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回乡

万圭见李沅芷对自己如此礼待,心中得意非凡,自以为胜卷己握。回府路上忍不住对卜垣道:“五师弟,今日多亏你配合,改日我定有重谢。”

卜垣憨厚一笑,搓着手道:“三师兄客气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万震山捋须微笑,对儿子道:“圭儿,李小姐对你印象不错,你要把握机会。李员外不但家财万贯,其子李可秀更是湘西参将,若能结为姻亲,对我们万家大有裨益。”

万圭连连点头:“父亲放心,孩儿明白。”

回到万府,卜垣接过师父赏赐的十两银子,双手捧着深深一揖,额头几乎触到地面。“多谢师父恩典!弟子一定更加尽心尽力,报答师父栽培之恩。“他的声音微微发颤,仿佛激动得不能自已。

万震山满意地捋着胡须,目光从卜垣佝偻的背上掠过,转向自己英姿勃发的儿子万圭。“去吧,准你一日假,回去看看父母。“

“是,师父。“卜垣保持着躬身的姿势缓缓后退,直到门槛处才直起身来。转身的瞬间,他眼角余光瞥见万圭正得意洋洋地整理衣袖,那副趾高气扬的模样让卜垣胃部一阵抽搐。

穿过万府曲折的回廊,卜垣的脚步越来越轻快。庭院里桂花飘香,几只麻雀在枝头跳跃,叽叽喳喳地叫着。他伸手接住一片飘落的桂花,放在鼻尖轻嗅,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十两银子就想买我的忠心?“卜垣低声自语,指尖碾碎那朵嫩黄的花瓣,“万震山啊万震山,《连城诀》的剧情,我可比你清楚多了。“

回到简陋的厢房,卜垣从床底拖出一个破旧的包袱。他将银子随意塞进去,又换上一身粗布衣裳。铜镜中映出一张平平无奇的脸,一副老实巴交的模样。这正是他精心维护的伪装。

“这张脸,就是最好的保护色。“卜垣对着镜子练习了几个表情,最后定格在那副人畜无害的憨笑上。他从枕头下摸出一把锋利的短剑,用布条缠好,小心地藏在腰间。

走出万府侧门时,守门的老张头正打着瞌睡。卜垣轻手轻脚地经过,却被一声咳嗽惊得停下脚步。

“五少爷又回家看爹娘啊?“老张头眯着昏花的眼睛问道。

卜垣立刻换上那副招牌式的憨厚笑容:“是啊张伯,师父开恩准了假。“

“万大侠真是菩萨心肠。“老张头感叹道,“你可得好好报答啊。“

“那是自然。“卜垣点头哈腰,眼中却闪过一丝讥讽。走出几步后,他回头看了眼万府高大的门楣,那里悬挂着“仁义传家“的匾额,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仁义?“卜垣嗤笑一声,转身融入街道的人流中。

荆州城郊的官道上尘土飞扬,卜垣避开大路,沿着一条鲜为人知的小径前行。路两旁是金黄的稻田,秋风送来阵阵稻香。他弯腰摘下一粒稻谷,放在掌心搓了搓。

“再过一个月就该收割了。“卜垣自言自语,“到时候万家又要开始收租了吧?“他想起去年冬天,万家逼租导致村东头老李家上吊的事,眼神不由得阴郁起来。

转过一个山坳,卜家村破败的茅草屋顶映入眼帘。村口的老槐树下,两个瘦小的身影正在玩耍。卜垣停下脚步,深吸一口气,脸上重新挂起那副憨厚的表情。

“大哥回来了!“较小的那个男孩眼尖,丢下手中的树枝飞奔过来。那是他七岁的弟弟卜沉。

八岁的卜泰也紧随其后,两个小家伙一左一右抱住了卜垣的大腿。卜垣蹲下身,一手一个搂住他们。两个孩子身上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但小脸洗得干干净净。

“大哥,听说你在城里给大人物当徒弟,是不是很威风?“卜泰仰着脸问道,眼睛里闪烁着崇拜的光芒。

卜垣揉了揉弟弟枯黄的头发:“还行吧,就是每天要练功。“他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两个油纸包,“喏,城里的桂花糕。“

两个孩子欢呼着接过,迫不及待地拆开油纸。卜沉咬了一大口,含混不清地说:“大哥最好了!“

屋内传来一阵咳嗽声,接着是母亲惊喜的呼唤:“垣儿?是垣儿回来了吗?“

卜垣牵着两个弟弟走进低矮的茅屋。屋内光线昏暗,只有一扇小窗透进些许阳光。父亲坐在角落的木凳上编竹筐,母亲正在土灶前忙碌。见到儿子回来,两位老人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

“垣儿,你可算回来了!“母亲用围裙擦着手,上下打量着儿子,“在万大侠府上可好?他们没亏待你吧?“

卜垣笑着摇头,从包袱里取出那十两银子:“师父赏的,您收着。“

父亲浑浊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颤抖着接过银子,在手里掂了掂:“十两!万大侠真是大方啊!“他激动得胡子都在抖动,“万家对我们恩重如山,你可要好好报答万大侠啊!“

母亲也连连点头:“是啊垣儿,要不是万大侠收你为徒,我们一家还不知怎么过活呢。你两个弟弟将来还指望你提携...“

卜垣脸上挂着恭顺的笑容,心中却不以为然。他清楚地记得原著中万震山是如何弑师杀弟,又是如何将师弟砌入墙中的。

“爹娘放心,我一定会好好'报答'万家的。“卜垣语气诚恳,却在“报答“二字上微微加重。可惜沉浸在喜悦中的父母完全没有注意到这微妙的语气变化。

晚饭时,母亲特意煮了腊肉,这在平常是过年才能吃到的美味。昏黄的油灯下,一家人围坐在破旧的木桌旁。卜垣看着弟弟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心里一阵酸楚。

“慢点吃,别噎着。“他给弟弟们各夹了一块肉。

晚饭后,两个弟弟缠着卜垣讲城里的见闻。他们来到院中的老槐树下,卜垣靠坐在粗糙的树干上,两个弟弟一左一右挨着他。夜空中繁星点点,远处传来几声犬吠。

“城里最大的酒楼有三层高,门口挂着大红灯笼...“卜垣随口编着故事,看着弟弟们向往的表情,心中却盘算着另一件事。

忽然,他压低声音:“泰儿,沉儿,你们记住,这世上没有什么恩情是白给的。万家收我为徒,不过是为了多一个使唤的下人罢了。“

两个弟弟愣住了,卜沉天真地问:“可是爹说万家对我们有恩...“

“恩情?“卜垣冷笑一声,“你们知道村东头老李家为什么没人了吗?去年冬天,万家逼租,老李交不上,被万家的人打断了腿。他老婆去求情,结果...“他做了个上吊的手势。

两个弟弟惊恐地瞪大了眼睛。卜泰小声问:“那大哥为什么不离开万家呢?“

卜垣眯起眼睛,月光下他的表情显得格外冷峻:“因为...时机未到。“他摸了摸弟弟们的头,“你们还小,以后就会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