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克拉索夫收到米哈伊尔的稿件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早上了。
尽管因为一些事务忙碌了接近一个通宵,但从女仆那里听清楚了来信的人的名字之后,涅克拉索夫还是打起了一万分精神,郑重其事地接过了这封稿件,接着便如饥似渴的阅读了起来。
只有上帝才知道他看到那篇《万卡》后心里究竟有多悲伤,有多激动,又有多么的为俄国文学的未来感到由衷的欣喜。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在凌晨四点这样一个时刻去往米哈伊尔家中。
而等事后回想了一下自己的言行,涅克拉索夫多多少少也感到有一些后悔。
毕竟这个年轻人尚且只是完成了一篇几千字的小说,纵然这篇小说足够好足够惊艳,但就这样上门并且拉着他的手高喊:“新的果戈理诞生了!”
既是带给了一个年轻人荣誉和认可,但或许无形之中也带给了他很多压力。
更让涅克拉索夫担心的,还是不清楚这位年轻人究竟会不会被突如其来的惊喜给冲昏头脑,以至于后面写出来的文章全部变形,成为了谋取认可和功名的一种手段。
正因如此,对这篇新小说充满期待的同时,涅克拉索夫也同样忧心忡忡。
但这种忧心忡忡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涅克拉索夫就坐在书桌前沉浸在了这篇小说当中去。
等回过神后,涅克拉索夫先是感到一阵强烈的酸楚,接着不可避免的就激动了起来。
以至于他再也坐不住了,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后就开始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上帝,我的上帝!不不不,哪来的上帝。他或许能够比果戈理走得更远!不不不,现在这么说为时尚早,但未来谁又说得准呢?
我现在应该做什么?别林斯基!对,我该去找别林斯基!”
激动地自言自语了片刻,勉强从激动中回过神的涅克拉索夫急急忙忙地将米哈伊尔的两份稿子全给带上,接着便马不停蹄地朝外面走去,一路上不少人都在跟涅克拉索夫打着招呼,但涅克拉索夫明显心不在焉,只是匆匆忙忙应答。
待走到大街上后,涅克拉索夫很快就拦下一位马车夫,在说清楚时间、马车夫开始赶路之后,涅克拉索夫终于是将激动的心情给平复了下来。
看着前面衣衫单薄的马车夫,想到了刚才那篇小说的涅克拉索夫顿时感觉自己的心无限柔软,于是他终于是忍不住开口道:
“上午好,先生!你今天感觉怎么样?”
“有些糟糕先生。”尽管对客人主动向自己搭话这件事感到意外,但马车夫还是大声回道:
“圣彼得堡的冬天又冷了一些。就是这样的天气,我在当完马车夫后,回去还有一大堆活在等着我。”
在农奴制废除之前,俄国许多城市的马车夫很多都是由一些地主家庭的农奴出来担任,毕竟所谓灵活就业,那就得把空闲的房子给出租出去,私家车还可以用来跑滴滴,那空闲的农奴呢?
当然要用来当马车夫、当学徒乃至当各种各样的角色啊!
而比起其它地方,彼得堡其实还要稍微好一点。
毕竟如今的沙皇尼古拉一世,某种程度上确实能够给他安个绰号:大撒地。
在经历过十二月党人事件之后,沙皇尼古拉一世自然也是关注到了农奴和农奴制的问题。
关注归关注,解决不解决就是另外一回事。
归根结底还是叶卡捷琳娜二世之后,俄国实际上已经成为了贵族和沙皇共治的国家,很多事情上沙皇可能都具有决定权,但倘若沙皇想要动贵族们的命根子,那就离莫名其妙地被刺杀然后去见列祖列宗就不远了。
而同样在某种意义上,沙皇跟农民其实是最为亲密的盟友,对沙皇来说,贵族们是权利的争夺者和竞争者,农奴们则是需要拉拢和关怀的对象。
为此沙皇也是不止一次的下令,减少农奴们的工作时间,禁止暴力对待农奴,每周有几天的劳动时间要付给农奴们报酬等等等等。
而相当多的农奴们对待沙皇,同样也怀着如同对待父亲一样的感情,一是爱国爱君主的教育,二就是具体压迫他们的,确实是一群贵族而不是那位犹如神祇一样的沙皇。
但这种事,说白了………
算了还是别说了。
总之尼古拉一世时期,尽管针对农奴问题时常犹豫不决,但他的有些活动还是为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像什么:解放农民必须有过渡时期、拒绝使用赎买的方式使农民获得个人自由、不带土地解放农民、在保护贵族地产的前提下制定分给农民土地的规则等。
而在目前这个阶段,沙皇尼古拉一世其实就已经在圣彼得堡附近地区开启了大撒地模式,当然,很多时候还是撒贵族们的地,虽然从名义上来说,整个俄国的土地所有权全部统归沙皇所有。
于是,圣彼得堡附近在这年头其实就已经有了很多自由民。
言归正传,有涅克拉索夫这么开了个头后,似乎是有点健谈的马车夫也是开始了自己的一大通埋怨,大多都是生活里的一些琐事。
看得出来,他不是那种被地主疯狂虐待的那种农奴,但也确实被平日里的那些活计给累得不行。
而尽管只是一大堆似乎没有什么营养的埋怨,涅克拉索夫依然听得很是认真,偶尔还开口附和两句。
等到了最后的目的地后,两人都有些意犹未尽,但为了能快点将手中的小说拿给亲爱的维萨里昂·格里戈里耶维奇·别林斯基,涅克拉索夫终究还是跟马车夫告别。
临走之前付车费的时候,涅克拉索夫还特意多给了几戈比。
虽然他目前也不算太宽裕。
“祝你有愉快的一天,先生。”挥手告别的同时,涅克拉索夫同时又用力挥了挥拳:“请对未来保持信心,未来会越来越好的,因为正有人在为你们而战!
无论是维萨里昂·格里戈里耶维奇·别林斯基,还是米哈伊尔·罗曼诺维奇·拉斯科尔尼科夫!”
听完涅克拉索夫的话,尽管马车夫有些一头雾水,但既跟人抱怨了一大堆平日里根本没人愿意听的话,又能收到额外的车费,马车夫高兴都来不及。
因此也是高兴地挥了挥手:
“上帝保佑你先生!也一定会保佑你所说的的那两位先生。再见!”
告别之后,涅克拉索夫也是怀着格外愉快的心情朝自己的目的地走去,而越是临近,涅克拉索夫的脸色就越是郑重,甚至说还检查了一下自己的着装是否得体。
尽管涅克拉索夫现在要去见的这个人,着装乃至居所大概率都不太得体。
终于,深吸了一口气的涅克拉索夫大步朝一所公寓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