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李春胜

此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半,会议室的窗户大开着,可吹进来依然是闷热的风。

重案组的小刘是组里的“万能牌”,几乎包揽了所有的“杂活”,一天下来虽然不见他发表多少意见,但没人不承认小刘是最忙的,所以大家对小刘总是像看自家胖娃娃一样包容。

小刘是第一个到会议室的,他整理好资料,擦干净黑板,这才从回到他的工位上,打开抽屉赫然是满满一抽屉的“幸运”牌方便面。

小刘端着泡好的方便面来到会议室时,很多人都已经到了,大家十分默契地容忍着泡面的香味掠夺他们的注意力。

“嚯,香!”

牛队风风火火地走进来,显然小刘的这个“吃货”人设已经是深入人心了,小刘憨憨地一笑,继续吸溜了一口,烫得他直哈气。

“大家辛苦了啊。”牛队开始进入正题,“我们现在来梳理一下紫藤街的案子。”

牛队跟重案组成员一起进行着案件梳理,万向阳的思绪已经开始飘远,他一直在回忆前世所掌握的所有案件细节,希望能够发现什么,可惜前世的案件本就拖拖拉拉了25年,岁月蹉跎了所有人,也包括万向阳自己。

“……在说到这个李春胜……”

万向阳一下子被这个名字给拉回了注意力,这是他二姨夫的名字。

不是说,二姨夫只是来配合一下做个笔录吗?专门提到他是什么意思呢?

万向阳拉回思绪,开始认真起来。

“根据咱们小何,何文博汇报的情况来看,他是在大约下午三点半左右碰到了正在紫藤街附近抄水表的李春胜。而这个时间点,正好在我们法医人员推断的受害者死亡时间内,那么李春胜是不是有这个可能性看到过什么呢,也许是嫌疑人,也许是案发现场周围的什么线索。毕竟紫藤街属于联排区,案发又是下午,基本上整个社区都没什么人在外面活动。”

牛队说到这里,看了一眼万向阳,两人正好对视了一眼,但是万向阳从牛队的眼神里看不出任何情绪。

“现在的问题是,这个李春胜他什么都不说。一问三不知,这就很不正常了。或许是他知道出事了,感到害怕,怕被牵连?所以什么都不愿意说?或者是有什么其他的原因,比如看到了什么?如果他真的是什么特殊情况都没发现,这其实也是合理的,可是他的态度不应该是这样,他现在的态度更多的是抗拒和害怕。”

“所以,我希望有人能好好安抚一下这个潜在的证人,挖掘一下他可能发现的线索。毕竟现在也没有更多的证人了。”

牛队看了一圈,才继续说:“这样吧,小万,你去劝劝你姨夫,可能还是刚才李新俊那小子把你姨夫吓到了,你也别怪,毕竟死得是他大哥是吧,你去劝说一下。那个……小蒋,你跟他一道去。”

蒋宇立马站起来,挺得笔直地应了下来。蒋宇是重案组里公认的标兵,因为他是整个组里最守纪律,讲规则的,这可能与他是退役军人的身份有关,整个人依然保留着军人独有的正气。不过这个人的缺点也显而易见了,缺乏灵活性,虽然执行力是最顶的。

牛队这样的安排也体现了他身为一名刑警老炮的智慧了。

“下面,我们再说一下接下来的安排,继续重点摸排受害者以及杨丽梅,曹培文的社会关系,走访紫藤街周边,寻找可能的目击者。尽快确定碎片上第三人指纹的身份,这个案子,你们也知道,受害者的家庭关系比较复杂,上面也很快做了指示,案子不要拖,尽快破,否则后面的牵扯复杂了就更麻烦。”

一散会,蒋宇就立马找到万向阳,两人当下就去找李春胜继续做笔录。

推门进去,就看到一个皮肤黝黑,穿着朴素,干枯的短发中夹杂着不少白发的男人低着头,坐在桌边。

李春胜一抬头看见来人是万向阳,有些浑浊的双眼立马照进了光芒。

“小阳,你来了!太好了!你快跟他们说,我真的啥子都不知道!真的!我啥也没干!他们说的那个17号,我都没抄到!是真的啊!他们为啥不让我回家嘛?”

这是万向阳重生后见到二姨夫的第一面,他克制着内心翻涌的情绪,看着眼前这个不过四十出头的男人,难以想象前世他是如何一个人吞下这一切,整整25年,妻离子散,也没有洗脱冤屈。

“姨夫,你别着急。我们只是简单地问一下你了解的情况,没有别的事,你只需要想想今天下午你在紫藤街都做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李春胜见万向阳也让他交代情况,他一下子又委屈又慌,差点都要掉眼泪了。

“我真的没什么可交代的啊!”

万向阳的心中有一股怒火涌起,不是针对李春胜,而是他不忍想象姨夫到底经历了什么,更不敢想前世的姨夫又经历了什么。

蒋宇没有发现万向阳的情绪,只是发现万向阳没有立刻接话,这留了个气口,所以他立刻接了过来。

“哎呀,你这人这么磨叽娘娘的呢!就是说一下你下午干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照实说就行了!至于你说的东西,是真是假,这个我们会核实,是否对破案有利,这个我们会分辨,这些都不需要你瞎操心!懂了吗?就一个字,简单地,说!”

作为退役军人转业的蒋宇,嗓音里依然保持着军人的宏亮,不过再加上他这一身正气的标兵模样,反倒是没有吓到李春胜,而是让李春胜一下子就好像醒了一样。

李春胜不哀嚎了,他愣愣地看了一眼万向阳,又看到了万向阳眼中的鼓励,这才终于安静了下来。

“好,那我说,这我可以说。”

李春胜终于开始娓娓道来,他从下午开始上班抄表说起,一点一点地,时不时还会补几句遗漏的,终于说到了紫藤街17号。

“我们抄表都是要进家里的,因为水表一般都是在厨房的,有的人家不喜欢让我们进屋,那就可以人家自己读表我们记录,这也行,其实没那么严。不过他们家我是记得很清楚,因为什么呢,我一开始是一点多就敲他们的门了,家里没人应,我就走了,敲别人家去了。”

“等我这条街上抄得差不多了,我就原路返回嘛,又路过他家,我就看到诶他家门口停了车,那车红色的还挺显眼的,所以我一下就注意到了,我想可能是回来人了,那我今儿可以抄上表了,省得我明天再来一趟,我就去敲门了。”

“哦,对,这个时候应该是两点多,不到两点半。”

“但是我敲了门都没人来开门,我明明听到里面有动静的,我就想是不是没听见呢?我又准备敲门的时候,那门一下子就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