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改革
- 重生1977之南下北上
- 江月秋水
- 2003字
- 2025-04-19 08:00:14
“一个孩子,咱们每个月要给公社食堂补交3块钱,县教育局出两块,那么我们一个月就自己出1块,一百三十七个孩子,加上今天来的二十三个,就是一百六十个,那么一个月就是要补一百六十块钱!对吗?”
李松林点了点头,不知道陈志飞到底要干什么。
“咱们学校除了你我,一共还有六名老师,戴春玲和周向东,一个月是三十五块,两个人加起来就是七十块。剩下四名老师,每人一个月是二十块钱,也就是八十块,加上门卫老张的十块,加起来正好一百六十块!”
李松林眯起眼睛:“你数学倒是好,但那又怎么样?”
“一百六加一百六就是三百二十块,再加上其他的消耗,满打满算,一个月花费超过三百五十块钱!那如果说,我们能招到一百七十五学生,光吃教育局,每个孩子两块钱的补贴,我们这三百五十块钱是不是就出来了!”
李松林一愣,虽然他一开始没有跟上陈志飞的思路,但是说到这里,他也有些明白陈志飞的意思了。
“事儿是这么个事儿,可是不交伙食费,咱们这么多老师和孩子,去哪里吃饭呢?”
“自己做!”
“自己做?”
“没错!咱们中心小学这么大的地方荒废着干嘛,留一块儿能给孩子们活动的地方就行了,其余的蔬菜什么的,我们自己种。都是要去工作,为什么不让咱的孩子们留一部分在咱们这儿帮着自己种地?”
这一次,李松林已经跟上了陈志飞的思路:“你的意思是说,我们不交伙食费,全靠自给自足?”
“当然了,种菜可以,粮食和猪肉,还是得从公社那边兑换。不过我们可以给孩子们分班,年纪大一点儿的,就按照和赵书记说的那样,去生产队挣工分,分红我们可以不要,直接换成粮食和猪肉。”
“年纪小的孩子,课余时间就跟着咱们几个老师,在校园里种菜!吃什么种什么,种什么吃什么,就当课余活动了。”
“可是不去公社食堂,我们谁给这几百号人做饭呢?难道还要再雇几个厨子?”
陈志飞脑子一转:“我媳妇儿,吴秀兰同志一直都在公社食堂帮厨,做饭自然是没问题,可能还需要点儿人手打下手。我想咱们都不收孩子们的学费了,每月少给点儿,肯定会有学生家长愿意来帮厨的。”
李松林点了点头:“这倒是个办法,但做饭在哪里做?我们厨房食堂什么都没有。”
“食堂就不需要了,反正都是打饭,中午的时候就直接在教室吃,至于做饭的厨房的确是个问题,只能校长您想想办法,就当前期投入了。”
“等等,你容我好好想想。”李松林眉头紧锁,看着陈志飞写的那几行算数。
“食堂……食堂的话,可以用值班宿舍改一改,毕竟睡觉都是晚上睡,白天可以生火做饭,但还有一个最主要的问题。”
“您说。”
“以前我们一个学生一个月五块,那一百七十五个学生就上八百七十五块钱。除去老师的工资和食堂伙食费,还有五百五。再除去杂物费,怎么说也有五百块的收入。可按你这么说,学生多了,咱们学校不仅没有多赚钱,还很可能亏钱啊!”
“问题是校长,您不免费,哪里能来一百七十五个学生,按照咱们现在一百三十个学生算,一个月也就二百多的收入,这还没除去咱们俩的工资。”
“二百多不是钱吗?你这又要搞厨房,又要种菜的,事情多不说,没有收入,我们怎么维持学校的正常运作。”
陈志飞一扶额,神情激动的说道:“李哥!咱们不能这么想,现在收钱,我们死乞白赖就能招上来一百多个学生,你想想咱们和平乡这么多村子,这么多大队,几千个孩子是有的吧。
咱就不说多了,如果不收任何费用,每个年级一百个孩子,加起来五百个孩子不多吧!你想想,五百个孩子,我们一个月的补贴就是一千块,出去乱七八糟的,一个月能有多少收入,是不是比五百块多的多得多!”
可李松林并没有被陈志飞的说辞冲昏头脑:“你这么算这笔账是没错,但是真要有五百个学生,咱们白石村的学生不说了,离着近晚上可以回家。但是其他两个大队的孩子们呢,多数都是要住校的对吧。你想想,几百号学生,住哪里?总不能也跟着睡教室吧!”
“教室?这倒还真是思路,晚上把课桌拼在一起,你就成了大通铺,几十个孩子,还是睡得下的。”
“你真是疯了……”
很显然,李松林并不想再和陈志飞争论下去。
其实以李松林的立场来看,陈志飞的说法和做法简直就和疯了无异。没有哪一家民办小学会是这样的运作方式,就连县里面的纯公立学校也没有敢这么做的。
“不疯魔不成活啊李校长,时代在变,国家的风向在变,我们也需要改变啊!”
“可你这种改变简直就是在胡闹!”
“我这不是改变,是改革!历史上哪一场重大改革的初期不是遭人诟病不被理解,可只有真正从人民群众中来,才能最终回归到人民群众中去!我相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这样的做法,一定会得到咱们公社所有社员的支持!”
李松林就这样默默地看着陈志飞,可脑子里一定是刮起了腥风血雨,电闪雷鸣。
“志飞啊!我知道你一心是想为了山里的孩子们,可你说的这些,都是对未来的憧憬,能否实现,怎么实现,他都是有着很大的隐患。这样,咱不能一口吃个胖子,步子也不能一步扯得太大,我给你个折中的办法,你看怎么样?”
见李松林松口,陈志飞也就没有再继续坚持,其实他也知道要想把免费的小学做成规模,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