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烟袅袅兮春风,钟鼓低鸣兮花映红,马蹄声声兮醉红妆……
长安郊外,好一派青山绿水掩映中,一座古寺座落其中,周边无有寻常百姓家。
外面乍一看,独一处,这皇家寺庙白墙青瓦,拾阶而上,好一派古朴景象,不见里面模样。
此刻就是媚儿安身立命此所,不知道在此岁月几何?
寺院主持早已经恭候寺门之外:
“娘娘光临寺院,是本寺之福,禅房早已经收拾干净,安排妥当,只是房间简陋,粗茶淡饭,不敢与宫中相较,望娘娘不要怪罪!”
媚儿初来乍到,语气自然客气三分:
“原本是小女子打扰了庙里清静了,怎么能妄生非议,主持门外迎接,非常之喜,也太出乎我意料之外了。
喜梅,把我的体已钱拿出来一封交与主持,聊作进寺的香油钱……”
“好的,娘娘。”
喜梅连忙从一个包裹中取出来一封,交与媚儿:
“主持莫嫌少,身份卑微,一时拿不出更多的,容日后补上。”
主持笑容满面:
“娘娘过谦了,佛渡有缘人,娘娘面相贵重,日后必能大展宏图,
天色不早,还是先休息一下吧,娘娘请!”
“主持请!”
两人互相谦虚着,最后并肩携手而入……
皇家寺院,顾名思义:
为之先帝祈福,恭贺新帝圣安。
自先帝太宗皇上礼贤敬佛,敕令唐三藏西行取经归来,宣讲佛法,天下百姓家礼佛日盛。
万众景仰,各地寺院香火不断,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唐王南征北战之际,得少林武僧鼎力相助,遇难呈祥。
所以心里喜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媚儿也是深受影响……
皇宫内院,当今高宗皇帝阅政回来,深感疲惫不堪,几欲逃避现实。
奈何先帝将天下大任托与自己决断,虽然三省六部文武各大臣鼎力协助,但疆域广大,各种军政大事亦繁杂忙乱。
放之现在,在父母的眼睛里:
自己也不算成年人,还是是个不断长大的宝贝儿啊!
但父母创业艰难,家国夭下,不敢有违先帝太宗皇上的期待……
眼前莺飞草长,莺歌燕舞,理政之余,美酒佳人在身边,却是只能愉悦身心,不敢使自己有一丝一毫的放松……
先帝开创一代贞观之治,早已经被史官,各大臣津津乐道,自己年轻,虽然有享受生活之心,却不得不收拾藏起来,努力着追寻先皇辉煌的脚步……
为何朕非得生于帝王之家,若是安身立命于富贵人家岂不是更好?
如今却是旧时相识见不得,童年趣味玩不得。
“旧时相识?”
当今皇帝陛下的心里突然闪现出一丝别样子的思绪:
“那个先帝曾暗中对自己夸奖的内宫小才人,治国理政,才思敏捷,若是男子,定当提拔担当为左膀右臂!
可惜,可惜!
自己为太子时曾经侍疾数度谋面,只草草交流几句,似是故人来,然君臣有别,不敢心猿意马……
如今皇后未有所出,眼前没有一男半女,好不冷清,心生戚戚。
皇家最重子嗣。高宗皇上虽然嘴里不言,但父母兄弟忧心重重……
另一个萧妃兼顾一男一女,见皇后娘娘孤独寂寞,心里早已经生出非份之想:
“皇后娘娘未有子女,如今宫中地位只有我仅次于她,何不一鼓作气鼓动圣上册封我儿为太子,以慰藉父母之望。
亦可巩固我宫中地位,到时候借机生事,让皇上废了皇后娘娘,下一个皇后娘娘岂不是非我莫属?”
如此计议已定,宫中宫外消息往来,刹那间狂风暴雨来袭,昔日龌龊不足夸,娇媚转瞬变夜叉……
作为一国皇后,面对生死之劫,谁知道都是宁为刀殂,不为鱼肉。
褪去了少女时代的娇柔,联合起被萧妃打压着的嫔妃:
“萧妃如此悍妒,令人不寒而栗,若是其子成了太子,她势必母凭子贵,疯狂打压、迫害、甚至处死我等,
如此,不但正常的的平凡度日犹不可得,可能不知被她用什么名头把我们扔在乱坟岗,
大家都是跟我多年,扪心自问,我何尝如此对待你们……”
众嫔妃苦萧妃之威久矣,幸得皇后出头,尽皆臣服:
“皇后娘娘吩咐,我等皆愿追随娘娘,万死不辞……”
有一大胆嫔妃突发奇想:
“皇后娘娘莫怪,有一人还可以借为外援。”
“噢,大胆说来,此人是谁?”
“先帝爷宫中才人武娘娘,尝闻先帝太宗皇上数次赞赏,说她头脑伶俐,心思敏捷,若是男子,必当重用!”
“原来是此人,被先帝爷点名去皇家寺院终身带发修行的那个才人?”
“正是!皇后娘娘。”
“噢,很好。来人,赏你个小银子买点心吃!”
“多谢皇后娘娘!多谢皇后娘娘!”
“大家伙齐心协力,定能渡过这一危机,共享一生之福!”
“多谢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又借家人进宫探望之际,暗通款曲,宫中府中,皆绞尽脑汁,分析时局,计算厉害关系,
如何抑制萧妃家族的势力,然后影响当今高宗皇上的决定……
前朝风雨犹未去,今朝暗流又重来。
端的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高宗皇上虽性格温软,但亦有太宗皇上的几分风骨,早已经认定萧妃此子不足以鹤立鸡群,迟迟未作表态……
大臣们更是洞若现火,丝亳未曾站到萧妃这边。
萧妃只扑腾闹了半天,只落个鸡飞蛋打,丝毫未能撼动皇后娘娘半分,反倒是被孤立了,门前冷落鞍马稀……
一日理政,高宗皇上埋头于奏章之中不得轻闲,头疼频繁发作,心里不舒服的肝火早已经按捺不住:
“外臣虽好,终是朝堂之外,难道我内宫之中就没有朕之称心帮手?为我负担一二?
父皇曾经说过,宫内之中,唯一才人武媚儿可担大任,但不可重用!
曾经年少时候,情窦初开,两情相悦,何不重新收入宫中,为我所用。
更何况父皇所为已经有先例,对,就就么办!”
先帝大去之时,此女已经奉旨出家为尼,噢噢,有了。”
一晃数月。
高宗早朝。
高宗皇上示意身边太监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明日先皇祭日,为先皇早升仙界祈福!明日出行皇家感恩寺上香,钦此!”
众大臣一片孝心可嘉,歌功诵德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