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为国事而去

赵由航听到了胡梦麟下意识的疑问,心中估算了下水军抵达的时间,索性也不再瞒着。

“是啊,江南子弟。”

赵由航面朝堂外,海风拂面:

“卿可还记得那个元朝使节说的,忽必烈意图损耗我朝留在大陆的降兵,故令他们强攻安南?”

胡梦麟抬起头来,他知道官家想要打哪了。

不过态度上他仍然不露声色:“臣以为,这终究是一个蒙古近侍自己的说法,也许只是他从哪道听途说的。

毕竟……那个元寇伪帝,应该没那么蠢。”

赵由航点了点头,忽必烈晚年是个征日都会嘱托勿要杀伤的主,当然不会有什么坑杀十万降兵的想法。

顶多是想借着战事磨平宋兵心性,拔掉刺头、替换军官。

但不论再好的想法,执行下去也会有变数,而在安南战场上这个变数是范文虎。

赵由航将这些想法一一托出,胡梦麟微微皱眉。

范文虎他知道,因相貌堂堂、气宇非凡,谈吐交际皆是一流,被吕文德引以为婿,从此跻身朝堂。

先帝在时,吕文德多次向官家引荐他,却始终不得重用。

吕文德只好收为私将,后其病逝,尸骨未寒范文虎便公然反叛,投降元朝。

这么个急功近利的人,能有什么变故?

赵由航笑而不语。

“报!”

传令兵打断了君臣相谈:“禀陛下,水军已到港。”

赵由航挥了挥手:“传文相前来,另通知新军登船。”

“唯!”

传令兵脚步渐远,赵由航望着其背影,念着胡梦麟的字道:

“永昌,此战朕打算亲自前往,如何?”

胡梦麟心中一惊,连忙躬身道:“官家,渡海之事毕竟危险,官家万金之躯、所涉一国安危,岂能轻动?

差一上将,足以平定陈氏王朝战事。”

赵由航摇了摇头:“永昌,你还是没明白朕的意思。”

“我此战第一目的并非战事,而是救人、接人。

若是差人去,宋人纵受欺压,但家室还在中原,一将军出面才能接回来多少?

唯有朕前去,以官家身份号召他们前来,才能接来最多的人数。”

听到官家如此想法,胡梦麟面色急切,上前一步道:“不可啊官家,此行太过危险,文相他们也不会同意的。”

赵由航笑了笑:“朕也知道文天祥不会同意的,但这不是有永昌你在吗。”

胡梦麟略有不解。

但还没等他想明白,一人忽的闯了进来,正是驻扎在隔壁的姜才。

赵由航将方才之事如实说出,姜才听了瞪大双眼:“不可啊,陛下。”

赵由航闷哼一声:“你若是不去,朕就自己带新军去,照样指挥的动。”

说罢,赵由航转身离去。

姜才本想阻拦,却被尹玉领众班直隔了出去。

眼见官家愈行愈远,胡梦麟真急了,指着尹玉喊道:“休要误国!休要误国!”

但尹玉等班直不为所动,反而还在赵由航指挥下牵来了马匹,取走了大印。

“永昌!”赵由航驾马离去之际,最后向胡梦麟呼道:“莫要胡言!”

“另外——等文相来了,替我好好解释,我桌上有两封给他的信——驾!”

在班直的拥簇下,赵由航驾马离去。

尹玉一咬牙,也跟着追了出去。

屋内一时间就只剩下了几名内侍、几名留守班直,以及胡梦麟自己了。

胡梦麟急的眼泪都快出来了,追他是追不上了,只能指望城内的救兵:

“快去禀报文相,说有大事发生,速来!”胡梦麟向随行而来的家仆说道。

家仆驾着骡车匆忙离去,刚好碰上了正在出城的文天祥。

文天祥听闻后也是一惊,连忙取来驿站马匹,点齐五六人就冲了出去。

然而官家明显是有所准备,一应物资早就放在了港口城堡处,密佑、司马梦求两人管理的也十分得当,消息一到就开始运。

水军先前在南岸朱华处也取到了足够的水粮补给,无需再行补充,甚至能反过来帮忙搬运。

再加上新军那独一档的纪律性、识字率,组织起来非常快。

等文天祥赶到港口时,旗舰和载着新军的船只已然出发。

看着眼前剩下的两百多艘纯水军舰船,文天祥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想要登舰去追官家,人家水军不让,说陛下明旨其余官员不论大小不得上船。

离开又实在不甘,就此耗了半响,直至胡梦麟捧着两封书信前来。

“文相,这是官家嘱托给您的。”

文天祥连忙双手接过,折开第一封,上面只有一句话:

“为国事而去,望先生见谅。”

文天祥凝视片刻,眼睫微颤,随后打开第二份书信。

“朕亲征期间,凡军政大事,皆由政事堂决定,不容有变。

政事堂有五人,为文天祥、张镇孙、陈宜中、王安节、胡梦麟。

其中文天祥为堂首,统领政事堂及全国事务、行宰相之事,出军政之令。但其余四人中若有三人书面递交反对某令,该令废除。”

整书由大印盖满,并配有用契丹文、女真文写的备份,以防篡改。

文天祥看了良久,这让胡梦麟有些忐忑。

“文相,官家这么一走,要如何向群臣交代啊。”

还不知道名单的胡梦麟喃喃道。

“放心,天还塌不了,”文天祥沉稳回道,泛着灰白的须发迎风动荡。

“官家在信中做了安排,你我回城宣读。”

“好。”

胡梦麟见文天祥如此镇定,心也安了些,随即跟着一同返城。

至于这封诏书将在吕宋大地上掀起怎样的风暴,胡梦麟不知道。

甚至这件事的始作俑者,赵由航也很难完全推测。

而且他现在也无暇去想这些事了,因为随着时间渐过,船队离安南北部愈来愈近。

七月、八月……赵由航估算着季风来临的时间,发现自己只有一个月的机会。

“要速战速决啊。”

盯着陈氏王朝战前献上的地图,赵由航自言自语。

这话吸引了旁边的尹玉。

尹玉因此顺着官家的目光望去,发现其落点似乎在左侧,也就是澜沧江与安南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