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是子游,于当今陛下治下的开元前几年诞生的,具体是什么时候我也不知道,因为我是个孤儿,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我出生的地方是在青州寿光,不过在西郊毗临弥河,这里是个小村子,叫上洛,盛世当年,我们老百姓的日子算得上古往今来最好过的了,至少在本村家家都能不愁吃穿,安居乐业。
我一个人住在村西头的小茅草屋,平日里我在村子里四处帮帮忙,那家需要人出力我就去那家搭把手,混口饭吃,和村里的人相处得很融洽,还有好几个从小到大的玩伴。
平日里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村东外的小道观,叫做紫竹观,观里面只有一个老道士和四个小道士,平日里靠着种田和村子里供的香火钱度日,五个人日子倒也清闲,老道士姓陆名关,号清竹道人,人非常有趣,我经常去和他们闲聊,我的名字据说就是这老道士给取的,当时我在被村里人抱起时大病缠身,已经已经奄奄一息了,村里面把我抱过去给老道士瞧,老道士懂些医术,把我收养在了道观医治,一年后我才痊愈无恙,送我下山时给我取名子游,自此我就有了称谓。
老头算是我的救命恩人,我对他也是十分敬爱,时常将帮别人帮给我的鱼带给他打牙祭。
平日里我过去他都会留我在道观和那五个小徒弟一起读书写字练剑打拳,我到也乐意,一来二去就是六七年光景,我不入道籍但和老道士也以师生相称。
老道士慢慢的年纪也大了,我如今舞勺之年,这一天我再去道观,老道士出奇的一言不发,收下我的东西后就把我叫到了他的静室。
我心里有些纳闷,跟着就进去了,陆老道挥挥手示意我关上房门,我回头将门缓缓合上。
陆关坐在太师椅上,颤颤巍巍地端起一旁的茶碗,我看见茶桌上面好像还有一个信封。
陆关一口茶没喝又将茶碗放了回去,半响也不说话,反倒闭目养神起来。
先生这是?
我心里更加纳闷了,今天老头这是怎么了。
我向茶桌走过去,端起老道的茶碗看了一下,原来茶水已经凉了,当即为他重新沏了一壶茶倒入茶碗,端着茶碗俯身跪在老头身前奉上茶。
“先生叫学生到这里来,想必有什么要事吩咐吧!”
老道士真开眼睛,轻抚下巴的一把白色长须,若有所思地盯着我,看得我心里直发毛。
我心里蛐蛐着:到底有什么事你直说不好吗,搞这一出怪吓人的。
“子游啊,你知道我为啥给你取这个名字吗?”
“嗯?先生为我取名,自然暗含先生的期许,学生愿闻其详。”
我倒是纳闷了,叫我来莫非就为了告诉我我的名字他当时怎么取的?
“寻游问道方见己,过客此间空留名,你从小天资聪颖,为师看你当存远志,此后何去何从你可想过吗?”
何去何从?我这不是待的好好的吗,干嘛要走啊?留在村里安居乐业给老头你养老送终不好吗?
“子游,人皆有命数!你的命不在这里!”。
我人都在这,我的命难道还不在这儿吗,老头你神神叨叨的以为自己是神仙呢,我心里嘀嘀咕咕的,不过嘴上还是礼貌地问道:
“先生,难不成要我以天下为己任,去考取个功名,修身齐家安天下?现在天下太平用不上我吧!”。
非也!
陆关摇摇头。
那是要我出去锄强扶弱行侠仗义,传道义于世间,扬名立万做个仁人义士?
亦非也!
陆关还是摇头。
“那我想何去何从干嘛?寻仙问道长生不老?”
“放屁!”陆关冷不丁地爆了一句粗口。
“是是是,学生这确实是放屁”我被他吓了一跳。
“走出去看看吧!你的路要自己去看才会自己清楚,天机不可泄露”。
“可是,我出去了,我该往哪里去呢?”。
“从心即可!”老道士悠悠说出四个字便不在说话了,走向一旁的床榻,我也只能离开。
过了几天当我再次来道观时,紫竹观外人群涌动,无量渡人经颂念不绝,我提着的鱼落在了地上。
“清竹道人仙逝了!”
老道士死了!我心里难以置信,泪眼婆娑,我看不清脚下的路,不顾一切地跑上山去,见到四个小道士正沉痛地操办着仪式我才确幸这是真的。
陆关老道士,他与我而言如师如父。
为老道士上了清香,在墓前搭了一个窝棚,我为他守了三年墓。
这期间我一直在想自己应不应该走出去,这些年来我无忧无虑,依靠着村子安安稳稳地活着,日子清苦了些但是也很快乐,自己没什么大志向安于现状,出来没想过要离开去干些什么。
跟随陆老道念书修习倒是长了些许见识,也向往过老道士口中提的那些事迹,可那不过是自己当做饭后消遣的故事罢了。
现在真要自己出去闯荡游历,我心里压根儿就没有底,像个无头苍蝇,找不到方向,找不到理由。
慢慢的这种迷茫演变成了一中痛苦,成了内心的魇,让我迷失。
儿时的玩伴陆陆续续进了私塾,有的小小年纪便有功名,有的是童生、有的已经成了秀才,家里宴请四方,他们意气风发,来到我的面前,谈论着将来要封侯拜相马踏长安,我看着他们信誓旦旦的样子,心里泛起漪涟。
子游,你呢?
安府的小公子安功齐拍了拍我的肩膀,这小子现在可是声名远扬的神童小秀才,他爹又是县尉,他是我认识的几个朋友里家境最尊贵的了,若不是老道士在当地颇有名望安县尉也常来观里与之论道,我还认识不了这个才华横溢的小公子。
我?我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哈哈哈,子游兄才思敏捷更甚于我,肯定不应该是现在这样子!
嗯!
我点点头,也许吧。
开元十一年我束发之年,我决定遵循老道士嘱咐开始游历四方,而当初老道士桌子上的信,也被小道士交给了我,一起拿给我的还有一个包裹和一把剑,说是老道士留给我的,若我真要出去,便转交于我。
“子游师弟,君子行天下,行当如剑!保重!”这是四位小道士对我的叮嘱。
打开包裹里面是一块紫竹观的玉牌,三件衣裳,和一些老道士的心得,还有些许散碎的银两,这是我第一次见这么多的钱,想起老道士,我心里又难受了几分。
春开三月三,安功齐邀我同行前往青州益都,同年八月便是乡试,他提前前往,说是要领略一路风光,听说我要游历四方,邀我结伴同行互相照应,我倒是没有拒绝。
安功齐从家里牵了两匹好马,说要赠于我一匹,碍于太过贵重我百般推迟,他说我太见外,最后以情谊相挟,我不得不从。
翻身上马,双双少年书生意气,飞扬而去。
一路上时而餐风饮露,入睡篝火相陪,有客栈小摊便点些酒菜,醉饮吟诗作对,谈天论地,好不自在。
我举杯一饮而尽,望着夜空,身心舒畅:
携君仗剑出紫竹
把酒同游问鸿图
星河长阔志飞扬
笑傲风月韵悠长
“哈哈哈!子游好兴致,我当附上一首来”安功齐被我感染,窜窜倒到地起身刚要吟上一首,便醉倒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