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云:
红船夜雨渡玄机,水袖翻成虎符奇。
莫道霓裳皆粉墨,暗潮尽在管弦里。
第一折【广利惊弦】
苏明月睁眼时,满耳皆是珠玉落盘声。三十六盏琉璃宫灯悬于雕花梁栋,映得金漆“广利行”匾额灿若朝阳。她正卧在酸枝云石榻上,身上盖着香云纱,纱面莨绸纹路竟与濠镜号轮机图如出一辙。
“姑娘可识得《香夭》全本?”屏风后转出个戴瓜皮帽的老者,手中黄铜水烟壶雕着十三行商船纹。苏明月瞥见他腰间玉佩悬着翡翠螭龙扣——正是沉船图中旗帜图腾。
未及应答,窗外忽起《六国大封相》的急板锣鼓。老者掀开满洲窗,但见珠江水面泊着艘朱漆红船,甲板上武生执银枪走圆场,枪尖红缨每扫过桅灯,便见灯罩玻璃显出血色数字。
“寅时三刻,浪拍七星岩。”老者突诵戏文,苏明月腕间玉簪骤颤。她福至心灵,接唱下句:“月落濠镜照双帆。”话音方落,满室宫灯齐暗,唯榻前铜镜泛起青光,镜面显出蒸汽红船结构图,轮机舱锁孔形制竟与玉簪完全契合。
第二折【莨绸密码】
五更梆响,苏明月被引至染坊。百丈香云纱悬于竹架,晨雾漫过薯莨汁染就的赭色波涛。老者——广利行大掌柜沈柏年——以烟杆挑起匹绸缎:“此乃给葡人总督的寿礼。”
苏明月指尖抚过绸面,莨纱孔眼间暗藏玄机。就着晨曦细辨,经纬线竟用顺德蚕丝绣出澳门炮台分布图,浪花纹路由不同浓度的薯莨汁液构成,对应各炮台弹药储量。
“昨夜红船演的可不是寻常戏。”沈柏年突将香云纱浸入涌水,绸面顿现蓝光符码:“苏姑娘既能对《香夭》切口,可识得此物?”纱上水痕渐凝成《帝女花》工尺谱,每处转调符号皆是炮台经纬度。
江风卷着咸腥气掠过染坊,苏明月忽觉怀中玉簪发烫。簪头莲纹渗出蓝液,竟将工尺谱投影至雾幕。谱间忽现人形缺口——正是总督府建筑平面图中密道所在。
第三折【虎符惊变】
酉时三刻,红船再演《六国大封相》。苏明月被按在花脸妆镜前,梳头娘将玉簪别入牡丹髻。彩笔描摹眼角时,她瞥见镜底垫着张光绪廿三年的《申报》,头版新闻正是濠镜号失事报道,边角处却有人用朱砂笔圈出串数字:184283。
“姑娘且看真。”梳头娘突操官话,金凤头面在镜中折射出奇异光路。苏明月定睛望去,头面珍珠竟排列成珠江口潮汐图,凤尾金丝拼出“子时,沙梨头”字样。
戏至项羽升帐,武生抛来的令旗暗藏玄机。苏明月接旗瞬间,玉簪与旗杆金箔产生共鸣,旗面刺绣的虎符突化全息影像——正是葡人铁甲舰的蒸汽轮机结构图,要害处标注着“簪刺则焚”。
第四折【月下血书】
亥时月圆,苏明月独潜染坊。按玉簪所示将香云纱铺展,蘸取薯莨汁在牡丹纹上勾画。汁液遇月华竟显荧光,渐渐拼出沈仲文遗书:
“吾女玉兰亲启:
红船密约载于《香夭》第七转调,玉簪为钥可开濠镜遗宝。然商帮有叛,慎勿......”
血书未竟,染缸后忽传异响。苏明月藏身纱帐,窥见个短打汉子将鸦片膏倒入薯莨汁。那人颈后刺青随肌肉抽动,正是妈阁庙前见过的火炮校准密文!
“好个吃里扒外!”沈柏年暴喝如惊雷。霎时染坊大乱,苏明月怀揣半幅血书翻窗而逃。玉簪引她至红船底舱,却见蒸汽轮机核心处,赫然有个翡翠簪形状的插槽。
第五折【霓裳裂】
子夜潮涨,红船突遭炮击。苏明月将玉簪插入轮机,整船震颤如困兽。透过舷窗望去,江面铁甲舰的探照灯束中,沈柏年正与叛徒在甲板缠斗。
“且将新火试新茶——”她忽记起镜中血书,放声高唱《香夭》。玉簪随声波共振,轮机舱压力表疯转。蒸汽裹着《六国大封相》的锣鼓声喷涌而出,竟在江面凝成硫磺雾阵。
叛徒手持英制左轮逼近那刻,红船锅炉轰然炸响。苏明月随气浪坠江时,望见玉簪在烈焰中化作青鸾,翼展掠过百年光阴。再浮出水面时,对岸澳门灯火已变作霓虹璀璨——竟是1999年回归夜的葡京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