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增援与造舰策略

华章宫,御花园内。

七十有七的顺昌皇帝郑咸灂正满脸含笑的注视着台上舞水袖的粤剧花旦,只见那花旦水袖甩出,几个金甲天兵顿时向后翻倒在地,乐器的敲打声也瞬间停止,陪着老皇帝一起听戏的后妃、宫女、太监纷纷鼓掌叫好。

热闹的气氛让老皇帝感觉自己都年轻了几分,笑着吩咐太监看赏。

以前大宁是没有粤剧的,在永历八十一年(1727年)的时候,北京京剧名伶张五,人称摊手五,因天地会成员身份暴露,为躲避清军的追捕,化装易服逃亡到吕宋,寄居于粤人较为集中的粤海府(比科尔地区),以京剧昆曲教授红船子弟,建立“琼花会馆”,渐渐开创了大宁的粤剧风潮。

在严重缺乏娱乐方式的十八世纪,上到皇帝,下到小民,大家都很喜欢这种以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梆子腔等诸腔为基础,并吸收珠江三角洲民间音乐融合而成的戏曲。

每年粤剧团都会坐上红船,去大宁控制下的各大岛屿巡演,常常万人空巷,只会一睹粤剧名伶的风采。

正当老皇帝打算再听一曲的时候,捧着一柄拂尘的总管太监马可仕脚步轻轻地走到顺昌帝身边,小声道:“陛下,海军大臣江彦雄求见,说是西洋舰队传回了重大军情。”

听到是西洋舰队捎回了消息,顺昌帝当即没了听戏的兴趣,立马起轿回了勤政殿。

……

勤政殿内,江彦雄汇报完军情后,便胆战心惊的坐在太师椅上,等待着老皇帝的雷霆之怒。

“冼定波就这么死了?”

顺昌帝似乎还没从巨大的冲击之中醒过来,坐在龙椅上喃喃自语,神情萧索。

“冼定波年近古稀了,还在为朝廷征战四方,最终战死沙场。

冼安澜完成了远迈汉唐的环球航行,最终落下了病根,不到知天命之年就暴卒。

冼家为大宁可谓流干了血,朕心中有愧啊!”

见老皇帝似乎很忧伤,江彦雄赶忙开解道:“还请陛下保重龙体,勿要为冼提督殉国一事而感到难过。

征战沙场,为君王了却天下事,是我等武人的夙愿。

冼提督与舰同殉,打出了我大宁海军的血性和威严,英夷必不敢再孩视我朝。”

顺昌帝没说话,还在慢慢消化冼定波殉国的消息。

冼定波是去岁腊月登台拜将的,随后便率领部分东洋舰队的战列舰南下旧港,在那里汇合西洋舰队一起出征锡兰。

隔着重洋,西洋舰队难以传回音讯,顺昌帝心里一直挂念着舰队的安危。

一晃四个多月过去了,好不容易收到西洋舰队的传信,没想到却是一个噩耗。

这不禁让老皇帝怀疑自己选择与法兰西结盟,并派舰队出征小西洋,是不是一个错误?

上一次这样的倾国之战还是四十多年前,那一次他赌赢了,将大宁的版图一下子扩大了七八倍。

之后大宁忙着消化这些领土,一直未有什么大动作。

连乾隆出兵缅甸他都忍住了,没有贸然向中南半岛伸手。

但英国人的威胁还是太大了,一旦让他们吞并了天竺,恐怕下一个目标就是南洋。

深知英国强大与贪婪的他,不得不在晚年时再次剑指西洋。

如果他不能解决英国人的威胁,那么迟早他的儿孙还会面对这一切。

不敢相信后人智慧的他,不想遗祸子孙。

但下了这么大的赌注,若还是打不过英国人,那麻烦就大了。

意识到此役事关国运兴衰的顺昌帝瞬间将冼定波阵亡一事抛在一边,眼神也渐渐恢复了清明。

“拟旨,加封冼定波为定远侯,荫冼氏三子入学吕宋船政学堂。”

“陛下英明!”

虽然对冼定波打了败仗还升爵感到酸溜溜的,但江彦雄知趣的没有发表异议。

很快,顺昌帝的下一句话就让江彦雄知道了老皇帝的真正用意。

“西洋舰队势单力薄,朕意加派舰队前去支援,不知大都督意下如何?”

江彦雄明白了,老皇帝这是给死人升爵,做给活人看呢!

冼定波打了败仗,朕都看在他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升爵。

你们这些活人还不应该效死命吗?

江彦雄意识到老皇帝心中恐怕已经拿定主意,不是真跟自己商量,连忙道:“陛下,臣附议!”

“那么该派遣哪些战舰前去支援呢?若是把南塘号、虚江号、武王号派去,有没有可能扭转不利局面?”

顺昌帝话刚说完,江彦雄就脱口而出道:“还请陛下三思!”

说完才注意到君前失仪的江彦雄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把利害给顺昌帝剖析了一遍。

“臣认为不能派遣这三艘战列舰,因为接下来就是南海的台风季,一级舰和二级舰都是三层炮甲板的大船,重心高,容易在海上遭遇不测。”

顺昌帝也是在海军船政学堂就读过,并且上舰服役过几年的,对海军并非一窍不通。

刚刚只是随口一问,很快便反应过来自己是关心则乱。

老皇帝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海军部船舶司太听信法国人了!当初就不应该造或者少造二级舰和一级舰。

这些好看不好用的战舰除了宣扬国威,没有几分实战价值。”

江彦雄连忙起身,躬身告罪道:“臣有罪!是臣一时不察,让海军浪费了国帑,致使海军建设走了弯路,请陛下责罚。”

“平身吧,你没罪,我朝从来没有建造过那么大的战舰,被法兰西人一怂恿,就忍不住建造巨舰的诱惑,也是人之常情。”

顺昌帝知道江彦雄的确没多大的罪过,毕竟当时这位海军大臣还给自己上书了,说没必要建造巨舰。

因为英法西三国建造的一二级巨舰都不适合远洋航行,只能守卫本土港口,这些国家也从来没有派遣巨舰来东方。

可他当时好大喜功,根本听不进江彦雄的劝谏,一心造几艘巨舰,向英法西等国证明一下实力,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可巨舰造出来以后,西夷是不敢来南洋撒野了,但他们也不敢派巨舰去小西洋参战。

这种镇国之器造价不菲,一艘便要耗费三四十万银元,堪称是白银堆出来的,贸然派出去,随便倾覆一艘都够心疼好久的。

但造出来了也不是毫无作用,起码南洋各国就不敢在大宁面前大喘气,打不了洋人还打不了你们?

只要避开台风季,在南洋附近转转还是没多大问题的。

江彦雄坐回椅子上,斟酌了片刻后,开口说道:“陛下,为今之计,只能派出剩下三艘守卫本土的三级战列舰了。”

顺昌帝没有表态,而是问道:“四级战列舰不派出吗?”

江彦雄在心中叹了口气,解释道:“根据西洋舰队传回的战报,我军两艘四级舰都打不过英夷一艘减员严重的三级舰。

四级舰防御的脆弱,在三级舰的火力面前暴露无遗。”

顺昌帝有些难以置信,大宁海军数量最多的战列舰就是四级舰,现役有足足18艘。

可科伦坡海战传回的讯息,无一不表明大宁的四级战列舰过时了。

见皇帝似乎有点无法接受,江彦雄又安慰道:“陛下,这世间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五十二年前陛下初登大宝的时候,战列舰的吨位和火力还没现在这般强大。

我大宁海军当时也是以尼德兰东天竺舰队为假想敌建设海军的,针对尼德兰的武装商船队,船舶司专门设计了吨位与之相近,但火力却远远胜之,同时造价又不贵的四级战列舰。

在两次爪哇海战中,我军四级战列舰都痛击了尼德兰舰队。

但时移世易,战列舰在进化,英法西等国的主力舰都渐渐变成了三级舰,火炮也从60门加到了74门,法国人甚至搞出了吨位接近郑和号的大型74炮三级舰。

我军的海军建设思路,近些年也一直在调整,主力舰在逐渐替换为74炮三级舰。

可海军军费有限,人工种植的柚木也生长缓慢,无法短期内将舰队升级。”

顺昌帝听明白了,这是在跟自己讨要海军军费,同时也是在隐晦抱怨自己插手海军的造舰。

不过顺昌帝一代英主,还是能虚心纳谏的,因为他听江彦雄这么一说,就知道自己犯下了多大错误。

若是当初造舰的时候,将18艘四级舰换成9艘三级舰,将2艘二级舰和2艘一级舰(船台上还有一艘延平文王号在建造)换成8艘三级舰,加上两洋舰队原有的12艘三级舰和1艘二级舰郑和号,海军总共将拥有30艘战列舰。

有这么多战列舰在手,那么抽调二十艘数量以上的三级舰去出征小西洋,也不会打成现在这种局面了。

君臣大眼瞪小眼,都知道海军造舰踩了一个大坑。

不过话说回来,不跟英国人正面较量这么一场,通过战争的检验,谁也不知道造舰策略出了大问题。

好在还有时间改正,但前提是西洋舰队得稳住,别被敌人摧毁掉主力舰,为增援赢取一点时间,也为海军改革撑起一面防御之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