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山道与心路

这一天下午四点多,陆成渝拎着一只大公鸡,哼着小调走在山道上。

他又到了青龙桥村一趟,村里的大公鸡又少了一只,长此以往,村里的母鸡们会越来越寂寞的。

只能怪村民小气,母鸡留着生蛋不舍得卖!

八达岭的植被保持的很好,这一带以黄栌、元宝枫、侧柏为主,秋天将是色彩缤纷的世界。

现在已经入夏,天气渐热,山野间凉风习习,不断有鸟鸣传来。

火车来往不停,这一带没有什么大型动物,也就一些刺猬、野兔、喜鹊、啄木鸟之类,远处就有一只在梆梆的凿木,真是头铁。

长城在山脊,铁路在谷底,代表着时空轮换;群山起伏,村庄零散,又代表着人与自然的交融,可以入画,可以入诗。

这样的环境让陆成渝心情很好,关键是晚上又可以吃鸡了。奖励下来后,他没有连夜吃鸡,那样太招人恨了,稳几天才是王道。

这时,背后传来了大喘气,陆成渝一惊,莫不是遇到狗熊了?又觉得不对,应当是一个人!

最近气氛紧张,附近的东园站居然发生了恶性案件,有一名值夜人员被敲了闷棍,手表被抢,又是手表!

这年头的人没有几个钱,手表就是最值钱的物件。

可怕的是案件居然发生在了站台上,铁路上人心惶惶,这可是真正的荒郊野外,风传有什么罪大恶极的逃犯遁入了群山。

东园车站值班员被敲闷棍的影响极大,差点耽误了火车运行,如果不是行车指令没有人接收,电话直接打到了站长室,站长正好接到,才没有酿成大事故。

正因为此,那个值班员被及时发现抢救,否则会出人命也说不准。

陆成渝想到这里,心生警惕,以他的身量,一两个人还是能对付的。

他站在原地,看到一个人扛着自行车爬了上来,这人穿着绿色中山装,绿色帽子,上面有邮政的标志。

陆成渝放松下来,这是一名邮递员,扛着的自行车也是邮政绿,前面装有报兜子,车座后挂两个布袋子,标配。

邮递员同志也被吓了一跳,看到他身上的铁路制服才放松下来,问道:“同志,你是青龙桥站的?”

陆成渝点点头:“你是?”

“我是跑这条邮线的,张大壮。”

陆成渝也报了名字,两人还是有些警惕,彼此看了证件才彻底轻松下来。

张大壮同志扶着自行车喘气:“这条线就属你们站远,可累死我了。”尤其是这一段坡路,不是人骑自行车,是自行车骑人。

陆成渝道:“要不要我帮你把东西带回去?”他以后的信件不会少,有必要打好关系。

张大壮眼睛亮了亮,又有些沮丧:“我还要把你们站里的邮件取回来,这样吧,你帮我看车,省得我回头还要扛上来。”

陆成渝爽快答应:“行啊。既然山路难走,你怎么不把车寄在村里?”

“试过了,还是骑车快,也就这一段上下坡要扛。”

陆成渝想想也是,人家不是空手的,还带着大批邮件呢。

张大壮把一大捆报刊取了下来,这是站里订阅的,积上几天才会送过来,还有零散几封信件。

他突然想起来,说:“好像有你一封。”

陆成渝拿过来一瞧,是从卫生研究所寄来的。

姐姐陆兰新没必要通过邮政寄信,答案只有一个:朱霖同志!

这是好兆头,人家主动来信了!

他索性靠在树边拆开看,朱霖的信不长,聊的是《哦,春雪》的感悟,挺有水平的,人家可是大学毕业,虽然不是通过高考。

陆成渝只是初中毕业,还是混出来的,他也曾想过参加高考,现在看来似乎没必要了,而且高校的事也挺复杂。

陆成渝把信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最喜欢朱霖在信尾写的共同进步之语,引人浮想啊。

这里不得不说陆兰新的功劳,朱霖一招暗渡陈仓可是她逼出来的。

两位姐姐小小的打了一次机锋,朱姐姐以为自己是赢家,陆姐姐暗笑。

陆成渝心情大好,靠着树吹凉风,不一会儿张大壮就回来了,他还热情招呼道:“要不要一块吃鸡?”

张大壮用力咽着口水,至少三个月没吃鸡了,最后还是拒绝了:“下回吧,吃鸡就要走夜路了。”

他再次感谢,骑上自行车,一路下坡往回赶。

陆成渝乐呵呵看着,这段坡路不好走,大壮同志根本没法踩踏板,两只腿优美的大张着,一路颠着下去。

陆成渝拎起大公鸡继续赶路,这只鸡在自己看信的时候居然打鸣了,分明是妖孽,必须炖了为民除害。

陆成渝回到铁路大院,敲开魏旺进的门,把孽鸡往地上一掼。

两人已经有默契了,老魏奇道:“又吃鸡?你有钱烧的!”

“嘿嘿,上回不是奖了10块钱嘛,手表其实是咱们一块捡的。”

老魏心里舒服了,对他花钱狠还是有些不以为然,这种人不会过日子,他现在绝口不提女儿的事了。

陆成渝又说:“上回吃鸡还让杨站长搭上一只,这次再请他一回。”

魏旺进冷眼相对:“我还搭了酒的。”

“老抠,咱们今天夜班,不吃酒。”

“炖鸡还费柴呢。”

“我可以出柴火,你别吃就行。”

“那你带毛生吃吧。”老魏小声提醒,“院子家家都养了鸡,你怎么不在这里买?”

“买了人家的鸡,当面给吃了,是不是有些显摆?”

“你啊,看不出才二十出头。”

陆成渝笑笑转身走了,他要好好考虑怎么给朱姐姐回信。

这一回头,吴娟不知什么时候冒出来了,又在哗哗的洗头。

陆成渝例行公事般看了看胸脯,胸怀大志,必是一方豪杰!

吴娟早等着了,偏头一笑:“成渝同志,要不要一块洗?”

陆成渝一本正经收回目光:“下次吧,吃鸡不能洗头。”

他回到宿舍,扒在破桌上迅速摊开信纸,写的信就比较长了。

开头一段,聊了聊山野风景,还有心境感悟。

中间一段,写了在青龙桥站遇到的人、发生的事。

最后一段是重点,讲了下一步的创作思路。

陆成渝在小站遇到的人、事开始多起来,以后会越来越多,打算构思一部关于小站的小说,名字就叫《青龙桥站的故事》,或者模仿后世电视大剧,起名为《南来北往》。

小站发生的故事都很散零,聚聚散散的,如何设置主要人物,把各类事情、人物串起来就比较复杂了。

可以是一部故事集,也可以是一部长篇小说,陆成渝现在是见到什么就记下来,日后慢慢整理。

创作一部长篇是要积年累月的,即使他有前世的见识也费劲。

在信里,他主要想聊的是火车。

火车是时间与空间二元化的聚点,大批陌生人呆在封闭车厢里,共同经历空间移动和时间流逝,彼此陌生会将人性放大,空间封闭又会让人性异化。

这些都会让人的行为举止和平时有所不同,会触发太多故事。

陆成渝这是将工作经历融入写作了,有利于他将前世阅历转化过来,不会显得突兀,稳字当头。

这也是他融入这个社会的潜意识举动。

陆成渝洋洋洒洒写了好大几页,终于忍不住飘过来的鸡香,匆匆收了尾,跳起来就往魏家跑。

美女馋人,还是美食馋人?这是一个永恒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