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善不为名,而名随之(二更)

刘菁早就有心聆听唐伯虎的琴艺。

本来还暗怪爹爹不依不饶的她,此时也宛若一个小迷妹般,蹲坐在一旁,看着准备琴箫合奏的两人。

刘正风作为此中佼佼者,比武功,他可能唯唯诺诺,但比音律。

不好意思,在场的诸位,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随着箫声响起,唐伯虎也立马进入了状态,一道如泉水叮咚的琴声响起,跟着几个柔和的曲调弹了上去,与刘正风的箫声相协。

正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刘菁在音律方面的造诣虽不如刘正风那般高,但在耳濡目染下,品鉴的能力却绝对是大师级别的。

再加上对唐伯虎的滤镜,她的美眸瞬间就亮了起来。

哪怕是刘正风在听到唐伯虎的琴声后,也忍不住暗自点头,多了几分认可。

不愧为才子之名,能在这个年纪就有这般造诣,已是不易了!

毕竟他知道唐伯虎最绝的是诗画方面的造诣,这音律一道只能说是有所涉猎。

但正因如此,才让刘正风觉得了不起。

于是乎,为了考较唐伯虎的真本事,刘正风也开始认真起来,箫声不再绵绵无力,而是变得回旋婉转,如鸣泉飞溅一般。

刚才他只是简单的将曲谱吹奏出来而已,但现在却是加注了几分情感,还有曲中意境。

唐伯虎心下一紧,调整呼吸,尽力跟上对方的节奏,去体会对方箫声中的变化。

好在他在音律方面的造诣,虽然还比不上刘正风跟曲洋,但却高出刘菁一大截,在刘正风的这般刺激下,居然领悟到了不少东西,也逐渐跟上了对方的节奏。

孺子可教也!

刘正风本来对唐伯虎的偏见,也在此番琴箫合奏下,淡却了不少。

而且弹琴跟下棋、写字一样,都能通过外相,看透对方的本质,唐伯虎的琴声悠长绵和,温文雅致,并无半分戾气,显然可以证明对方自身的性格温和,不急不躁,并不像之前在厅中表现出来的那般暴虐。

这就让他放心了!

不知过了多久,箫声绵绵,若有若无,琴韵渐缓,终归寂静。

刘正风停顿良久,才看向唐伯虎说道:

“想不到当世还有除我和兄长之外,能弹奏出这《笑傲江湖》的琴曲之人……”

“也罢!也罢!”

刘正风叹了口气,拿起桌上的琴谱交给唐伯虎道:

“你在音律一道颇有天赋,假以时日,必然能达到我这般境界,这《笑傲江湖》的曲谱我已留之无用,就赠予你吧!”

他和曲洋早就把这曲谱给背熟了,反倒是唐伯虎,他恐怕很难再看到这么有天赋的后辈了,不管是为了结一个善缘,还是……圆女儿一个心愿。

他都甘愿送出这琴谱。

唐伯虎对这《笑傲江湖》的曲谱也十分喜爱,见对方肯割爱相送,也是感激不已。

当即表示一定会视若珍宝,绝不辜负对方的期望。

刘正风脸上的笑容渐长,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年轻人,我看好你!”

“爹爹,这么说,你不反对我跟唐公子在一起了?”

刘正风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看了眼凑上来挽住唐伯虎胳膊的女儿,眼皮一阵狂跳。

我怎么一时兴起,忘记这茬了?

不过话都已经说出口了,他还能怎么办?

而且唐伯虎在音律方面居然如此有天赋,这也是他喜闻乐见的,与其便宜了别人,倒不如将就委屈一下自己,便宜对方好了。

想到这,刘正风正打算表态时,唐伯虎却有些尴尬的从刘菁怀里抽回了手臂,退后一步,郑重其事的抱拳道:

“还请刘三爷恕罪,刘小姐见谅!”

“唐某家中已有妻室,恐怕要辜负刘小姐的一番心意了!”

刘菁闻言,娇躯一颤,差点没能站稳。

“你说……你说你已有妻室?”

唐伯虎有些尴尬的点了点头。

眼看刘正风眼中怒火翻腾,已经处于暴走的边缘了。

唐伯虎自知再留下,只会令二人难堪,或是继续刺激刘正风,于是果断抱拳告退,灰溜溜的走了!

刘菁看着唐伯虎那逃走的背影,贝齿紧咬红唇,鼻尖微微泛红,泪水已经在眼眶里不停打转,泫然欲泣。

“菁儿,你也听到了,如果你真想嫁人的话,爹爹定叫人帮你寻一门好亲事,保你满意如何?”

刘正风也知道事已至此,再说什么都晚了,只能在一旁安慰女儿。

然而刘菁却瞪了他一眼,随后一言不发的走了。

刘正风也不敢去追,只能留在原地长叹不止。

……

唐伯虎急匆匆的回到小院,一副社死的模样。

不是他不想提前告诉对方,只是被刘菁的一套组合拳给打蒙了,后来又被《笑傲江湖》的琴谱给迷住,这才忘了解释。

现在想来,真是不该!

正当唐伯虎垂头丧气的进入客厅中时,就见里面坐满了人。

除了上官海棠和恒山派的人外,就连华山派的人也都在其中。

众人见唐伯虎一副行色匆匆的模样时,都忍不住好奇的看了过来。

唐伯虎见状,转身就准备回房。

但却被一脸戏谑的上官海棠叫住。

“唐兄留步,你且过来,我给你引见恒山和华山派的前辈高人!”

你绝对是故意的!

唐伯虎满脸堆笑的转过身来说道:

“那倒是不得不见了!”

上官海棠心里畅快极了,让你把我一个人留在这独自潇洒,看我还不拖你下水?

她介绍了一下恒山派的一行人后,不等介绍华山派时,岳不群就主动站起来跟唐伯虎攀谈道:

“一个月前曾听闻江湖上发生了一件大事,武当派的老神仙张真人,居然破格收了一位关门弟子,岳某本以为只是谣言,不可尽信!”

“但今日一见唐公子后,才方知张真人的眼界果真不是我等凡夫俗子可比,实乃慧眼识珠,唐公子今日力败青城派的余观主,假以时日,必然名动天下!”

唐伯虎淡淡一笑,显得不卑不亢道:

“唐某所做之事,不过是为了给林家讨回一个公道,绝非为了立威扬名。”

岳不群淡淡一笑,显得平易近人:

“不然!”

“善不为名,而名随之;名不为禄,而禄从之。”

“唐公子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广阔胸襟,固然是我辈中人奉行的侠义道,但正所谓人名树影,像是这般路见不平的仗义之举,只有让更多人知道后,才能在耳濡目染之下教人向善,弘扬我正派威名……”

所以你这老登就打算做大做强,等先有名后,再做那些你认为功在千秋的好事?

唐伯虎对岳不群这番冠冕堂皇的言辞,腹诽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