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汉使东来

“坏了!”

“这是冲着我来的!”

看到这一幕,姜宸顿知不妙。

他现在什么都不怕,就怕这行人要渡流沙河。造化岛就在流沙河中心,而岛上,福地之根正在疯狂的吸收周遭的灵气。

这行人皆是凡人,若渡流沙河的话,其身上所携的后天浊气,恐会污浊福地之根,使其灵性大失。

“看来,得劝他们绕路了。”

福地之根对姜宸来说异常重要,万万不容有失。

是故,哪怕这行人与佛门有关,他也是不会放行的,而是劝他们绕路,从别的地方渡过流沙河。

至于姜宸为何笃定这行人与佛门有关,当然是因为天蓬在前面给他们开路。

就天蓬那懒散的性子,若非乌巢禅师下令,他岂会不远万里的给人开路?而能劳动乌巢禅师,除了与佛门有关的人,还能是谁?

这行人非但与佛门有关,且对佛门来说还极为重要,不如此,不足以使乌巢禅师命弟子为其开路。

“来人止步!”

担心他们惊扰了自己的宝物,未等他们踏入流沙国境内,姜宸便先一步现身,将他们拦了下来。

“诸位,流沙国因故封国三年,任何人不得靠近。”

“你们要想过流沙河的话,要么三年后再来,要么绕路而行。或向南五万里,或向北五万里。”

不给他们自报家门的机会,姜宸直接说道。

“这……”

那一行人勒住缰绳,愣愣的看着突然出现的姜宸,满脸的不知所措。

按照前人所说,过了五行山,越是往西,环境就越恶劣。而到了流沙河附近,更是一片荒漠,有万里之长。

但真等他们过了五行山,却发现前人所言有误,越是往西,环境越是优厚,土地肥美,灵气盎然,便是大汉境内,也少有这等宝地。

这个发现让他们意识到,陛下让他们寻访的西方之佛,怕是真的有大神通在身。否则如何能解释,为何越是往西,环境就越优厚呢?

唯有一解,因西方之佛有大神通,所以越是靠近他之所在,灵气就越充沛,进而使环境越优厚。

圣人所在,处处洞天福地,便是此意。那西方之佛,或如东方之圣人,有大神通者在身,故有此灵异。

众人念及至此,不由对此行更为期待了。说不准,这就是他们的机缘,日后能凭此成仙做祖,长生不老。

可谁能想到,他们才刚产生这样的想法,还未走出多远,就遇一道人突然现身拦路,阻他们前行。

骤然遭逢这等变故,众人先是迷茫,继而又急又气,只觉这道人好不晓事,竟敢坏他们的机缘。

可转念一想,他们又觉得,真佛难求,或许这是佛祖感到他们的来意后,特意设下的考验,以检校他们的决心。

想到这里,众人收敛好情绪,翻身下马,客气的朝姜宸说道:

“道人息怒,我等自东土大汉而来,奉皇命前往西方求取佛经,还望道人网开一面,放我等过去。”

“如此,待我等功成归来,必恳请陛下,在大汉境内为你建祠立庙。”

为首之人自信满满的说道,他太了解这些山野道人了,所求为何,不就是一个正式的册封,许他们立庙广收香火吗,此事易尔。

“我说了,这里过不去,你们还是绕路吧。”

“五万里虽远,但你们胯下的战马皆是蛟龙后裔,血脉不凡,两三天就能跑完五万里,耽误不了多少时间的。”

姜宸摇头,虽然只要做好准备的话,便是放他们过去,也不会影响到福地之根。但事关福地未来,哪怕只有一丝可能,他也不愿意去赌。

而且,随着对方开口,他现在也搞清楚自己正在经历的事是什么了,他这是被卷入佛道第一次东传之中了。

是的,佛道东传并非只有唐僧取经一次,而是分为好几次。

最早的一次,就是姜宸现在正在经历的这次,佛祖托梦明帝,使其派人前往西天拜佛求经。

然后,就有了华夏第一家寺院洛阳白马寺的建立。至此,佛道正式传入东方,并于这里生根发芽。

而在这次之后,东晋时,有鸠摩罗什过来传道。南北朝时,有禅宗达摩过来传道。

再之后,才是唐三藏取经。

但不管怎么说,佛门东传,那都是佛教的事,与他这个道门弟子又有何关系?

他没有出手阻止,就已经很不错了,还指望他出面帮忙,显然不可能。

“道人,你……”

见姜宸拒绝,那人就欲继续劝说,但还没等他开口,就被姜宸不耐烦的打断道:

“道佛之争,古已有之,你既知我是道人,还让我助你们西行取经,天下可有这样的道理?”

“先贤是这样教导你们的?”

姜宸的语气格外严厉,汉代儒学乃是公羊学派,没有以德报怨的说法,只有以直抱怨。

所以,道佛之争一出口,这行人再让他相助,就是没事找事了。

按公羊学派的理念,强迫别人帮助仇人,挨打都是轻的,被杀了也是活该。

“卷帘,给我个面子如何?”

躲在暗中的天蓬看不下去了,跳出来为他们说话道。

“天蓬,你已弃道入佛,但我还是道门弟子。他们此行,乃是助佛道东传。”

“我身为道门弟子,没有出面阻拦已是最大的支持,你还想我如何?”

姜宸朝天蓬反问道,他以什么立场来劝他放行。

真是好笑,就算没有福地之根这件事,他也不会放这行人通行。

佛经想要东传,可以,但要拿出老君许可的旨意才行。不然,没有老君的旨意,那就算佛祖亲至,姜宸也不可能放行。

放行容易,可什么都不做就放行,那以后姜宸还怎么在道门混?直接就成了道门叛徒,怕是除了投靠佛门之外,再无第二条路可走。

“既然道人不允,我们绕路就是。”

见事情僵住,蔡愔博士怕天蓬与姜宸爆发冲突,然后波及到他们,遂开口说道。

正如姜宸所言,五万里确实不远,绕路就绕路,两三天他们还是耽误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