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雷霆手段
- 汉末天子:从献帝开始逆袭
- 学之涯
- 2184字
- 2025-04-04 20:23:39
董昭谦逊的笑了笑:“迁都之事重大,若陛下真有意河东,应速派人前往河东宣示,以试探河东人心!”
刘协轻点了一下头:“嗯,公仁说的是,那应如何试探?”
“陛下可宣称因时局危急,欲驾临河东避难。此举既能试探河东人心,又能避免过早暴露朝廷的真实意图。”
刘协思考了片刻,问道:“可若河东人心不附,又当如何?”
董昭的脸色骤然冷峻,语气中带着几分肃杀:“河东乃大汉之郡,天子驻陛河东那是河东人的福分。若是有人敢拒陛下前往,朝廷当以雷霆手段荡之,以慑天下!”
“雷霆手段?倒也不必这么狠辣!”刘协轻笑道,“朕听说河东太守王邑素有贤明,那就派人前往河东看看他的态度如何。不过……”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冰冷:“朕既能覆灭白波军,自然也能扫平一郡不臣之徒!”
董昭见状,眼中的激赏一闪而逝。
他虽已应允为朝廷、为天子效力,可在这个如同秦末般的乱世,他更希望辅佐一位果敢狠辣的英主。而以目前来看,天子很符合他的期望。
片刻后,董昭拱手行礼,由衷的赞道:“陛下英明!”
刘协笑着摆了一下手:“好了,恭维的话就不必说了。今日与公仁畅谈,朕心中甚慰。你的谏言,朕会着手去做。不过现下,你需好好休息,日后朕还要与你共商国事。”
“那臣先行告辞!”董昭起身行了拜礼,而后退了出来。
在走出临时行宫后,他停下了脚步,抬头望着渐暗的虚空,几颗星辰已悄然挂在天际,他长吁一口气,心中感慨万千。
他虽早有预料,还是未想到朝廷的局势变化这么快。而天子的表现,仍让他感到意外。
他起初随张杨护驾至此,心中本就存着窥探天子和朝廷的深意。
根据王越和史阿带去的信息,他隐约觉得天子并非表面那般软弱,或许是一名深藏不露的潜龙。
可是今日陛见,他才意识到,他还是小看了那位未满十五岁的少年天子。
天子的言辞举止看似轻松随意,实则步步为营,既循循善诱又咄咄逼人。
他曾在袁绍和张杨麾下效力,却从未有过今日这般被步步紧逼的感觉。
在他眼中,天子更像是一位老谋深算、洞察人心的智者。
“有此等天子在,对天下人来说,不知是福还是祸啊?”董昭轻声呢喃,随即又自嘲地笑了笑。无论如何,汉室中兴有望,他也能一展胸中抱负。
心中轻松了许多,董昭正要准备离开,忽听有人呼唤。他转头一看,只见张杨正站在不远处,显然是在等他。
“使君!”董昭快步上前,面带歉意地行礼。如今他已受封为朝廷议郎,不能再像从前那般时刻为张杨出谋划策了。
张杨连忙扶起董昭,笑问道:“公仁,天子留你所为何事?可否说与我听?”
张杨之所以在此等候董昭,主要是他很疑惑天子为何单独留下董昭单独奏对,难道真的是为了了解袁绍?
“那是自然!”董昭遂把天子封他为议郎和欲前往河东驻陛之事,简要说了一遍。
张杨听后,脸上难掩惊讶之色。天子迁都河东对他并无太大影响,但董昭被封为议郎一事却让他心情复杂。
既有惊讶,也有几分失落。他勉强笑道:“恭喜公仁了,议郎虽为六百石,却能同天子决策国事。公仁得天子器重,日后必定前途无量。”
“使君说笑了,若无使君看重收留,在下岂有今日!不过使君切莫着急,使君大功天子必有封赏,不过朝廷还未稳定,使君还需稍待时日!”
董昭心中清楚,张杨并不是因他转投天子不满,而是此次护驾首功并非他,但却早先得到了封赏,心中难免有些失落。
此外,张杨武夫出身,自到河内任太守后,并没有刻意做出礼贤下士、求才若渴的举动,不然河内诸多俊彦也不会往他处效力。
张杨听了董昭的解释,内心的纠结和失落稍稍缓解,笑道:“我并非此意,天子与朝廷的难处我岂能不知,不过还是得再恭喜公仁。只是天子欲前往河东……”
“使君莫忧,我虽献策,但天子自有决断。如今天子主意已定,朝臣们也将很快知晓。”董昭笑着再度解释。
“那就好,那就好,我就怕对公仁不利!”张杨说罢,硬拉着董昭走了。
行宫内,自董昭走后,小黄门穆顺悄然入内,刘协恍若未觉。
他没有沉湎于初步实现破局的喜悦中,而是在认真思考着未来的计划。
正如董昭所说,朝廷若要迁都河东,需要先行派人试探。
他记得历史上,汉献帝临幸安邑时,住的却是以荆棘为篱笆的房屋,门窗也不能关闭。献帝与群臣每次朝会,那些士卒就扒在篱笆上观望。
想到这,刘协嘴角泛起一丝冷笑。现在他早已不是历史上的汉献帝,毫无天子威严可言,处处受人掣肘。
“只是,派谁先前往河东呢?还有,欲要前往河东的消息,也要提前散布出来,让朝臣们有个准备!”
这时,穆顺小心翼翼的上前:“陛下,您都累了一天了,要不奴婢伺候你歇息?”
刘协从沉思中惊醒,抬头看着穆顺,淡淡说道:“此事不急,你速去诏王越和史阿前来,朕有急事要吩咐!”
“陛下……”穆顺看着刘协满脸的疲惫之色,有些担忧。
“朕无碍,你速去速回,待诸事完毕,朕再休息不迟!”
“唯!”穆顺瞧刘协神色严肃,便不敢再多言,躬身一拜退了出去。
茅津渡,南岸。
原先白波军的大营,如今已经被西凉军所占。营内营外喧哗一片,西凉军大多出自凉州边鄙之地,素来军纪散漫。
甚至还有不少是羌、氐等族人,凶残蛮横、嗜杀成性。
而在营中的中军大帐内,此时却是灯火通明。李傕和郭汜二人高坐于上首,帐中两侧站满了西凉将领。
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帐中一名狼狈不堪的男子身上。若是白波军的人在此,定能认出此人正是白波军四大帅之一的胡才。
在匈奴人反水时,胡才亲眼目睹韩暹被去卑一刀斩杀。随后又遭骁果军突袭,他深知大势已去,便在混乱中带着亲信仓皇逃窜。
然而,逃出战场后,他却发现自己无处可去。在愤怒与绝望的驱使下,他冒险渡过黄河,投奔了西凉军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