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幼年回忆里最难忘的人,还是祖父。祖父不仅烧得一手好菜,还心灵手巧,能自己做衣裳,她小时候的好多小裙子小裤子都出自祖父之手,她也喜欢粘着祖父,让祖父给她讲《白雪公主》的故事,还有好多好多别的好听的故事。祖父因为他出生时的世道,仅仅小学毕业,但他却很聪明,7古稀之年了,仍旧耳聪目明,很多故事都是祖父现学现卖的。他从书上先看一遍故事,然后就用自己的话,绘声绘色地将故事复述出来,那时候,她听得入迷,天天缠着祖父,想要听祖父肚子里的故事,她那时候想,祖父肚子里怎么装了那么多好听的故事呢?
那时候,祖父好像还在工作,每天早晨祖父要去上班离开家的时候,是她最难受的时候,她除了哭闹,别无他法,为了一家生计,祖父也不可能因了她的哭闹就不去上班。那是她人生第二次感受到分离的焦虑……
祖母为了缓解她的焦虑,就打开收音机,带着她一起听绵柔的江南戏曲,里面咿咿呀呀慢悠悠的唱腔也成为她一生最初的美好印迹。还有故事里的小姐公子,是她对“爱情”的最初印象,故事里的小姐总是那么痴情,至死不渝,不管是《十八相送》还是《宝黛初遇》,都让她深深记得初爱的甜美,可是那时候的她哪里懂得那么多?只觉得唱腔好听罢了。在祖父不在的时候,同样给她幼年带来快乐,并成为的一份补充祖父不在身边缺憾的,是听“小喇叭”的广播,“嗒嘀嗒嗒嘀嗒,嗒嘀嗒哒哒……小喇叭开始广播啦!”快拿上小板凳,坐在那儿认真听!
大概在她三岁多一点的时候,家里又增添了一位新成员,舅舅的儿子出生了,这位“混世小魔王”出生的时候,因为早产,据说像小猫一样,一副活不了多久的样子,是祖母的坚持,让他活了下来,因为从小体弱多病,大人们给予他的关心更多,不过她倒是并没有觉得她的日子变差了,反而因为这个弟弟的降生,家里吃的用的都比以前更好,她记得弟弟经常有牛奶喝,巧克力味儿的,她也经常有;弟弟有生煎馒头吃,她也有;弟弟有冰激凌吃,大块的,她也一样是大块的……只是冰激凌太好吃了,那浓浓的奶味,又香又甜,让她舍不得一下子吃完,祖母便打趣她:“快点吃哦,不然弟弟吃完来抢你的了!”她不由得赶紧多吃两口……
弟弟一天天长大了,能走了,会跑了,也越来越顽皮,天天跑到花园里找别的小朋友玩儿,到了吃饭的点也不知道回家,祖母于是带着我,满园子找他,边找边喊“东仔~~,回家吃饭啦!”
这时候祖父也终于退休在家,帮着祖母一起带两个娃,她是女孩儿,终究要文静乖巧一些,五岁不到的时候,她就能把从祖父那儿听来的故事讲给比她小的弟弟妹妹们听了,弟弟好像也特别喜欢听姐姐讲故事。夏天的傍晚,吃完了晚饭,大人们都搬了那时候流行的折叠躺椅在自己门口乘着凉,孩子们就拿了小板凳听她这个姐姐讲故事……
哦,对了,故事讲到现在,还没告诉大家,她叫什么名字。因为她是从北方来到南方,祖父给她取名叫“鸿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