父母关于志愿填报情况。

……

眼下还不到中午。

便已经有人在店里吃饭,但因是熟客的关系,刚下好的馄饨根本堵不住嘴。

“我家那小子高考居然超常发挥,估完分将近六百。”

“平时可考不到这个数。”

“我想着在省内找所一本院校,不想让他去离家太远的城市上大学。”

徐铭走到店门口,正巧听见对方讲话,认出是街上开服装店的李婶,立刻便不觉得奇怪,脚步不停直接走进自家手工馄饨店内。

她儿子在东坪二高上学,平日里都会提几句,更何况高考超常发挥。

大概率整条街都已经知道了。

徐建国抬眼看到徐铭的身影,脸上表情瞬间被欣喜占据率先喊道:

“回来了,先坐一会儿,我马上给你弄吃的。”

徐铭闻声也没多讲,自顾自找到座位拉开椅子坐下。

旁边李婶则主动瞥去目光问:“小铭你是一高的,今年高考成绩应该不赖吧?”

“我正常发挥。”徐铭轻飘飘丢出一句话。

对方眼见没有下文,很快便自觉无趣,吃完后光速结账赶去下一家。

几乎在李婶离开店内的下秒,徐建国和吴秀兰两口连忙从厨房走到外面,站在自己儿子面前按耐着内心激动情绪确认志愿的填报。

“咋样儿子,志愿填报好了吗?”

徐铭抬头把父母的神情看在眼里,嘴角忍不住勾出笑容反问了句。

“刚才你们怎么不问?”

“这不是李婶在嘛,她嘴上可没个把门的。”徐建国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有些不好意思。

吴秀兰急道:“快赶紧说,别卖关子了。”

徐铭知道父母对估分无法百分百信任,在实际分数没出来前肯定不会像李婶那样,逢人都要把自家孩子的高考成绩讲几遍。

毕竟往年估分误差较大的例子,可一点不少。

使得很多人被迫补报三本或大专院校。

念头停留在这里,他特意坐正身体,然后给父母吃下定心丸。

“已经填完了,燕京大学数学科学院,你们就等着收录取通知书吧。”

“不愧是我儿子,咱老徐家终于出高材生了。”徐建国不顾手上的面粉给了徐铭一个拥抱。

笑容始终没有从脸庞消失过。

吴秀兰喜上眉头道:“别说你们老徐家,整个徐家村都没有考上燕京大学的人。”

然就在话音落下的同时,只听一道熟悉喊声,忽地从店门口传来。

“嫂子。”

“什么燕京大学啊?”

几人当即扭头望去,视野中出现一位约摸三十多岁的高个女人,眉眼隐隐和徐建国有几分相似,其身旁还跟着不到十岁的小男孩。

“玉蓉,你怎么想起过来了?”徐建国看清来人后迅速上前迎接。

徐铭站起身主动喊人:“小姑。”

他搁镇上读初中时,父母都在城里打工,每周放假都是到二叔和小姑家吃饭。

对他们是比较有感情的。

徐玉蓉随手拉过来一把椅子坐下,接着开口回答。

“这不是知道阿铭高考完了吗,听别人讲估分填报志愿特别重要,就坐车过来看看现在是个什么状况。”

“上午就已经填报,选了燕京大学的数学系。”吴秀兰堆着笑容附和道。

“燕京大学?”徐玉蓉当场愣住。

第二次听到这几个字,依旧有些短暂失神,完全没想到自家大侄子啥时候分数变得这么高。

毕竟之前在高一高二的成绩,她都是知道的。

徐铭对自家亲人,肯定不会有意隐瞒,下秒他便接过话茬详细解释。

“我高三开始复习后,各科成绩都提升不少,估完分够得上燕京大学。”

听到自己大侄子亲口确认,徐玉蓉当即接受事实后显得还要更激动,突然猛地站起身抛出一个提议。

“嫂子。”

“阿铭考上燕京大学,咱们是不是在村里大办一场。”

“给我二哥打电话了没有?”

“那肯定要办,去年村长儿子买辆车还办酒席,我儿子考上燕大怎么能不让街坊四邻沾沾喜气。”徐建国底气十足的拍板做出决定。

……

时间很快来到六月底,让无数家长和考生,魂牵梦绕的高考分数公布日子终于如约到来。

晚上吃完饭,大家便守在电话和电脑前,等待凌晨查阅高考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