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鸡贼的李治
- 拿下玄武门,我就是顺位继承
- 九州山水郎
- 2343字
- 2025-03-10 00:00:52
太极宫横街。
李欣坐在李泰腿上,兴奋的到处看。
这是李欣第二次进皇宫。
去年初刚会走的时候来过一次。
只是小孩子忘性大,已经没有印象了。
“大郎,把阿耶交代的话,再重复一遍。”
李欣点点头。
“见到皇祖父和皇祖母要磕头,只要我听话,就会有好多,好吃的好玩的。”
今日李治休沐。
这些日子长孙皇后病的重。
他也没像其他皇子般,一放假就满宫疯玩。
懂事的陪在长孙皇后身边。
李泰进殿前,李治还在大声的背书。
长孙皇后听宫人禀报,说李泰携子李欣求见。
她只当李泰是为了过继一事。
“真是儿子大了,各有各的不省心。”
今个一早,长孙皇后派到魏王府的女官就进宫来报。
昨夜李泰留宿王妃殿中。
长孙皇后本以为李泰终于想通了,将她的话听了进去。
如今看来,只是为了过继李欣,做出的妥协。
不过在见到李泰牵着李欣进殿时。
长孙皇后并未露出任何的不满。
“这一转眼,大郎都长这么大了。”
李泰拽了一下李欣的手。
李欣抬头看李泰。
李泰暗暗向李欣使了个眼色。
李欣眨了眨眼,突然醒悟过来。
胡乱的跪了下去。
“孙儿见过皇祖母。”
“好好好快起来,快过来祖母抱抱。”
见李欣犹豫,李泰从背后推了一下。
长孙皇后对着李欣抱了又抱,看了又看。
越看越喜欢。
“这孩子,和你小时候长的简直一模一样,眼睛最像,与你小时候一样灵动,也不怪你疼他。”
长孙皇后想给李欣抱上炕,使了两下劲没抱起来。
“还有点生,等阿娘熟悉了,就知道他有多顽劣了,与他那亲娘无二。”
李泰过去坐上炕,一把将李欣也拎了上去。
“儿希望暂时将大郎留在宫中教养,这孩子很聪明,就是被张孺人给养坏了,儿过去也是被猪油蒙了心,醒悟后再看那女人实在不堪。
儿也想通了,阿娘说的对,王妃年纪还小,立嗣之事不宜操之过急。”
李泰与长孙皇后说话的时候。
李治在旁一直跪坐的板板正正。
这还是李欣,第一次看见其他的小童。
李欣蹲到李治旁边,侧着头好奇的看着李治。
“喂你这么坐着不累吗,要不我们一起出去玩吧?”
李治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对着李欣轻声道:“长辈在说话的时候,你要像我一样坐好,长辈只有在向我们问话的时候,我们才可以出声。”
李欣纯属是被李泰惯坏的窝里横。
转头看李泰,见李泰毫无护着他的意思。
李欣只得委委屈屈的跪坐在李治身旁。
不敢再胡闹。
看着李治与李欣的互动,长孙皇后满眼欣慰。
李泰就知道,给李欣送进宫准没错。
他笑着点点头。
“稚奴如今已经很有当叔叔的样子了,李欣他年纪尚小,又没学过规矩,颇为顽劣,以后稚奴要帮着阿娘和二兄多多管教他,他要是耍赖不听话,你可以随时揍他。”
李治听自己也成了长辈了,还被给予了管人的权利。
腰杆挺的更直了,像个小大人般。
一脸肃穆的向李泰郑重承诺,定会好好管教李欣。
“进殿前,二兄听稚奴正在诵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稚奴可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这个昨天孔祭酒刚讲过,稚奴已经全部背诵下来了。
孔祭酒言天行健者,谓天体之行,昼夜不息,周而复始,无时亏退。
正所谓天如盖,地如棋盘。
天属圆,地属方。
天圆所以天道循环,天子受命于天,帝王当应效法天道,勤政不息。
地方才能承载万物,民若不守方,必地倾而天覆,所以臣民应效法地道,安分守己。
遵守天圆地方,天人合一之道,才可天下安定,万世太平。”
李治口条清晰,洋洋洒洒尽是儒家经言。
说完李治才长长出了口气。
一脸希翼的看着李泰。
等待被夸奖。
他从开蒙起,不管是帝后,还是孔颖达萧瑀,在传授皇子公主们学识时,都常常提起李泰。
对李泰聪慧,还勤勉的学习态度十分推崇。
希望皇子公主们以李泰为榜样。
所以李治格外希望,得到李泰的认可。
不过李泰神情却随着李治的解答,越发的凝重。
这儒家不管是什么学问。
都能强行和儒家经学扯在一起。
他们并非不知本意是何。
儒家旨在教化万民,控制思想。
是以政治伦理,去强行解析经学典故。
哲学概念降维为具象化的政治工具。
一代代大儒,又根据其所属朝代的特性,再进行加工注解。
千年下来,先圣本意早已无人再去深究。
李泰觉得科学当与教化分开。
不应混为一谈。
“稚奴不仅能背诵经学,还能将注解悉数理解,你能达到现在的学识,足可以看出你聪慧与平日读书刻苦,二兄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就这般。”
李泰先是对李治本人给予肯定。
长孙皇后欣慰的看着李泰与李治探讨学识。
昨夜长孙皇后因李承乾在东宫门口恐吓李泰之事,一夜未眠。
她想若是李承乾也能和李泰这般兄友弟恭,她就不用再忧心了。
“稚奴可有去过司天台,见过观星台前的浑天仪?”
李治点头,他好奇二兄为何突然提起浑天仪。
浑天仪与今天的考教似乎没有什么关联。
“张衡在浑天仪注中提出了,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于天内。
无论是战国时期的周髀算经、山海经,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与大戴礼记曾子天圆,再到东汉张衡与浑天说,都有关于地圆的记载。
自古以来只要精通算术与天文的人,都知道地是圆的,稚奴尽可去司天台问问。
孔祭酒是大儒,肯定读过大戴礼记曾子天圆这篇。
曾子是孔子的徒弟,对于儒家天圆地方一说,就曾提出过质疑,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掩也,意思就是若天确为圆形、地确为方形,则天的圆形无法覆盖地的四角。
因此曾子对儒家天圆地方的解释是,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曰幽而圆曰明,所以儒家的天圆地方,不是指外在形体,是指阴阳属性。
天文算术都是经过精确计算,实践得出地圆的理论,而儒家的地方,只是论点,没有能证实的依据。
故按形态来说,地应是圆的,稚奴这回明白了吗?”
听完李泰的解释,李治人都麻了。
待完全理解后,他心里突生出个主意。
“二兄,可以再说一遍吗?稚奴想记下来,翻阅古籍加以论证。”
李治打算全部记下来,再去司天台证实。
若是真的,等明日孔祭酒考验这篇时,他就要与孔祭酒进行辩论。
李治觉得他要是能辩过孔祭酒。
他就可以继承李泰衣钵。
成为新一代的“李泰”。
若人人都像提起李泰一般,提起他李治,那该多威风。
若辩输了,反正是李泰的观点。
与他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