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武举不一样的热闹
- 我,朱标,大明第一狠人
- 山河长林
- 2335字
- 2024-04-29 06:45:11
朱标宣布了开始之后。
士子们就开始了奋笔疾书。
这一次的考生比起上一次要厉害许多。
上一次是大明的首次恩科,有些考生还不愿意来做官的。
尤其是刚刚出了空印案和胡惟庸案之后,他们对于大明的官场十分的失望。
还有就是大明的一系列操作,包括锦衣卫等等都让他们十分的失望。
直到第一次恩科之后,锦衣卫开始统计黄册和鱼鳞册,开始和各个地方的豪绅作对,能够真正做到公平。
这之后还出了一些事情,包括钱卫的,探马军司的,以及锦衣卫可以接受百姓的直接举报。
这让他们感官有了改变。
觉得锦衣卫倒是不那么难堪的。
态度上面有了改变,也就开始动摇了。
这只是让他们对于大明的官场不再有那么多的敌意。
因为,很多士子都知道,其实元朝的科举也好,官场也好,其实是有可取的地方的。
他们还是十分重视文化人的。
但朱元璋就不一样了,他是明着踩这些读书人。
这让他们还是有些徘徊不前。
直到朱标在太子妃典礼上面对天下的大赦,对功臣的论功行赏,以及对于当下时政的一些改革。
才让这些有抱负的士子们,打算进场施展拳脚。
尤其是在方孝孺和铁铉的改革下,大明的官场已经越来越好了。
这样一来,不仅仅之前在观望的那些有能力的士子进京考试了,就连一些隐士都愿意出山相助。
这实在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他们的到来直接让第二次的恩科成了一个修罗场,一般人还真的不要想考得过他们。
朱标也说了,让他们不要局限于一家一言,这对于那些对知识能够融会贯通的人来说是绝对的好处。
但对于那种只知道死记硬背,死读书的人来说就是一场大的磨难了。
朱标看着这一次的恩科士子,他们无论是在做题还是在写文章的时候,都透露出一种活力。
朱标看在眼里,这就是未来大明的希望之光啊。
朱标在国子监的考场四处转了转之后,给了考生们一次目睹太子的机会。
这种机会在以前可能只有考得上的人才有,这一次,朱标却不区别对待了,让每一个都能看到他。
就算他们落榜了,也会在他们心中留下一个好的影响。
这些人即便是落榜了,可他们依然是读书人,读书人就会回到家乡去影响到各地的百姓。
朱标和朱元璋不一样,他重视读书人。
朱标转了一圈之后,就个李恒一起去另一个地方。
武举现场。
武举在历史上面开过很多次了。
所以要重新也不难。
就是广招天下练武之人到现场来进行打斗。
然后获得名次。
能够站在金陵城的武举考试现场的人,已经是地方上面选过一次的。
武举一般选的就是将军,进入军中效力的。
这就不仅要会骑马射箭了,还要会一些兵书战策,还要会一些医疗烹饪等。
因此,武举的考试现场不像文科考试那样安静,只有笔写字的声音。
武举的现场就有各种各样的比赛,然后根据比赛的结果,继续确定决赛的人员。
武举的考试不用过后阅卷,直接就是现场争夺名次。
然后再有主考官将名次报上去,由陛下钦点就行了。
朱标来到这里,现场要安静许多,除了场上打得正欢的勇士。
其余的人都齐齐下跪行礼。
朱标让他们平身,然后自己来到了主位。
对于大家说道:“诸位勇士,都是难得一见的勇猛,将来进入大明的军中,一定是难得的将领。
大明之后还有许多的仗要打,现在我们还在复苏的时候,需要许许多多的威武之事。
诸位以后到了军中还是要好好的接受训练。
现在继续考试吧。”
朱标说完,就坐下了。
兵部侍郎和吏部侍郎宣布考试继续。
朱标就在当场看着这些勇士在场上勇猛对战。
他之所以看重这些人,是因为这些人以后是要代替这些淮西武将的。
淮西武将早晚要死,早晚要退,尤其是这一次李善长等人的密谋,虽然不知道内容,可是这已经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了。
朱标就是要动他们了。
等恩科结束,自己这一批武举考试选出来的人,就一定要对淮西武将集团进行冲击。
到时候是逼他们告老还乡,还是直接除掉,就看他们的觉悟了吧!
朱标看了一看,又对现场的主考官交代了几句,让他们一定要公平选拔,选出真正有能力的人。
其实武举的考试考生结构比起文科的还要科幻。
这些人要么就是之前的大元的百姓,他们一身肌肉人高马大的,之前是元朝的百姓。
有些还是之前的元朝的降兵。
后来成了一个普通的百姓,在大明做一些下贱的工作。
这让他们十分的苦恼,但又没有别的机会。
一听到武举考试开考,这些人是最开心的一批。
他们终于可以有机会去进入官场了。
他们是普通的百姓,是普通的降兵,没有探马军司的什么背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干净的。
他们只是想求一个活路,想活得更好一些而已。
所以这一批是最积极的。
另外就是哪些地方武馆的人了,这些人世世代代的就是以这个为生,以前打仗多的时候,他们就去参军了。
后来大明建立,他们也就办了武馆帮你押镖之类的。
这算是一些正当的江湖人士。
其实江湖,不过是武侠小说里面描述的场景而已,事实上,一个朝廷只要还十分有能力的时候,是不会出现什么江湖的。
现在大明是洪武之治,万物复兴,只要勤快就有饭吃,没有多少人愿意去跑江湖的。
这一批是人也十分有实力。
还有就是一些无业游民,但是身强力壮的,又没有去进入军营,只能在各地当脚夫,赵匡胤就是这种人;
最后,十分奇怪的是,朱标还看到许多身穿道袍的年轻道士,还有一些少林僧人等等这种方外之士也来考武举。
这让朱标十分的好奇。
让主考官拿来他们的报名表看看。
主考官很快就找了出来。
这些人被单独列在一个表格上面。
朱标拿过来一看,还真是方外之人,南北少林寺的,武当,青城,泰山,峨眉,华山之类的名山大川的各门各派。
朱标也是看过倚天屠龙记的,这江湖还真是热闹啊。
当然电视剧里面的很多人都是杜撰的,所以这些报名表里面并没有那些人。
但有一个人是真实历史上有的,朱元璋还派人去寻找过,此刻他的名字就在报名表上面。
朱标看着这个名字有些出戏。
“张三丰”
就是那个创造太极拳的神一般的人物啊。
此时,考场之上,主事裁判喊道:“下一场,武当张三丰对华山西门公节”
朱标心下一喜。
“没有想到在大明也能看到华山论剑?有意思。”
他放下手中报名表,目光关注在场上,观看武侠版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