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鬼市

青瓷茶盏在林知夏指尖轻转,茶汤澄澈如琥珀。

她不着痕迹地环顾四周——那方端州紫云砚斜倚在案头,笔架上垂着支半旧的狼毫,连梨花木椅歪斜的角度都与开封府签押房如出一辙。

从右侧椅腿的磨损程度来看,江成在这做事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

阿昼看对方一边观察一边点头,忍不住开口。

“林大人,你看什么呢?”

林知夏目光清亮:“哦,没什么,就是觉得你家公子这位堂兄,和他一样有品味,茶也特别好喝。”

见阿昼露出自豪之色。

林知夏又道:“我可以借用一下笔墨吗?”

“当然。”

阿昼跑过来,主动帮林知夏研墨,动作非常娴熟。

松烟墨香渐浓。

阿昼望着宣纸上渐次浮现的字迹,喉头不由发紧。

赵弘离京时府车马数目、随行管事名录乃至赵弘离京的时辰,皆如活物般自对方笔尖游走而出。

他分明记得那卷宗足有一指厚,此刻却在对方皓腕轻移间化作行云流水的墨迹。

他早听自家公子说过,林大人有过目不忘之能,没想到他这么厉害。

他刚刚也看了卷宗,连随行管事的名字都记不住。

孟大人当真慧眼如炬。

阿昼暗自点头间,忽然想到,捡到宝的或许不只孟大人,还有他家公子。

有了林大人这脑子,以后那些废脑筋的账本就有人看了。

为了自己的脑子着想,他得对林大人再好点。

这样想着,阿昼殷勤地问道:“林大人,你饿不饿?要不要吃点东西?”

......

两刻钟后,江成回来了。

桌案上放着热腾腾的酥饼,烧鸡,还有一坛他的私藏。

江成额头青筋直跳,这是把这里当开封府了。

“公子,你回来了,饿不饿?”

林知夏见江成往那坛酒上瞟了两眼,忙道:“我肚子有点饿了,阿昼就去买了点吃的,酒还没动,就等你回来。”

阿昼后知后觉,他可是为了公子着想才讨好林大人。

可不是要偷他的酒喝。

“我想着,林大人一会要去鬼市,他看起来太正经了,一看就是生人,身上带着点酒气反倒不起眼。”

“那他带着一身酒气从皇城司离开,就不引人注意了?”这才是江成生气的地方。

阿昼这才想到,皇城司有明文规定,当值期间不得饮酒,若是被巡逻卫兵看到,就麻烦了。

江成白了阿昼一眼,把手里的卷宗递过来。

“查到了,安王汴京以外的那些生意,多半是有问题的。”

卷宗上记载,当今圣上登基后,给安王赐封地赐宅子,赏下无数金银财宝。

在这种情况下,安王的生意反倒变差了。

汴京以外的铺子全部关停,且都是在太兴二年前后关停的。

只有汴京的铺头还开着。

这就很奇怪了,他傍上了我朝最大的靠山,生意反倒做不下去了。

那些关停的铺子很有问题。

“你打算怎么做?”江成主动问道。

“这案子没那么紧迫,我想出京一趟,亲自去查。”

江成看了阿昼一眼。

“你若是想亲自去,就把他带上,虽然没什么脑子,但做个护卫还是够的。”

没脑子的护卫瞬间一脸委屈。

林知夏低头轻笑,拍了拍江成的肩膀。

“我跟你不会客气的,以后你有需要,也尽管说。”说罢拿起桌上那坛酒。

“这酒我拿走了,鬼市马上要开了,先送我出去吧。”

江成大方的挥挥手,正要开口,忽闻檐角铜铃骤响,他神色一紧。

林知夏忙道:“阿昼送我就行,你忙你的。”

她快步出了讯问堂。

夜色中几道黑影掠过滴水檐,暗纹腰牌在月下一闪而逝。

看来,江成在皇城司的级别还不低。

那他在开封府做推官,难道是陛下的意思?

林知夏掩下心中的疑惑,匆匆离开。

回到开封府衙,趁着阿昼去找宋大的空隙,林知夏将她在皇城司看到的,关于蔡雍的记录都写了下来。

她写得又快又急,字里行间就带了几分左手字的痕迹。

之后,她换上一身常服,以斗笠遮面,同阿昼宋大赶往鬼市。

子时的梆子声在暗巷荡开,三人钻入窄巷,霉湿的墙砖蹭过衣袖,白皮灯笼自地缝探出惨淡幽光。

宋大引着二人钻入窑洞。

“白灯笼代表开市,若遇禁军搜查,会即刻换成红灯笼。”宋大这般介绍道。

雾气从青石板缝里漫上来,底下是潺潺水声。

这鬼市开在一个地下窑洞里,洞内四通八达,很容易隐蔽行踪。

经过一道奇形怪状的门,眼前的世界瞬间变得喧嚣起来。

暗红绡笼着的摊位上,摊主戴着昆仑奴面具,指节叩在青铜器上发出闷响:“汴河底下捞的,官窑里烧不出的青。”

转角传来药葫芦叮当相撞的清响,蓬头药贩蹲在石阶上,枯枝似的手指拨弄着鹿茸片。

“太兴二年终南山的老货,吊着半口气的人都能被拽回来!”

药贩脚边的竹篓里还蜷着个孩童,正睡得香甜。

林知夏看得认真,忽得身后传来轻喝声,她被人往前一推。

“让让!”沙哑喝声擦耳而过。

两个戴斗笠的汉子抬着木笼疾走,笼中红褐色小兽蜷爪呜咽。

它似熊非熊似猫非猫。

通体红褐色,嘴周、鼻子上部、两颊有白斑,如一岁孩童般大小,睁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睛,极具灵性。

一出现,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这多少银子?”有人忍不住问道。

汉子开价一千两。

林知夏心中一惊。

竟还真有人上前询问此物如何饲养。

林知夏跟着宋大继续往前,一位大腹便便的男子刚从路边摊买了一只前朝玉璧,护在怀里视若珍宝。

不想他才走出去几步远,小摊贩又拿了个一模一样的出来。

依旧是把它塞到货物的下层,只留一个角,静待下一只羔羊。

鬼市里的东西真假难辨,来路不正,价格会比外面低至少五成。

不少行商会来这里碰碰运气。

但弊端就是货过手后,概不退换。

除了这些,还有辽国的皮毛、南海珍珠......很快,他们就发现了大理国的商人。

他们的摊子上放着靛蓝的染布、香料、大理石,还有珍稀药材三七和冬虫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