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病房协奏曲

  • 夏日时光
  • NANNAN.
  • 4092字
  • 2025-05-07 13:33:49

第5章病房协奏曲

手术定在明天早上八点。

夏栀站在医院走廊上,透过玻璃窗看着病房内的林叙。他正在和主治医生交谈,表情平静得不像一个即将面临高风险手术的病人。窗玻璃反射出她自己的脸——眼睛下方有明显的黑眼圈,嘴唇因为紧张而抿成一条直线。

“夏小姐?“一个温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夏栀转身,看到李教授站在那里,银发整齐地挽在脑后,手里拿着一叠资料。

“林叙的脑部扫描结果出来了,“李教授推了推眼镜,“手术风险比预期要高,但等待的风险更高。“

夏栀的手指无意识地抓紧了小提琴盒的带子:“多高?“

“30%的几率术中出血,15%的几率术后感染,“李教授的声音很轻,但每个字都像锤子敲在夏栀心上,“如果成功,他有很大机会恢复基本行走能力。“

夏栀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音乐治疗...真的能帮上忙吗?“

李教授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医学上还没有确凿证据,但我的临床观察表明,术前音乐干预能显著降低患者焦虑水平,这对手术结果有积极影响。“她看了看夏栀手中的琴盒,“尤其是对音乐家而言。“

病房门开了,主治医生走出来,向夏栀点点头:“他很坚强,但血压有点高。你可以进去了,别让他太激动。“

夏栀推开门,林叙正靠在床头,试图用笔记本电脑写什么。看到她进来,他迅速合上电脑,脸上绽开笑容:“我的小提琴女孩。“

这个称呼让夏栀鼻子一酸。她走到床边,小心地放下琴盒:“医生说你该休息,而不是工作。“

林叙耸耸肩:“只是整理一些乐谱,给学生们用。“他伸手抚摸夏栀的脸颊,“你看起来比我还需要休息。“

夏栀握住他的手,感受着他掌心的温度:“我带了小提琴来,想听吗?“

林叙的眼睛亮了起来:“医院允许吗?“

“不允许,“夏栀调皮地眨眨眼,“但我贿赂了护士长——答应给她女儿上免费的小提琴课。“

她从琴盒中取出小提琴,轻轻架在肩上:“有什么特别想听的吗?“

林叙靠在枕头上,目光温柔:“《跨洋情书》,我们的曲子。“

夏栀点点头,琴弓轻触琴弦。第一个音符流出时,她看到林叙闭上了眼睛,嘴角微微上扬。她演奏得比任何时候都投入,仿佛每一个音符都能化作实质的力量,流入林叙的身体。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随着音乐进行,床边监护仪上的数字开始变化。林叙的血压从145/90逐渐下降到128/82,心率也从89次/分稳定到72次/分。

“不可思议...“不知何时,李教授和主治医生站在了门口,惊讶地看着监护仪。

夏栀没有停下,她继续演奏,直到整首曲子结束。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空气中时,病房里安静得能听见输液管中液体的滴答声。

林叙睁开眼睛,里面盛满了夏栀从未见过的光彩:“太美了...我好像看到了维也纳的金色大厅,你在台上,我在台下...“

主治医生走上前检查监护仪:“夏小姐,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你今晚能留下来继续演奏。林先生的生命体征从未如此稳定过。“

就这样,夏栀获得了特别许可,在医院过夜。她演奏了所有他们一起创作或改编的曲目,从《栀夏》到《雨中小调》,再到那些咖啡馆里即兴的旋律。护士们轮流站在门外聆听,甚至有几个患者被轮椅推来,安静地停在走廊上。

夜深时,林叙睡着了,面容平静。夏栀放下琴,轻轻握住他的手。他的手指在睡梦中微微动了动,像是在回应她的触碰。

“别离开我...“夏栀低声说,将额头贴在他们交握的手上。

第二天清晨,手术团队来接林叙时,他比任何人都镇定。夏栀站在床边,强忍着不让眼泪掉下来。

“嘿,“林叙捏了捏她的手指,“等我出来,我要听你拉帕格尼尼,最难的随想曲。“

夏栀点点头,喉咙紧得说不出话。

当手术室的门关上时,夏栀终于崩溃了。她蹲在走廊角落里,将脸埋进掌心,肩膀剧烈地颤抖。老陈不知何时来了,轻轻拍着她的背,像安慰一个受伤的孩子。

“他会没事的,“老陈的声音低沉而坚定,“那小子比谁都倔,不会这么容易认输。“

手术持续了六个小时。当主刀医生终于走出来,摘下口罩宣布“手术成功“时,夏栀双腿一软,差点跪在地上。

恢复期比想象中更艰难。最初几天,林叙被疼痛折磨得脸色苍白,却还强撑着对夏栀微笑。药物让他大部分时间昏昏沉沉,但每当夏栀拉起小提琴,他的眼睛就会恢复清明。

一周后,林叙被转到了康复科。夏栀每天往返于医院和图书馆之间,既要照顾林叙,又要完成霍夫曼教授布置的研究任务。她常常趴在林叙病床边的小桌上工作到深夜,醒来时发现自己身上披着林叙的病号服。

“你应该回维也纳,“有一天林叙突然说,看着夏栀疲惫地揉眼睛,“你的学业更重要。“

夏栀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倔强的光芒:“这就是我的学业。霍夫曼教授批准了我的课题变更——'音乐对神经康复的影响研究'。你是我的第一个研究对象。“

林叙愣住了:“你是说...你在拿我做论文?“

“没错,“夏栀调皮地笑了,“所以请配合治疗,林先生。我的学位就靠你了。“

这个玩笑打破了连日来的沉重气氛。林叙大笑起来,不小心牵动了伤口,龇牙咧嘴的样子让夏栀又心疼又好笑。

随着康复训练的进行,林叙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他能通过音乐感知其他患者的情绪。第一次注意到这点是在康复科的公共活动室,一位中风后失语的老人在听到林叙弹奏的《月光奏鸣曲》时,突然流下眼泪,含糊不清地说了第一个词:“家...“

“这太神奇了,“康复治疗师惊讶地记录,“他三个月来第一次主动说话!“

林叙和夏栀对视一眼,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惊和兴奋。

“再试一次,“夏栀小声说,“换首欢快的曲子。“

林叙转向钢琴,弹起了《土耳其进行曲》。随着活泼的旋律,活动室里几个原本表情麻木的患者开始跟着节奏轻轻点头,甚至有一个孩子尝试用还能活动的那只手拍打轮椅扶手。

“林叙,“夏栀的眼睛闪闪发亮,“你发现了吗?你能用音乐和他们沟通!“

接下来的日子,林叙开始有意识地尝试用不同风格的音乐与患者互动。他发现自己能敏锐地感知到哪些旋律能引起积极反应,哪些则会让患者不安或退缩。这种近乎直觉的能力,连经验丰富的治疗师都感到惊讶。

“这不科学,“李教授在一次观察后承认,“但确实有效。林先生,你似乎有一种特殊的天赋——能用音乐直达患者的内心世界。“

夏栀详细记录着每一次音乐干预的过程和效果,这些数据成为她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霍夫曼教授通过视频连线程对此表示极大兴趣,甚至提议将这一现象命名为“林-夏效应“。

与此同时,林叙的身体也在稳步恢复。从最初只能躺在床上,到可以坐轮椅活动,再到借助助行器短暂站立。每一个小进步都让夏栀欣喜若狂,她像对待孩子一样鼓励林叙,甚至会在康复训练达标后给他奖励——通常是亲手做的小点心,虽然味道时好时坏。

“你知道吗,“有一天林叙在完成一组艰难的手指康复练习后说,“我一直在想,如果能设计一套专门用于康复训练的乐曲,会不会效果更好?“

夏栀停下手中的笔记:“什么意思?“

“就像物理治疗有特定动作一样,“林叙兴奋地解释,“音乐治疗也可以有针对不同康复目标的曲目。比如,针对手指灵活性的快节奏练习曲,针对平衡感的华尔兹节奏...“

夏栀的眼睛亮了起来:“这太棒了!我们可以一起创作——你负责音乐部分,我负责记录疗效数据!“

那天晚上,林叙开始创作他的第一首《康复练习曲》。夏栀坐在他身边,时而提出建议,时而单纯欣赏他专注创作的侧脸。在病房昏暗的灯光下,林叙的轮廓显得格外深邃,长睫毛在脸上投下细小的阴影。

“怎么了?“林叙注意到她的目光,转头问道。

夏栀微笑着摇头:“没什么,只是...很高兴看到你重新找回音乐。“

林叙放下笔,轻轻握住她的手:“我从未失去它,就像从未失去你。“

一个月后,林叙的《康复练习曲》系列已经完成了五首,被康复科正式纳入治疗计划。更令人惊喜的是,他的下肢神经恢复速度远超医生预期,已经可以短暂脱离助行器,仅靠拐杖行走了。

“按照这个进度,“主治医生在例行检查后宣布,“三个月后你就能出院了。“

这个好消息让夏栀和林叙决定小小庆祝一下。他们获得了特别许可,在医院花园里野餐——如果三明治和果汁能算野餐的话。初夏的阳光温暖而不灼人,照在两人身上,仿佛为这段艰难的日子镀上了一层金边。

“夏栀,“林叙突然严肃起来,“我有件事想和你商量。“

夏栀心头一紧:“什么事?“

林叙从轮椅旁的袋子里拿出一个素描本,翻开给她看。那是一栋建筑的草图,门口挂着“音乐康复中心“的牌子,设计图上还标注了“钢琴治疗室“、“弦乐工作室“等区域。

“这是...“

“我的梦想,“林叙的声音充满热情,“一个专门用音乐辅助康复的治疗中心。李教授说可以帮我申请研究基金,如果顺利的话,也许明年就能启动试点项目。“

夏栀仔细看着草图,突然在角落发现一个小标注:「顾问:夏栀博士」。

“博士?“她挑眉看向林叙,“你对我这么有信心?“

林叙笑着凑近,额头抵着她的:“比对我自己还有信心。“

就在这时,夏栀的手机响了。是霍夫曼教授的邮件,标题是「论文进展与未来计划」。她快速浏览内容,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什么好消息?“林叙好奇地问。

夏栀神秘地眨眨眼:“霍夫曼教授说我的论文初稿获得了学院年度最佳研究提案奖。而且...“她顿了顿,“他询问你是否愿意申请维也纳音乐学院的访问学者项目,研究方向就是音乐治疗。他说你的'林-夏效应'值得深入研究。“

林叙呆住了,阳光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你是说...我们可以一起去维也纳?“

“如果你愿意的话,“夏栀轻声说,“当然,要等你完全康复后。“

林叙没有回答,而是突然撑着拐杖站了起来。夏栀慌忙起身扶他,却被他轻轻推开。

“看好了,“林叙深吸一口气,慢慢松开拐杖,仅靠自己的力量站立,“这是给你的答案。“

然后,在夏栀惊讶的目光中,林叙向前迈了一步,又一步,最终稳稳地站在她面前。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这一刻喝彩。

“我能站起来了,夏栀,“林叙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很快我就能和你一起走上任何舞台,在任何城市生活。维也纳、巴黎、纽约...只要你愿意。“

夏栀的眼泪终于落下。她小心地拥抱林叙,感受着他胸膛的温度和心跳的节奏:“我们哪儿也不急着去。现在,我只想陪你完成康复,看着你实现音乐康复中心的梦想。“

林叙低头吻她的发顶:“那之后呢?“

“之后...“夏栀仰起脸,眼中盛满了未来的光,“之后我们去金色大厅,演奏我们的《跨洋情书》,向全世界证明音乐和爱情的力量。“

花园里,一阵微风吹过,带来远处儿童康复区隐约的钢琴声。那是一个小患者正在练习林叙创作的《康复练习曲》,简单而生涩的旋律,却充满了生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