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步练师

全柔忧虑的,正是严毅飞速扩张的势力。

当初他选择投靠严毅,看中的是严毅基业初创和潜力巨大这两个因素,能够让他充分施展才华,占据一席之地。

而严毅也确实没有让他失望,不但迅速稳定了钱塘的局势,还对他很是器重,授予他钱塘令的显职。

但严毅的势力发展实在是太快了,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不但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才,更是获得了袁绍和刘表的青睐,扶摇直上就在眼前。

想起今晚宴席严毅对周氏三兄弟的种种礼遇,全柔心里就有些失落,觉得自己的地位开始受到了威胁。

论能力论地位,周昕和周昂都在他之上,周喁也不比他弱多少。

步氏听了全柔的心事,宽慰道:“在攻克钱塘和安定钱塘这两件事上,夫君都出了大力,少君绝非忘恩负义之人,定会记在心上,夫君不必忧虑。”

全柔苦笑道:“人是善变的,若是有一日,他成了江东之主,你觉得他还会记得我这点功劳吗?在这两件事上,我出的力其实不多,只是为他减少了一些损失而已。”

步氏啊地一声,玉手轻掩住唇:“江..江东之主...夫君竟如此看好他?”

全柔点点头道:“今日之前,我还未曾这么想过,但今晚听了结盟之事,我突然就有这种感觉了。”

步氏明白全柔的忧虑了,眼看严毅这只小船在快速朝大船成长,他开始担心自己站不稳了。

她轻声道:“夫君平日里不妨多去少君那里走动,与少君建立些私谊。我看其他几族每天都在往严府跑,你就是有些拉不下面子。”

全柔挑眉道:“我有什么拉不下面子的?要是像董氏那样有一个貌美的女儿,我明日就去严府结亲你信不信?”

步氏白了他一眼,嗔道:“你是在怪我没有早点为你生个女儿吗!”

全柔陪笑道:“岂敢岂敢,夫人多虑了,我有琮儿就够了。”

步氏没好气地横了他一眼,突又啊地一声,瞪大了眼。

全柔紧张地道:“怎么了?”

步氏回过神来,喜滋滋地道:“夫君可曾记得,我和你提起过,我有一个远房侄女。”

全柔的眉宇间露出思索之色:“记得,好像是叫步..步练...”

“步练师。”步氏笑道。

全柔点了点头,随即明白过来,打趣道:“你不会是想把你侄女嫁给少君吧?”

“有何不可?”步氏柳眉一竖,语气中带着几分傲然:“我这侄女天姿国色,容貌胜过董氏之女十倍百倍,董氏嫁得,我为何嫁不得?”

全柔吃惊道:“此话当真?”

步氏微微点头。

全柔神色转为郑重,问道:“容貌比之周宓如何?”

步氏略微一想,用肯定的语气道:“尤胜周宓一筹!”

全柔的心跳顿时加快了几分,周宓他是见过的,其容貌之美,乃他生平仅见,想不到这世上居然还有比周宓更美的女子。

他有些紧张地问道:“练师嫁人了吗?”

步氏用看傻子般的眼神望着他,没好气道:“若是已经嫁人,我还会和你说吗?我这侄女什么都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人也聪慧,就是年龄有些大了。”

“多大了?”

“二十三了。”

全柔脸上露出一丝讶色:“为何如此大龄还未嫁人?不会是有什么隐疾吧?”

步氏白了他一眼,一副‘你说的这是人话?’的神色,轻轻一叹道:“如此容貌,自然要奇货可居了。我那嫂子把她看得比宝玉还紧,一心想将她嫁入王侯之家,以求一步登天。只是一直没选到适合的对象,这才耽搁下来。”

奇货可居指的便是吕不韦与赢异人之事了。

吕不韦将秦国质子赢异人视为‘奇货’,通过一系列手段帮助异人登上秦王的宝座,自己也因此获得了让世人瞠目结舌的权势和财富。

全柔面露恍然之色,微微点头:“如此容貌,确实称得上奇货二字。”

步氏微微一笑:“夫君可是要效仿吕氏奇货可居之事?”

全柔沉吟道:“此乃天赐良机,自然不可错过。若是运作得好,不但我的地位稳如泰山,我全氏也将再进一步!只是你那婶子,倒是不好应付,若是将来她过河拆桥,如之奈何?”

步氏想了一会,笑道:“练师很不喜欢她母亲的一些做法,只是父亲早丧,母命为尊,不得不听从。以她母亲的性格和做事风格,即便练师嫁入王侯之家,早晚也必生祸,练师应当也清楚这一点。若是她嫁给少君,能依靠的除了少君,就只有我们家了,以她的聪慧,必定会襄助夫君,夫君当可放心。”

全柔顿时放下心来。

步氏仰脸望着自己的丈夫,问道:“欲娶练师的人很多,迟恐生变,此事如何进行,夫君心中可有章程?”

全柔沉思片刻,与她四目相对:“夫人可有办法将练师接来钱塘,住上一段时日?”

步氏想起步练师的母亲,心中就有些打鼓,有些头疼地道:“我来想办法。”

全柔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在步氏的惊呼声中,将她打横抱起,走向卧房。

三日后的清晨,殷离脚步匆匆地走入严府兽囿。

“少君,属下打听清楚了。附近郡县皆有人暗中散布谣言,说是江东连年动荡,吴景引兵来犯,皆因各郡不遵朝廷礼制,各行其是所致!今扬州刺史刘繇奉天子诏令而来,乃正统所在。若江东诸郡能齐心归附刘使君,共尊许公(许贡)、王公(王朗)之令,则外敌可退,内乱可平,江东必能重现太平安乐!”

殷离站在严毅身旁,神色凝重地说道。

严毅手里拿着一罐乳汁,正在给一头刚出生没多久的幼虎喂食,头也不抬地问道:“还有吗?”

殷离沉声道:“乡间孩童近日多在传唱一支歌谣:江东乱,礼法散,吴兵来,百姓难。刘使君,持诏还,许与王,定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