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檀木匣中的秘密

暮色四合,沈府一片寂静。

沈瑜坐在妆台前,心不在焉地梳理着长发。铜镜中映出她略显苍白的脸和眼下淡淡的青影。从太子别院回来后,她便一直心神不宁,脑海中不断回响着北燕使者那句“沈小姐的眼睛,与长公主如出一辙“。

“小姐,该换药了。“翠儿捧着药膏走进来,小心翼翼地揭开沈瑜手上的布条——那是爬树时留下的擦伤。

沈瑜任由翠儿处理伤口,目光落在妆台角落的一个檀木匣子上。那是母亲的遗物,自她十岁那年母亲病逝后,就一直放在那里,从未打开过。

“翠儿,你先下去吧。“沈瑜突然道,“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翠儿欲言又止,最终还是福了福身退出房间。

待房门关上,沈瑜深吸一口气,取过那个尘封已久的檀木匣。匣子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锁孔处已经有些氧化发黑。她从小抽屉里取出一把精巧的钥匙——母亲临终前交给她的,一直被她藏在贴身的香囊里。

钥匙插入锁孔,轻轻一转,“咔嗒“一声,匣子开了。

一股淡淡的檀香味飘散开来。匣子里放着几件简单的物品:一枚白玉佩、一束用红绳系着的青丝、几封泛黄的信笺,还有一幅���画像。

沈瑜首先拿起那枚玉佩。玉质温润,雕工精细,正面刻着一朵盛开的牡丹,背面则是...沈瑜的手猛地一抖,玉佩差点脱手而落——那是一个她从未见过的徽记,似狼非狼,似龙非龙,周围环绕着北燕文字。

这...这分明是北燕皇室的标记!母亲怎么会有这种东西?

她颤抖着放下玉佩,拿起那幅小画像。画像上是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穿着异域服饰,怀中抱着一个婴儿。女子眉目如画,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双眼睛——明亮如星,眼尾微微上挑,与沈瑜的眼睛几乎一模一样!

画像背面写着一行小字:「吾爱女瑜儿,愿你在中原平安长大。永爱你的母亲,慕容昭。」

慕容昭?这不是...北燕长公主的名字吗?沈瑜脑中轰然作响,耳边仿佛有千万只蜜蜂在嗡嗡作响。她竟然是北燕长公主的女儿?那沈明远...不是她的亲生父亲?

手指不受控制地发抖,沈瑜勉强拿起那束青丝。青丝用红绳系着,下面坠着一小块玉牌,上面刻着「昭」字。这是...长公主的头发?

最后是那几封信笺。沈瑜展开最上面的一封,字迹娟秀,应是母亲手笔:

「昭姐姐:

见字如晤。瑜儿已平安抵达沈府,明远待她如亲生,请姐姐放心。边关战事吃紧,姐姐万望保重。明远已答应永远保守秘密,不会让瑜儿知道自己的身世...」

信笺从沈瑜指间滑落。她整个人如坠冰窟,四肢发冷。二十年的认知在这一刻被彻底颠覆——她不是沈明远的亲生女儿,而是北燕长公主的私生女!母亲...不,养母只是将她从北燕带回中原抚养。

难怪北燕使者觉得她眼熟...

窗外突然电闪雷鸣,豆大的雨点砸在窗棂上。沈瑜茫然地望着窗外的暴雨,脑海中闪过无数片段:北燕使者的异样反应、太子别院那封写着她名字的密信、萧景琰的嘱托...

“砰“!

一声轻响从窗外传来,沈瑜警觉地抬头。声音再次响起,这次更加清晰。她擦了擦不知何时流下的泪水,小心地走到窗前,推开一条缝隙——

萧景琰浑身湿透地站在窗外,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流下,在月光下泛着银光。

“殿下!“沈瑜惊呼,慌忙打开窗户。

萧景琰利落地翻窗而入,落地时带进一片水花。他看起来疲惫不堪,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你没事吧?太子的人没发现你吧?“

沈瑜摇摇头,突然不知该如何面对他。就在几个时辰前,她还是大周御史大夫的千金,与靖王身份虽有差距,却也不算悬殊。可现在...她竟成了敌国公主的女儿!若萧景琰知道...

“沈瑜?“萧景琰注意到她的异常,眉头微皱,“怎么了?“

沈瑜退后一步,下意识地挡在妆台前,不想让他看到那个檀木匣子:“没...没什么。殿下怎么这时候来了?“

萧景琰没有回答,目光落在她身后的妆台上。檀木匣子敞开着,里面的物品一目了然。他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这是...“

“不要看!“沈瑜慌乱地去关匣子,却为时已晚。

萧景琰已经走到妆台前,拿起了那枚北燕皇室玉佩。他的表情从疑惑变为震惊,最后定格在一种复杂的了然上。

“原来如此...“他低声道,转向沈瑜,“这就是北燕使者觉得你眼熟的原因。“

沈瑜双腿发软,几乎站立不住:“殿下,我...我不知道...“

萧景琰突然上前一步,握住她冰凉的手:“沈瑜,看着我。“

沈瑜鼓起勇气抬头,对上那双如墨般深邃的眼睛。她以为会看到厌恶或愤怒,却只看到了...关切?

“无论你是谁,无论你的父母是谁,“萧景琰一字一句地说,声音低沉而坚定,“我认定的,只是沈瑜这个人。“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沈瑜心中某个紧锁的门。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她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萧景琰轻轻将她拉入怀中,一手抚着她的长发:“别怕,有我在。“

沈瑜将脸埋在他胸前,泪水浸湿了他早已湿透的衣襟。他身上有雨水的气息,混合着淡淡的沉香味,莫名令人安心。

“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沈瑜抽泣着,“父亲...沈大人他知道吗?“

萧景琰松开她,轻轻擦去她脸上的泪水:“从太子的反应来看,沈大人应该就是你的养父。至于他知不知道你的身世...“他看了一眼檀木匣,“这些信件里或许有答案。“

沈瑜点点头,勉强平复情绪。两人一起查看了剩下的信件。随着阅读的深入,一个尘封二十年的故事逐渐浮出水面——

二十年前,北燕长公主慕容昭出使大周,与当时的镇北将军陆沉相爱。两国交战在即,这段感情注定没有结果。分手前,慕容昭已怀有身孕,后来生下一个女儿,就是沈瑜。战事爆发后,慕容昭担心女儿的安全,托付给好友林氏(沈瑜的养母)带回中原抚养。林氏与沈明远成亲后,一直将沈瑜视如己出...

“所以...我的生父是镇北将军陆沉?“沈瑜喃喃道,“他不是战死在边关了吗?“

萧景琰神色复杂:“陆将军确实战死了,但...不是死在北燕人手里。“

“什么意思?“

“根据密探回报,陆将军是发现了太子与北燕的勾结,被太子派人暗杀的。“萧景琰沉声道,“太子一直与北燕某些势力有秘密往来,利用战争谋取私利。“

沈瑜脑中一片混乱。她的生父是被太子害死的,而生母是北燕长公主...这身份若曝光,她将同时被两国所不容!

“那封写着我的名字的密信...“沈瑜突然想起,“太子是不是已经知道了我的身世?“

萧景琰面色凝重:“很有可能。北燕使者认出了你,太子自然会查。“他拿起那枚玉佩,“这是北燕皇室的信物,持有者身份非同一般。太子若知道你手上有这个...“

话未说完,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萧景琰警觉地闪到窗边,透过雨幕观察外面的动静。

“太子府的亲兵。“他低声道,“他们怎么会来沈府?“

沈瑜心头一紧:“难道...他们发现了什么?“

萧景琰迅速做出决定:“我去引开他们。你把这些东西藏好,不要对任何人提起,包括沈大人。“他顿了顿,“明日我会派人来接你,我们必须尽快面见父皇。“

“见皇上?“沈瑜震惊地看着他,“可我的身份...“

“正是因为你特殊的身份,才更有说服力。“萧景琰握住她的手,“北燕长公主的女儿站出来指证太子勾结北燕叛逆势力,还有比这更有力的证据吗?“

沈瑜咬了咬唇。萧景琰说得有理,但这也意味着她将公开自己的身世,面临无法预料的后果...

“你信我吗?“萧景琰突然问,目光灼灼地看着她。

沈瑜望进那双深邃的眼睛,看到了里面的坚定与...某种更深的情感。她点点头:“我信你。“

萧景琰似乎想说什么,但外面的马蹄声越来越近。他最后握了握沈瑜的手,转身跃出窗外,消失在雨幕中。

沈瑜慌忙将檀木匣中的物品收好,只留下那幅画像又看了一会儿。画像上的女子——她的生母——有着与她如出一辙的眼睛,正温柔地凝视着怀中的婴儿。

“母亲...“沈瑜轻唤一声,将画像贴在胸前,泪水再次涌出。

窗外,暴雨如注。沈府大门被拍响的声音隐约传来,夹杂着人声犬吠。沈瑜擦干眼泪,将画像藏入贴身的香囊中,然后快步走向房门——不管来者何人,她都必须面对。

这一刻,她不再是那个无忧无虑的沈家大小姐,而是身负两国血脉的沈瑜。无论前路多么艰险,她已下定决心,与萧景琰并肩而行。

因为在那双如墨般深邃的眼睛里,她看到了同样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