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神秘学教学(五)

正午刚过的阳光透过顶窗的玻璃进来,在地上渲染出五彩的倒影。

直射下的光柱另一侧,希罗·哈维的每一根下垂的白发都显得如此清晰可见。

他脸上的表情,连同眼镜片后那双有力的眼睛,将言语诠释得过分有力。

以至于费莱不觉地问出:“为什么?”

哈维教授摇头,将粉笔又一次定在了黑板上。

“费莱,在听你的描述以前,我以为你是独一无二的天才,做到了仅以一眼就复刻了魔法施展。但是,”

气口上的长停顿下,两位学生屏息凝神。

教授在黑板最开始画下的“三基石”底下点了一个清晰可见的白点。

做完后,他并没有第一时间说明,仅仅是接着刚才停顿的部分说道:“听完你的复述后我才知道,你的仪式,也就是整个过程是不完整的。”

“怎么会?”

哈维教授单手虚压,说道:“别着急,想想将近一个月之前,在你第一次来见我的时候我都做了些什么?不用想太多,就那次觐见我做的事情。”

费莱思考半晌,细细陈述:“您用了粉末在地上画了逆五芒星阵,然后将骰子交到了我手上,最后念上了一段祷告词,然后我见到了一道目光。”

“等等,”他幡然明白过来,“骰子!我的媒介缺少了一部分!”

“不止,你犯的错误远不止这些。”

哈维教授续接着说道:“现在我们将你所说的脱困行为构筑一个三基石。刨除掉精神与物质部分,我们单说媒介。

你的媒介部分包括:用材为血液的魔法阵,模仿着我说出的祷告词,以及在魔法阵中的你们两人。

现在我们将这些因素罗列完之后,再回过头来反向推理。

首先你想要施展的是觐见的魔法,但你在刚刚的表述里,从没有指明魔法的作用对象。

想想我在你面前展示时说过的,媒介是有作用对象的。依靠骰子勾连你与神明两端,所以你才能见到后面的一瞥。

但在脱困行为里,既没有类似的媒介存在,你也没有指名觐见的神明。这是第一点错误。

其次,媒介里有个很大的变量,也就是那个大力士。

他的存在无疑会让你媒介端产生难以想象的偏移,而你作为施法者没有足够的精神和物质去支撑,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当作施法媒介使用的。

血液这样东西,有着极大的危险性和盲目性。

你这番冲动行为如果真的成功了,吸引过来的还不一定是什么东西呢。

再有就是你从一言半语里学来的操作真能让三基石施展出魔法么?这点也是存疑的。

在如此条件下,我断言,你觐见神明的魔法自然不可能施展成功。”

听到这儿,费莱才理解自己在其中究竟犯了多少错误。

不过,他又产生了疑问。

“教授,既然魔法没成功,那我怎么又能脱困呢?”

“有可能是有人想照顾你的虚荣心,故意隐瞒了事实。也有可能,你用这个不完整的东西吸引来了些奇怪的东西,然后引发了那位大力士的三基石偏移的副作用。”

哈维教授说道,还补充了一句。

“神秘学总是充满可能。”

事实究竟怎样呢?当下谁也说不清楚。

当事人,也就是费莱也只有沉默以对。

哈维教授调侃道:“好了,别太沉默了,就当照顾我这个不喜欢这种教学氛围的老人家。”

而趁着费莱回过神来的间隙,教授将刚刚画的点与三基石中的各个点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倒立的三棱锥。

“既然你有了一次施展魔法的经历,那我也就能展开讲讲了。

第一次见面时,我就和你提过一些有关魔法的东西。比如我还记得的一句话:‘精神与物质的结合主体创造了媒介,其中的能量迸发’

不过在这句话里我缺少了一点东西。也就是我一直没展开讲的【知识】。

完整的来说,我之前的那句话应该是:‘精神与物质的结合主体依据知识创造了媒介,由此构筑成一个完整魔法,从而使得三基石中的能量迸发。’

当时我认为你没有那么快能触摸到神秘学的门槛,索性也就忽略了它,但现在看来你已经经历过模仿的阶段了。

我们也可以讲讲关于知识的部分了。”

听得有些迷糊的爱尔兰这下总算是找到了继续参与课堂的切入点。

“教授,您这知识应该不是什么普通知识吧?”

“当然。”

希罗·哈维肯定地点点头。

“什么是知识呢,它是魔法咒语,它是觐见祷词,它是惹人疯狂的禁忌。

我们将一切神秘学追求的真理,使用的规律称作知识。

而在三基石理论画像里,也就是黑板上矮个子说的三角形里,它是独立于三角形之外的构筑基点,也是一个映射点。”

哈维教授将手指指向那个三棱锥。

“在平日里,三基石相互作用的能量隐藏于原本的平面中,我们是没办法将它具象出来的。

这时,我们需要找到平面以外的一点,用这一点将其中隐而不发的能量有个具象的发挥空间。

而这个操作就是施展魔法。

这也就是知识作为构筑基点的含义。”

爱尔兰积极提问道:“那映射点呢?”

哈维教授看了他一眼,似乎是在肯定这位大龄学生的积极。

“对于映射点,教义中是这么解释的:‘所有藏起来的能量都不是能具象化的东西,知识像一面透光的镜子,将一端的藏起的能量映射出来。’

前人们认为,唯心主义的三基石是借助知识投影出一个唯物世界的三基石。唯物世界的三基石才有能量发挥的空间。

直白点说,就是三角形依靠一个支点反射出了另一个三角形,在这对称部分中,被反射出来的一端才是魔法的显现。

而在我的理解里,魔法是有作用对象的。

一类是作用于自身,那这部分的知识就缺少了映射点的特性。

而一类是作用于自身之外的,这部分的知识就负责了勾连作用,也就是透光的映射点。

就像光线透过玻璃面这端到另一端一样。

玻璃就是知识,光的一端是自身,另一端是作用对象。

这类魔法会比较有趣,就像觐见所谓的神明,也被我归类于此。”

在这段话后,哈维教授指了指屋顶的透光的玻璃以作比喻。

最后他还补充道:“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理解,这部分我不强求你们接受我的学说。”

对于这样的说法,费莱和爱尔兰不置可否。

他们毕竟都还是一知半解的初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