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浩又取出一个新的瓷瓶,用来盛放灰黑水球。
他又看了看冒出灰黑之气的那个瓷瓶,底部还有残留着部分黑色粉末,堆积在一切,只有指甲盖大小。
这些粉末的毒性多半更烈。
蒋浩定了定神,将这两个瓷瓶都封了起来。
根据毒药秘典,制备毒药第一难,存放毒药第二难,使用毒药第三难。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施毒者。
这三难必得要全部攻克,缺一不可。
不然,到时候毒还没施展出去,自己就先中毒了。
如今盛放毒药的瓷瓶都是蒋浩提前特制的,可以抗住烈毒,但是其他物件多半难抗。
毕竟,此毒连中品符箓的防御屏障都能轻松腐蚀。
他不想冒险,行事还是稳妥一些好。
接下来的两日时间。
蒋浩在柳氏宝阁中寻到一位入阶炼器大师,花费三十余块灵石,定制一套专门的劣质法器。
这套法器仿暗器而制,藏于袖口之下,可称为“袖底青龙”。
一收到“袖底青龙”,他便迫不及待地试用。
挥动袖袍间,便能同时射出三根藏毒的钢针,亦能以法力催动放出剧毒之气。
端的是阴狠无比。
斗法之中,若是以暗器手法,借此无声无息让敌方中毒,能够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
数年之前,在云篁坊市时,蒋浩用过这种方法进行暗算。
借助五张一阶上品毒瘴符,一举坑杀三名劫修。
不过,毒瘴符箓威力虽大,但使用起来痕迹太重,极易被发现。
若非当时那三名劫修掉以轻心,仗着人多势众以为吃定蒋浩,恐怕他还无法这么容易得手。
而且毒瘴符毒性单一,市面上就有不少丹药能够对其生效。
也正是如此,当时他才果断用出极品符箓“九雷符”,将三名难以调动法力的劫修瞬间击杀。
若是拖延片刻,被其使用丹药恢复了部分法力,那最终鹿死谁手亦是难说。
“袖底青龙”配上自制之毒,很好地弥补了这些缺陷。
蒋浩捋下袖袍,将“袖底青龙”藏好,使用水镜术自照,外表根本看不出什么不妥。
“不错!”
他称赞了一句,对此极为满意。
“又是半年。”
点散了水镜术,蒋浩掐指一算,发现距离巫鼎拜别那日,又过去了半年时间。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
昔日之景,仿佛犹在眼前。
不知怎么的,他心里骤然生出一股疲劳之感。
过去的半年时间。
炼体修为、炼气修为一直稳步提升。
可惜《裂神术》以及制符技艺停步不前。
《裂神术》很难说,虽然他每日以心神控驭神念锻打虚幻之刃,可虚幻之刃不见丝毫变化,没有凝实的迹象,不知是何原因。
至于制符技艺,蒋浩近乎到了中品符师的极限,画制中品符箓的成功率达到九成。
可以说,只差一个契机,就能尝试画制上品符箓。
蒋浩有预感,上品符师的契机应当在这几天就会出现。
“出去走走。”
他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
……
独自下了符楼,走出柳氏宝阁。
沿着街坊,按照往常习惯,先去往散修摆摊区逛了一圈,并没有发现什么收获。
便又独自前往某处茶楼闲坐。
点了一壶价值二十余块灵石的灵茶,然后聆听众多前来饮茶修士们的议论。
这是近一个月来,蒋浩新的消遣方式。
茶楼之中,汇聚天南地北的修士,往往会带来一些消息。
而蒋浩还特意筛选了这座中档茶楼,其中汇聚的修士总体实力、财力更强些,议论的消息也更为隐秘些。
“听说没,再过数月,青木坊市将要举办一场拍卖会。”有散修在低声议论。
“怎么可能?外界各大势力相互征战不休,这个节骨眼上怎么会举办什么拍卖会?”
“就是因为在这个节骨眼上,各大势力库存的灵石都消耗得差不多了,所以要取出部分压箱底的宝物来拍卖,回笼一些灵石。”
“真的假的,那岂不是说这次拍卖会的层次会相当高?”
“据传闻,驻守青木坊市的几位筑基修士也会拍卖宝物……参凝丹、筑基丹、上品法器、灵兽……应有尽有。”
“什么?连参凝丹和筑基丹都有。这不是给战事火上浇油吗?”
“你还要不要命了?敢这么说话……”
今日,茶楼比平时要热闹得多。
蒋浩一边品着灵茶,一边听着诸多炼气散修的讨论。
拍卖会如果是真的,那的确有些蹊跷。
在当前的时间节点,放出能够助炼气九层修士突破炼气巅峰的参凝丹,以及提升炼气巅峰、圆满修士筑基成功率的筑基丹,的确有火上浇油之嫌。
稍有不慎,就会将目前控制在炼气期修士内的战斗,扩展到筑基修士。
参凝丹、筑基丹自然不会是这些正在争斗的势力能拿出的,他们若是有,早便用来提高实力,不会留到现在。
能拿出这些丹药的,只能是另有其人。
“莫非是其他三家元婴宗门要落子了?”
蒋浩呷了一口茶水,暗暗进行猜测。
成为炼气修士以及中品符师之后,他对整个宣国的局势了解更多。
当前围绕着柳家崇州周边的种种争斗,不过就是九游宗和云潜门两个元婴大派在落子。
敌方的金丹宗门“金旋谷”、金丹世家“黄家”“莫家”。
我方的金丹宗门“灵剑山庄”,金丹世家“柳家”。
这些是大一些的棋子。
而青木坊市周边的筑基势力“清风派”“卫家”“铁剑门”,是棋子的棋子,摆不上台面。
除了九游宗和云潜门,其余三个元婴大派“清神观、玄阴派、百花谷”,虽然数年来未曾直接落子,但也一直在推波助澜。
在丹药、符箓、法器、法阵等等的售卖上,做些手脚。
几乎使得各处战场战火一旦燃起,便极难停下来。
例如青木坊市周围。
柳家一方下属“清风派”筑基修士有四位,其中一位是筑基中期修士。
而敌方“卫家”“铁剑门”加起来也不过三名筑基修士,同样仅有一位筑基修士。
在元婴大派、金丹势力没有直接出手的情况下,按理来说“清风派”早已压制“卫家”“铁剑门”。
可是谁知“卫家”与“铁剑门”落尽下风之时,恰好得到一座二阶中品合击法阵。
该法阵统合十二位炼气巅峰修士之力,能够与筑基初期修士抗衡。
如此,两方之战便焦灼起来。
而宣国之中,精于法阵的,大概率便是清神观一脉。
现今,各处战场均似这般,敌我两方相战数年,血仇已深。
蒋浩思索了整体局势,不禁暗中叹息:“此时一旦落子,势必掀起滔天血浪,九游宗、云潜门两大元婴门派的下属炼气、筑基势力恐将大为削弱,甚至波及到部分金丹势力都不是不可能。”
三大元婴宗门这一手因势利导之棋,极为巧妙。
硬是让九游宗和云潜门有苦说不出。
“但这一局棋,总归是有棋眼的……五大元婴门派到底在做些什么打算?”
这种身处迷雾之中的感觉,让蒋浩极为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