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清晨,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花草的清香。沈瑜站在沈府后院的梨树下,仰头看着被雨水洗刷过的湛蓝天空,思绪却飘到了昨日的赏花宴上。
“小姐,夫人让您去佛堂一起诵经。“翠儿的声音打断了她的遐思。
沈瑜轻叹一口气,拢了拢衣袖:“知道了。“
自从赏花宴回来,母亲便格外关注她的言行举止,今日更是特意叫她去佛堂。沈瑜心知肚明,这不过是变相的“审问“——关于靖王,关于那场雨中的同行。
佛堂内,沈夫人林氏正跪在蒲团上,手中佛珠一颗颗滑过。听到脚步声,她头也不回地道:“跪下。“
沈瑜乖乖跪在母亲身旁的蒲团上,双手合十。
“昨日在靖王府,可还规矩?“林氏声音平静,听不出喜怒。
“女儿谨遵母亲教诲,不曾有半分逾矩。“沈瑜盯着佛像金身,心跳微微加速。
林氏停下手中的佛珠,转头看向女儿:“瑜儿,你自幼聪慧,为娘也不与你绕弯子。靖王殿下对你,似乎另眼相看?“
沈瑜耳根发热:“母亲多虑了。殿下不过是看在父亲的面子上...“
“是吗?“林氏从袖中取出一方帕子——正是萧景琰还给沈瑜的那方,“这是何物?“
沈瑜呼吸一滞,她明明将那帕子藏在妆奁最底层...“母亲...“
“瑜儿,“林氏的声音软了下来,“为娘不是要责备你。靖王殿下年轻有为,是多少闺秀梦寐以求的良人。只是...“她顿了顿,“天家贵胄,不是我们沈家能高攀的。“
沈瑜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带:“女儿明白。“
“你当真明白才好。“林氏将帕子还给她,“今日我要去慈恩寺上香,你随我一同去,静静心。“
“是。“沈瑜接过帕子,心中五味杂陈。
两个时辰后,沈家母女的车驾停在了慈恩寺山门前。慈恩寺是京城第一大寺,香火鼎盛。今日虽不是初一十五,前来上香的善男信女依然络绎不绝。
林氏带着沈瑜先到大雄宝殿上了香,又捐了香油钱。住持亲自接待,为她们诵经祈福。
“夫人小姐可到后园用些斋饭,午后还有讲经法会。“住持合十道。
林氏点头应允,带着沈瑜随知客僧往后院走去。慈恩寺后院古木参天,环境清幽,是达官贵人休憩的场所。
用过斋饭,林氏与几位相识的夫人叙话,沈瑜得了允许,带着翠儿在寺内走走。转过几道回廊,前方出现一座小亭,亭边一株古梅,虽已过了花期,枝叶却依然繁茂。
“小姐,咱们去亭子里歇歇吧。“翠儿提议。
沈瑜点头,刚走到亭前,忽听梅树后传来一声闷哼,接着是重物倒地的声音。
“谁在那里?“沈瑜警觉地停下脚步。
没有回应,只有微弱的喘息声。沈瑜示意翠儿留在原地,自己小心地绕到树后——一个满身是血的男子倒在树下,胸口剧烈起伏,眼看就要不行了。
“啊!“翠儿惊叫一声,又赶紧捂住自己的嘴。
沈瑜蹲下身,发现那人虽然浑身是血,但主要伤口在左肩,是一道深可见骨的刀伤。她迅速从袖中抽出帕子,按在伤口上止血。
“姑娘...快走...“那人艰难地开口,“他们...追来了...“
“谁追你?“沈瑜追问。
“官兵...太子的人...“那人抓住沈瑜的手腕,力道大得惊人,“告诉...靖王...北燕...使者...“话未说完,他的手突然松开,昏死过去。
沈瑜心头狂跳。太子的人?北燕使者?这人难道是靖王府的密探?
远处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和呼喝声:“仔细搜!那奸细受了重伤,跑不远!“
“小姐,怎么办?“翠儿急得直跺脚,“要是被官兵发现我们和这人在一起...“
沈瑜迅速环顾四周,目光落在不远处的放生池上。她咬了咬唇:“帮我把他拖到亭子里。“
两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那昏迷的男子拖进亭中。沈瑜从发间拔下一根银簪,撬开亭子地板的一块活板——这是她小时候来慈恩寺玩耍时偶然发现的,亭子地板下有个不大的空间,似乎是用来存放打扫工具的。
“塞进去!“沈瑜指挥翠儿帮忙,两人合力将那人塞进暗格,刚盖好地板,一队官兵就闯入了后院。
“你们!“为首的官兵厉声喝道,“可曾见到一个受伤的男子?“
沈瑜强自镇定,拍了拍衣裙上并不存在的灰尘:“这位军爷好生无礼,吓着本小姐了。“
那官兵打量了一下沈瑜的穿着,语气稍缓:“这位小姐,下官奉命捉拿要犯,若有冒犯之处还请见谅。“
“要犯?“沈瑜故作惊讶,“什么样的要犯会跑到寺庙里来?“
“一个江洋大盗,伤了人逃窜至此。“官兵眼睛四处搜寻,“小姐在此多久了?可曾见到可疑人物?“
沈瑜摇着团扇,一脸无辜:“我与丫鬟刚到此地歇脚,除了几位香客,没见到什么人。“她顿了顿,“军爷若不信,大可搜查这亭子。“
官兵狐疑地看了她一眼,挥手让手下搜查亭子。几个官兵粗鲁地翻找了一遍,甚至连放生池都查看了一番,自然一无所获。
“打扰小姐了。“官兵悻悻地拱手,带人往别处搜去。
待脚步声远去,沈瑜双腿一软,差点坐倒在地。翠儿赶紧扶住她:“小姐,现在怎么办?“
沈瑜深吸一口气:“去告诉母亲,就说我突然头晕,要回府休息。“
“那这个人...“
“先藏在这里,等官兵走了再说。“沈瑜看了看天色,“得快些,天黑前必须把他带出去。“
一个时辰后,沈家的马车缓缓驶离慈恩寺。车厢内,沈瑜和林氏并肩而坐,而在她们脚下的暗格中,正躺着那个昏迷不醒的伤者。
“瑜儿,你今日是怎么了?突然身体不适...“林氏担忧地看着女儿。
沈瑜勉强一笑:“许是昨夜没睡好,有些头晕。母亲不必担心。“
她心跳如鼓,生怕母亲听到暗格中的动静。好在马车一路平稳,很快回到了沈府。
“你先回房休息,我让人煮些安神的汤药来。“林氏摸了摸女儿的额头,吩咐翠儿好生伺候。
回到闺房,沈瑜立刻锁上门,和翠儿一起将那人从暗格中拖出来,安置在自己的床上。
“去请王大夫,就说我头晕得厉害。“沈瑜吩咐道,“记住,别让其他人知道。“
翠儿点点头,匆匆离去。
沈瑜这才有机会仔细打量这个陌生人。他约莫三十岁上下,面容刚毅,即使昏迷中也透着一股坚毅之气。左肩的伤口已经不再流血,但脸色苍白如纸,显然失血过多。
王大夫很快到来,看到床上的伤者明显吃了一惊,但在沈瑜恳求的目光下,还是尽职地诊治起来。
“刀伤很深,但没伤到要害。“王大夫清洗伤口,敷上金疮药,“失血过多,需要静养。这位...壮士是谁?“
“一个远亲,路上遇了强盗。“沈瑜随口编道,“还请王大夫保密。“
王大夫是沈家多年的府医,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他留下几副药,叮嘱了注意事项便告辞了。
翠儿去煎药,沈瑜独自守在床前,思绪万千。这人说要找靖王,还提到太子和北燕使者...难道太子与敌国勾结?这可是叛国大罪!
傍晚时分,那人终于醒转。他警惕地环顾四周,看到沈瑜时明显一怔:“姑娘...这是何处?“
“沈府。你安全了。“沈瑜递过一杯温水,“你是谁?为何被太子的人追杀?“
那人没有接水,反而挣扎着要起身:“我得...去见殿下...“
“你伤这么重,怎么去?“沈瑜按住他,“告诉我你的名字,我或许能帮你传信。“
那人犹豫片刻,终于低声道:“赵风...靖王府侍卫统领。“
沈瑜心头一震。侍卫统领亲自出马,必是极重要的任务!
“赵统领,你昏迷前说'北燕使者',是什么意思?“
赵风眼神一凛:“姑娘知道多少?“
“只知道太子的人在追捕你。“沈瑜老实回答,“如果你信得过我,不妨直言。靖王殿下...曾救过我的命。“
赵风审视着她,似乎在评估可信度。良久,他叹了口气:“我奉殿下之命,调查太子与北燕的秘密往来。三日前,我跟踪太子心腹到城郊,发现他与北燕使者密会...他们计划在下月围猎时对殿下不利。“
沈瑜倒吸一口冷气。这与她在宫中听到的片段不谋而合!
“我本要回府报信,却被发现...一路追杀...“赵风咳嗽几声,伤口又渗出血来,“姑娘若能传信给殿下...大恩大德...“
“你别动,伤口又裂开了。“沈瑜帮他按住伤口,“我会想办法通知靖王殿下。“
正说着,翠儿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小姐!不好了!官兵来府上搜查,说是追捕逃犯!“
沈瑜和赵风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骇。太子的人竟然追到了沈府!
“翠儿,把赵统领藏到密室去。“沈瑜当机立断。沈府有个不为人知的小密室,是沈明远用来存放重要文书的地方。
刚安顿好赵风,前院就传来嘈杂声。沈瑜整理了一下衣裙,镇定地走出闺房。前院灯火通明,一队官兵正在搜查,为首的赫然是今日在慈恩寺遇到的那个头目。
“这位大人,深夜擅闯朝廷命官府邸,可有圣旨?“沈明远冷着脸质问。
“沈大人恕罪。“那头目拱手,态度却强硬,“下官奉命捉拿要犯,有人看见他逃入贵府方向。为保大人安全,还是让我们搜查一番为好。“
沈明远还要说什么,沈瑜快步上前:“父亲,既然大人是为我们安全着想,就让他们搜吧。清者自清。“
那头目看到沈瑜,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这位小姐...我们今日在慈恩寺见过。“
沈瑜微微一笑:“正是。没想到这么快又见面了,军爷公务真是繁忙。“
那头目狐疑地看了她一眼,挥手让手下搜查。官兵们如狼似虎地散开,翻箱倒柜,连厨房的米缸都不放过。
沈瑜表面镇定,手心却沁出了冷汗。密室虽隐蔽,但若他们仔细搜查...
“报告,没有发现!“官兵们陆续回报。
那头目不甘心地环顾四周:“沈小姐的闺房,可搜过了?“
沈明远勃然大怒:“放肆!本官女儿的闺房,岂是你们能搜的?“
“父亲,“沈瑜轻声道,“既然大人们怀疑,就让他们看一眼吧。女儿房内又无见不得人的东西。“
她主动领着官兵来到闺房前,推开门:“请便。“
那头目带人进去,草草查看了一番。闺房布置简洁,一目了然,确实无处藏人。他们很快退了出来。
“打扰了。“那头目悻悻地拱手,带人离去。
待官兵走远,沈明远立刻转向女儿:“瑜儿,这是怎么回事?“
沈瑜咬了咬唇:“父亲,事关重大,女儿需要先确认一些事情...晚些再向您解释。“
回到闺房,沈瑜刚松一口气,忽见窗外人影一闪。她警觉地抓起桌上的剪刀:“谁?“
“是我。“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接着萧景琰从窗口轻盈地跃入,落地无声。
沈瑜手中的剪刀“当啷“掉在地上:“殿...殿下?“
萧景琰一身夜行衣,更显得身形挺拔。他面色凝重:“赵风在你这里?“
沈瑜点点头,带他来到密室。赵风见到萧景琰,激动地要起身行礼,被萧景琰按住:“别动,养伤要紧。“
“属下无能...“赵风惭愧道。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萧景琰拍拍他的肩,转向沈瑜,“多谢沈小姐相救。这份恩情,萧某铭记于心。“
沈瑜摇摇头:“殿下言重了。赵统领说...太子与北燕使者有勾结?“
萧景琰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显然没想到她知道这么多。他沉吟片刻,似乎在下定决心是否要告诉她实情。
“殿下若信得过我,不妨直言。“沈瑜直视他的眼睛,“我在宫中...也曾听到一些片段。“
萧景琰叹了口气:“太子与北燕密谋,欲借下月围猎之机除掉我和父皇,助北燕入侵边境。赵风找到了证据,却遭追杀。“
沈瑜倒吸一口冷气。这比她想象的还要严重!
“殿下打算如何应对?“
“先保住证据,再从长计议。“萧景琰看了看窗外,“今夜我必须带赵风离开,他的伤势...“
“他伤得太重,不宜移动。“沈瑜打断他,“不如先藏在这里,等伤好些再转移。“
萧景琰犹豫道:“若太子的人再来搜查...“
“密室很安全。“沈瑜坚定地说,“况且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他们已经搜过沈府,短时间内不会再来。“
萧景琰凝视着她,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沈瑜,你知道包庇我的密探意味着什么吗?若事情败露,你乃至整个沈家...“
“我知道。“沈瑜打断他,声音轻柔却坚定,“但我相信殿下。“
两人四目相对,空气中似有无形的电流流动。萧景琰忽然伸手,轻轻握住沈瑜的手:“多谢。“
那简单的两个字,却让沈瑜心头一热。他的手很大,掌心有常年握剑留下的茧,温暖而有力。
“殿下不必言谢。“沈瑜轻声道,“只是...父亲那边...“
“我会向沈大人解释。“萧景琰承诺道,“不过不是现在。今夜我还有要事,必须去见一个人。“
“北燕使者?“沈瑜敏锐地问。
萧景琰惊讶于她的洞察力:“你怎么知道?“
“猜的。“沈瑜微微一笑,“殿下万事小心。“
萧景琰点点头,又嘱咐了赵风几句,便准备离开。走到窗边,他忽然回头:“沈瑜。“
“嗯?“
“你今日...很美。“说完,他纵身一跃,消失在夜色中。
沈瑜站在原地,脸颊发烫。都什么时候了,他居然还有心思说这个...
翠儿在一旁偷笑,被沈瑜瞪了一眼:“还不快去煎药!“
夜深人静,沈瑜却辗转难眠。窗外,一轮弯月悄然升起,洒下清冷的光辉。她想着萧景琰离去的背影,想着他说的每一句话,还有那个简单的触碰...
今夜之后,她与萧景琰之间,似乎有什么东西彻底改变了。不再是单纯的欣赏与好感,而是共同守护一个秘密的信任与默契。
而更大的风暴,还在前方等待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