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天边刚刚泛起了鱼肚白,一声声鸡鸣声唤醒了新的一天,打更的小哥伸了伸懒腰朝家里走去。路过庙前却被墙角的叫花子给绊倒了,起身掸了掸身上的土狠狠的踹了叫花子几脚:“你个死叫花子,不看路啊!”
看着地上一动不动的叫花子,走上前去看了看,才发现这人早就冻僵,不知什么时候死去了。
“真是回去,呸!”这个世道,偶尔碰到个死人倒显得很正常,打更小哥继续向前走,没走多远便看到远处有群清兵骑着战马奔驰而来。马队前面的当官的,身后背着黄匣子,看来是皇上的圣旨到了,钻研了这么久,今日起改革变法的圣旨终于要颁布实施了。飞驰而去的马队如同这突如其来的圣旨一般令人百感交集。
皇上这段时间倒是没有闲暇,一日内向康有为发了两道诏书,其一是让康有去上海办理时务报,其二则是命康有为速速离京,不得透漏行踪。
皇上又命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向全国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各地成立学会,并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废除八股文成立了京师大学堂,聘请外国顾问官,招收各方优秀士子。
只以文变法自是不行,皇上同时任命袁世凯为兵部侍郎,训练军队为后续可能会发生的政变做准备。
此番政治实施,使前朝后宫都掀起了幡然大波。
【景仁宫】
“皇上,您这段时间都消瘦了,珍儿好久都没见到皇上了。”珍儿依偎在皇上的怀中嘟囔道。
“朕这不是忙吗,这京师大学堂刚刚起步,各方的制度改革都要一点点来,朕实在是抽不开身啊。”
“京师大学堂?我们大清国也要办大学了,太好了!只是辛苦你了载郎。”珍儿说完双手托住了皇上的脸颊,轻轻的吻了下去。
“爱妃这气色倒是恢复的差不多了,朕这几天很想你。”皇上握住了珍儿的后颈深情的吻了下去,唇舌的亲密拉扯中,二人缓缓的躺了下去。
“皇上,孩子还不稳固,太医说不可以,,,,”珍儿被吻的意乱情迷,忽然想到腹中的孩子这才稍稍恢复了理智,粉红的脸颊扭向了一侧。
皇上看着身下的珍儿,红扑扑的脸颊显得尤为讨人喜爱,倒也没有继续逗她,笑了笑将珍儿拥入怀中躺了下来。
“皇上才富五车,又有一颗为民为国的仁爱之心,定是会有番作为的,只是臣妾怕老佛爷她,,,,”
皇上叹了口气答道:“朕知道爱妃的顾虑,朕又何尝不是,如今才刚刚起步,朝中一些守旧思想的老臣,屡屡阻挠朕的政策,老佛爷这段时间倒是没有任何动作,也没有阻挠朕,但朕的心里总觉得哪里不对,总害怕会出什么事情。”
“皇上不要皱眉头了,一定会没事的。”
珍儿抬手舒展着皇上的额头继续说道“皇上计划缜密,听闻皇上裁撤冗官冗员,裁减绿营,发展农行业,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这些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有皇上这位明君在何以忧国?臣妾虽然不知往后会如何,但是这些事情是一定要有人做的,为我大清为为华夏,皇上是大丈夫,皇上做得对,即便失败了又如何,皇上只管尽自己所能,做对的事情就是了,何须担忧其他,这些事即便皇上不做,后人以一定会去做,皇上的作为一定会被后人敬仰称赞的。”
皇上眼中闪着光亮,不知是映射的烛光,还是被眼前人照亮的光。只觉得这一刻是有人懂自己的,自己不再是孤身奋战了。
“好,就以爱妃所言。”
二人相视一笑,深深的拥抱在一起。
【翁同稣府中】
“老爷,张大人和刘大人前来拜访。”
“想必又是为了皇上革法变政一事,最近朝中像这样的大臣可谓是数不胜数啊,这方势力的存在,对皇上来说也是不小的阻碍啊。”翁同稣摇了摇头说道。
“那老爷还见这二位大人吗?”
“罢了,让他们进来吧,引他们进前厅。”
“是。”
府外张刘两位大人焦急的来回踱步,这种革法变政对他们来说毋庸置疑是欺师灭祖,离经叛道的。
“如今皇上重用康有为梁启超这种欺师灭祖的人,深受他们蛊惑,再这么下去怕是我大清怕是要断送啊!”张大人感叹道。
“今日你我二人来见翁老,但愿翁老能规劝皇上。”
“翁老是两朝帝师,翁老说的话皇上一定会听的。”
正说着,府中管家前来回话。
“两位大人里面请,两位大人请在前厅小坐,我老爷随后就到。”说着就引二人来到前厅。
“二位大人今日这么有雅兴,来探望我老爷子啊。”翁同稣轻笑着从内庭走了出来。
“翁大人。”二人起身行礼。
“又不是在朝堂之上,二位大人无需多礼。快坐下来喝杯茶吧。”
二人相视一眼,张大人忍不住开口道:“翁大人,今日我二人前来是为了如今闹得沸沸扬扬的变法一事,如此下去如若放任不管的话怕是要出大乱子啊。”
翁同稣喝了口茶笑而不语。见翁老没有反应,刘大人继续道:“如此欺师灭祖,有违常论的做法怕是要断送我大清江山啊!您贵为两朝帝师,有您出面规劝皇上,想必皇上定不会再受这些乱臣贼子所惑。”
听完二人所言,翁同稣不紧不慢的放下茶盏开口说道:“以你们所言应当如何?”
“自然是立刻问罪康有为等参与此事件的人,并规劝皇上重整朝纲。”二人激动地说道。
“若是给朝廷提出些建设就要问罪,哪敢问又有哪些才子学士敢尽忠于我大清。而且皇上做出的改变虽违背我大清祖制,但又有哪一条不是为国为民?是裁撤掉冗官冗员有错,还是减轻百姓赋税,让百姓能为自己鸣不平有错,还是二位大人觉得开设京师大学堂为我大清培养人才有错!”翁同稣说着情绪也激动了起来,虽然以年过花甲,两鬓斑白,但眼睛依旧是那么的炯炯有神,骨子里透出的那股气度,依旧是让人望而生畏。
“可是,,,”
“如今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诸多列强,对我大清虎视眈眈,黄海之战才过去多久,而我大清却只能割地赔款,可见我大清无能,如在不变法救国,我大清才是真的要亡啊!”未等二人开口说完,翁同稣继续说道。
“这国法乃我大清祖制,就算是要变法,也该是在律法的基础上稍加变动就是,怎可全部废除。”二人继续说道。
“大清的祖先也是大清的皇帝,而如今皇帝想要改变律法又有什么错!”翁同稣冷哼一声道。
“你!哎~”二人见翁同稣不肯松开,叹了口气便辞行而去。
“以后再有人求见一律不见!”翁同稣吩咐道。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