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最有出息的后生

回到家里,自然免不了被大姐一番责骂。

“零食我都收起来,以后一天吃一颗。”

不给小丫头反驳的机会,赵盼儿将所有零食都收进衣柜里头锁起来。

赵文东与小文丽相视一眼,后者大大的杏儿眼都笑弯了。

因为刚在路上她就吃饱了呢。

还得是哥哥,果然哥哥最疼我啦!

两个小机灵鬼的眼神交流自然躲不过赵盼儿的注意,其实她早就发现小文丽小嘴油润,一看就是猪油糖吃多了,还有小裤兜鼓鼓的,里头说不定还有十多颗糖。

她是想管着点弟弟妹妹,可也不是那么不近人情。

自己家之前什么个情况,她比谁都了解。

别说零食了,家里不断顿都得念一句阿米豆腐老天保佑。

现在家里条件好了一些,她当然也想着多补偿一下弟弟妹妹,可零食哪有肉蛋奶香?

总之她还是觉得弟弟有点乱花钱了。

“东子,你还有多少钱,都交给我保管,我存着以后给你娶媳妇。”

“啊?”

赵文东没想到命运的鞭挞来得如此突然,悻悻的看了一眼大姐,将裤兜里准备零花的二十几块钱掏出来递了过去。

“没了?”

有,主屋床底下的小盒子里头有一千多呢。

可我敢说嘛。

男人存点私房钱不容易呀!

“没了,这两天的工资都拿来抵鞋子了,我是真没钱了。”

赵盼儿闻言,忍不住看了眼自己穿的新皮靴,想了想,将两张大团结收起来,剩下的几块钱全部给了赵文东,“留着点钱傍身,剩下的二十我给你存着。”

赵文东眼前一亮,惊喜来得太快。

美滋滋收了剩下的三块六毛五分,这可是明面上自己的零花钱呢。

“东哥,东哥,我们送紫苏和黄瓜来啦!”

大毛和二毛这对不像双胞胎的双胞胎兄弟提着一个大篓子走进来。

赵文东检查了一下,见紫苏叶大小几乎都一样,而且黄瓜也都直溜完整,满意点头。

“可以,不过下次晚上再送过来,我是大早上去送货的,这样放一天菜都蔫了。”

大毛‘啊’了一声,弱弱道:“要不然这些菜你们留着吃,我晚上再摘一些送来?”

“不用,待会儿放在厨房喷点水就行。”

赵文东说着,从小文丽的裤兜里掏出两颗西瓜泡泡糖,分给了大毛和二毛。

“谢谢东哥。”

哥俩还挺懂礼貌的。

赵文东见他们吃着泡泡糖也不走,眼睛一个劲儿的往主屋瞅,顿时就悟了。

“怎么,想看电视?”

大毛嘿嘿傻笑,二毛则是耿直的说道:“东哥,昨晚预报今天早上八点半播放西游记,我想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你能播给我看吗?”

赵文东本想说待会儿家里要装修,电视机搬出来万一弄脏了怎么办?

可一想昨天靠着建国婶子的黄鳝赚了几千块钱,便点头道:“可以,不过你们先回去跟婶子说一声,就说黄鳝我这边以后固定收,今天就可以让你们表哥开始送货了。”

“黄鳝?”

大毛二毛相视一眼,而后激动的点点头。

两兄弟显然是知道建国婶子回娘家让表哥们抓黄鳝的事儿的。

“东哥,黄鳝一斤多少钱收啊?”

“我们能去抓吗,我们哥俩抓鱼摸虾老厉害了。”

赵文东无语道:“干嘛,还想跟你们表哥抢生意?”

“嘿嘿,我们就是想多赚点钱,我爸说了,等年前凑够钱,我们家也要买一台电视机。”

二毛拉住赵文东的袖子晃了晃,讨好道:“东哥,到时候你跟我爸说说,给我们家也整一台彩色电视机,彩色的看着比黑白的好看多了。”

赵文东无语道:“这么大的事情,建国叔怎么可能听我的。”

“会的,你现在这么有本事,我爷都说了,让我们以后什么事儿都听你的。”

“嗯呢,我妈也这么说,还说你以后肯定是咱们小青山村最出息的后生呢。”

赵文东闻言,顿时小脸通红,他怎么不知道自己这么牛逼。

兄弟两人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这个当大哥的总要表示一下。

“行吧行吧,回头你家真要买电视,我帮你们问问有没有便宜点的彩色电视机。”

大毛大眼睛一亮,“东哥,你可不能骗我们,要跟你家一样的大彩电哦。”

“知道啦。”

赵文东摆摆手,示意他们赶紧回家通知建国婶子。

卢叔叔说了方经理那边大量收购野生的大老鳖和黄鳝,他可不能错过这个赚钱的机会。

对了,还有曹文斌那边,也得催一催他。

过两天方经理那边有个重要的招待宴,需要五只三斤以上的大老鳖。

三斤往上的大老鳖一只就能卖到两千块钱,五只就是一万,这可是一个妥妥的万元户。

赵文东想着,干脆朝正在厨房门口洗菜的赵想儿喊道:“三姐,你去催一催文斌哥,大老板预定了五只大老鳖,每只都要三斤往上的,你让他赶紧,实在不行的话,我再找别人帮忙抓。”

赵想儿愣了一下,指着自己的鼻子,“让我去说?”

“你们不是同学吗?”

赵文东一脸理所当然的样子。

赵想儿求救似的看向大姐赵盼儿,后者蹙眉道:“让你去就赶紧去,去了回来赶紧看书,明天要是考不过去,你看我怎么收拾你。”

赵盼儿老妈子本性暴露无遗。

赵想儿只能乖乖去曹文斌家跑一趟。

八点多。

老赵家又聚了二十多号人,都是听说老赵家要放《西游记》特意跑过来的。

曹美玲也来了,她还带来一个消息。

“我爸昨晚回去时摔了一跤,说要停工几天。”

说完自顾自拿着椅子去看电视,也不说回去照顾她爸。

赵盼儿倒也没有计较曹美玲的态度,只是看向赵文东,问道:“东子,建川叔摔了,你说我们要不要送点东西去慰问一下?”

赵文东觉得有必要,昨晚人是在老赵家喝的大酒,最近又是在给他们老赵家做工,于情于理,他们家都应该过去看看,送点鸡蛋线面什么的聊表心意。

“成,我去建邦叔那里买点细面和鸡蛋,大姐你去吗?”

“我一个姑娘家的,还是你自己去吧。”

赵文东作为老赵家唯一的男娃,这个时候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村里的人情世故跟以后不知道嫁去哪里的女娃没关系,一般都是男娃出面来着。

当然,也有例外。

除非赵盼儿找个上门女婿。

这会儿的思想还是很封闭固执的,找上门女婿虽然有点丢人,可起码名义上有了传承。

别人赵文东不知道,曹建川就曾说过要给曹美玲招个上门女婿。

这也是他为什么那么支持女儿读书的关键所在。

毕竟女儿越优秀越厉害,找来的上门女婿才会越听话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