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燧发枪成,蓝玉进宫

十月十七,兵仗局。

房门紧闭的工坊内,忽然响起一阵接近疯狂的大笑。

“哈哈哈,成了,终于成了。”

云奇手里举着一把刚刚拼装完成的新式手把铳,仰天大笑,即便身体疲惫不堪,眼眶累的几乎凹陷,也依旧无法掩盖心头涌起的欣喜。

其余几十个工匠此刻也是泪流满面,没人知道这段时间他们经历了什么,又是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才将这新式火枪制作完成。

“陛下,对,陛下,该去交差了。”

云奇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将火枪揣在怀中,打开门,让外面守着的锦衣卫去向蒋瓛汇报,立即带他暗中去见陛下。

...

乾清宫。

朱允熥依旧在内卷中,宛若海绵一般,疯狂吸收着书中的黄金屋和颜如玉。

恰在这时,蒋瓛忽然过来。

“何事?”

“陛下,云提督让人传信说:陛下,成了!”

听到这话,伏案前的朱允熥猛然抬头,当即命令道:“去,将云奇给朕带来。”

“是,陛下。”

见隆泰帝如此激动,蒋瓛不敢怠慢。

“等等。”

蒋瓛刚转身还没走两步,便又被朱允熥给叫住,“陛下还有何吩咐?”

“这次不用暗中带过来,你让云奇在兵仗局拿一把如今军中装配的手把铳一起过来即可,对了,记得把试射火枪的靶子准备好。”

既然早前已经给蓝玉做好了玩物丧志的心理建设,眼下就没必要偷偷摸摸了。

玩木头是玩物丧志,玩火枪不也是吗。

“董师,今日的授学便到此为止。”

此刻的朱允熥已然无心内卷,迫不及待想瞧瞧那燧发枪。

当然,让董伦提前出宫,也符合他如今的人设,毕竟玩物丧志,要鼓捣火枪了吗。

董伦再一次提前离开,加上锦衣卫的人搬来火枪用的靶子,闹出的动静不小,自然引起了朱雨莙和朱雨薇姐妹俩的注意。

“允熥,你这是要干什么?”

朱雨莙在正殿外的空地上找到了弟弟,看见前方摆了数个靶子,有些好奇的问了一句。

“待会儿就知道了。”

朱允熥对两位姐姐神秘一笑,这让两姐妹眸光微闪,弟弟的这幅样子,让她们想起了当日制盐的画面。

靶子,纯木板,并无草绳编织,答案呼之欲出。

不多会儿,朱雨莙和朱雨薇果然看到兵仗局的提督太监云奇,在禁军的带领下来到她们跟前。

刚一见到朱允熥,云奇便老泪纵横的跪伏在地上,将怀中藏着的新式手把铳用双手高高举过头顶,声色悲呛的道:

“陛下,臣不辱使命,终于将成品做出来了,请陛下过目。”

将火枪拿在手中,朱允熥简单的看了下,虽然做工较为粗糙,但样式与他记忆中的燧发枪相似度超过八成。

“蒋瓛,叫人试一下威力。”

看云奇这幅样子就知道,这玩意儿定然刚做好就被他迫不及待的送来,还没来得及做试射呢,吩咐完蒋瓛后,朱允熥又对云奇挥挥手道:“起来吧,去教人怎么用。”

“是,陛下!”

云奇激动的从地上爬起来,迫不及待的去教蒋瓛叫过来的禁军使用,他同样也十分期待此物的效果。

“蒋指挥使,一个人就行。”

见蒋瓛叫了两个人过来,云奇笑着说道。

“一个人?”

听到这话的蒋瓛愣了下,火铳他又不是没用过,不都得一个人装填火药和弹丸,并且瞄准,另外一个人负责点燃火药吗?

一个人怎么玩?一只手瞄准,一只手点火?这能打得准吗?

“对,就只需要一个人。”

见云奇无比肯定的点头,陛下又没出声,蒋瓛将信将疑的只留下了一个人。

“嗯?不用点火吗?”

见云奇简单的教了一下后,禁军就装填完火药和弹珠,抬手开始瞄准,然后还没来得及等他多想,不远处就传来嘭的一声巨响。

蒋瓛瞬间呆愣住,没点火的情况下,那手把铳竟然成功发射了。

甚至还未等他回过神来,云奇便再次噗通一声跪伏在朱允熥面前,兴奋的高呼。

“陛下真乃天神下凡,竟能想出如此惊人的改进之法,臣佩服的五体投地。”

“还请陛下为这新式火枪命名。”

朱雨薇美眸泛起震惊之色,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自己的亲弟弟,“允熥,这不用手动点燃的火铳,是你想出来的?”

“朕只是给云奇点了下思路,整体还是兵仗局工匠的功劳。”

朱允熥笑着说了一句,并没有揽功的意思,人云奇为了尽快把这燧发枪搞出来,都成什么样了,抢他的功劳,合适吗?

“不不不,陛下莫要妄自菲薄,这新式火枪能现世,最大的功劳当归属陛下,若无陛下的思路提点,臣穷尽一生也做不出此物。”

云奇由衷的将功劳推给朱允熥,并再一次请求道:“还请陛下为这新式火枪赐名。”

“那便叫它燧发枪吧。”

......

凉国公府,书房。

蓝玉面前竖放着一个信封,上面写着:凉国公亲启。

道衍和尚直来直去,说提醒就直接让人代笔写了封信,然后随便找人送去了蓝玉府上。

当然,落款肯定是没有的,蓝玉也不可能猜出是谁送的。

“嗯?”

迟疑片刻后,蓝玉最终还是打开了信封,当看到里面的内容后,他不由得眉头微蹙。

“朱允熥那小子在我面前表现出来的木讷怯懦并非真实,在其他人面前那副威势斐然,有明君之相的才是真实的他?”

开头简明扼要的内容,蓝玉觉得有些扯淡,可终归还是吸引了他的注意,让他忍不住往下看。

然后越看眉头蹙的越紧,越觉得开头的内容可能为真。

这封信详细分析了下他们此次与燕王朱棣等人的碰撞。

“真的是这小子在暗中操纵,引导我与朱棣等人鹬蚌相争,好让他渔翁得利?”

藩王一方,此次损失颇重,宁王、代王等塞王几乎不可能就藩,且削藩势在必行。

他们这一方,大批人被迫北上戍边,让他们在五军都督府和其他衙门的实力减弱了不少。

唯有朱允熥这个看似并未参与的幼帝收获最大。

因为他已经去接触过瞿能三人,但无一例外,全都跟他打哈哈,根本不许诺归顺。

除此之外,他还知道傅友德和冯胜两人也尝试过,都失败了。

结果显而易见,这三人是忠于陛下,忠于大明的忠臣。

“看来,得好好试探一下这隆泰帝了。”

虽然依旧觉得有些荒诞,但进宫确认一下总是没大错。

不过,在进宫之前,他让府中的幕僚重新抄了一遍内容,并在下方落款:燕王朱棣。

待墨水干透,蓝玉便揣着信封,乘坐马车进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