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邺城暮雪落纷纷,几多计较几伤神

  • 汉渊
  • 月映松溪
  • 2048字
  • 2020-03-17 20:55:57

冀州,邺城,太守府。

“这应该是今年的第一场雪吧!”

“瑞雪兆丰年,丞相何须太过于忧虑!”

“边关的局势,荀府君应该有所察觉了吧。”

王恢的语气中。掩盖不住透着他的心事重重。

“北边正要和匈奴打仗。偏偏这时路上又下了雪。道路泥泞难行,又到了考验咱们后勤的时候了。”

“荀府君,你说我能不忧心么?”

“事关百年国运,在如何小心也不为过。”

荀彧顿了一顿。

“丞相,要不咱们在过一遍?”

“也只好如此了。”

王恢和荀彧对视一笑,各自摇了摇头,埋身在案牍之中了。

——————————————

大汉,关中平原。

“渊哥,可是有什么事?”

看着在看了洛邑公主差人传过来的消息以后闷闷不乐的刘渊。

方悦打马走到了刘渊身边。落后了一个马头。

王云也关切着看向刘渊。

刘渊摇头笑了一笑。

“没事,只是突然明白了。各个世界是没有谁是真正的主角。世界并不会围绕着你来转动。”

说着顺手就把公主府的信递给了方悦。

方悦看后,一言不发的把信传给了王云。三人看后,都沉默起来。

而刘渊,也真正的意识到。这是一个真正的世界。在这个世界,自己不过是一个孩子。

他没有想到,因为一个董青,最后导致了一场战争。

有多少人在背后推波助澜,阴暗中有多少阴谋算计他不得而知。他只知道,他的力量,太过于微薄。

在那些人面前。

其实除了公主府这封信,刘渊昨天晚上,还收到了另一封信。一封父亲寄给儿子的信。

摇了摇头,把纷乱的思绪赶出了脑海。

重新振作精神的刘渊,快马加鞭赶赴长安。

塞外战云密布,幽并两州厉兵秣马。冀州大学纷飞。民夫们冒雪而行。洛阳商旅依旧,公主府内清冷肃穆。关中快马频传,一队少年风雨兼程。

——————————————

而江南,处于繁华与不繁华之间。

大汉建国之后。时任刘璋谋主的张良,为刘璋制订了鼓励生育,修养生息的国策。大力恢复神州人口。

预见未来,关中,中原一隅之地不足以兴华夏的他,把目光投向了江南那片相对中原地广人稀的地方。那片帮派势力的大本营。

为了方便江南江北相互交通。更是一力主持,推动,开凿了贯通南北的钱塘大运河。并组织移民,让官府的触手,一点点的探入这片土地。发现她,占据他,掌控他。如今已知的世界。

匈奴居塞北。大汉占据了,蜀中,关中,中原,北方长城一线以及江南地区。

但是大汉对于各地的统治基础却是不同的。世家帮派以及落后的技术,还有生产资料和人口之间的矛盾。都成了阻碍大汉切实统治这片大地的因数。

关中之地,政令下乡。

中原一带,政令到县。

江南一地,汉政府的政令连郡城都出不去。

这一代的大汉,是开扩进取的大汉。

所以有了钱塘大运河。

所以有了这场汉匈战争。战争幕后推动者。本意并不是想要战争。大部分,或许是抱着以战争促和平的心态来做的推动。

如果有全知全能者,站在高处会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比如说,刘家和董家联姻,为的就是有那么一天,有一个借口可以进行一场战争,或者清洗。

或是对外,或是对内。

更有意思的,这次幕后的推动着,不光光是有太子,公主,将军或者皇帝。隐隐约约,还有着其它许多势力,隐藏在暗中推波助澜。可以说全天下的目光,否聚集在了长城一线。

看汉匈之间的前哨战,双方可以打出什么样的风采!

这将决定很多东西。很多现在人所不知道,但是某一天蓦然回首。才会感叹,幸好,那天我们赢了!幸好,那时我是对的!

这个时候。

刘璋站在了云端。他身旁站着的,一位是大汉的留侯张良,另一位,便是长河帮主杨万里。

一家,大汉朝廷的门派。

一个,大汉衙门的帮主。

长河帮依托钱塘大运河,掌控了江南江北的水上贸易渠道。利益十分可观。这些收益刨去成本,四分归国库,二分归皇室,二分归张良,剩下的二分,就归刘璋身边的长河帮了。长河帮是一个以江南原生态的帮派模式,深入江南的水岸田间。

通过不断的移民垦荒,营建城池,建立官府。一点点的侵蚀江南当地江南原本蛮民与地方豪强帮派的生存空间。

目前,一点点的沿着河流。汉朝已经对江南河流沿岸的大部分地区,建立了基层统治。

只是,在更加广沃的平原和山间。大汉的统治基础依然薄弱。

目前看来,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水滴石穿一样。慢慢的对这片土地进行耕耘。

把生地耕成熟地。

把他乡变成故乡。

张良一力主持的钱塘大运河,沿着吴王夫差开的故道。前后费时十年才初步投入营建。

如今第一批耕耘在江南的中原百姓,来到江南不过十余年。

第一批出生在江南的孩子。今天不过十余岁。

未来可期,刘璋相信,江南这片土地会成为大汉新的粮仓。如同张良当初对他说的那样。

人口就是生产力。可以预见,不出五年,就会有一大批青壮年成长起来。一批数倍与汉初人口的人口。

一批经受大汉教育,大汉养育的孩子。

大汉的基本国策有三。当初刘璋进关中。

经过张良之手,和关中父老约法三章。

第一,大汉鼓励生育。生男生女一样。生多生少不一样。生多国家予以奖励和表彰。以及一些免赋政策。生的少了?对不起,赋税一样不能少。

至于担心生下来养不活怎么办?

别怕,你养不活国家帮你养。

这批人从出生,到成长,背后饱含了多少人的期待。谁也说不清。

将人口迁移到江南,也是为了有效缓解可以预见的中原地带人多地少的矛盾。

刘渊一路上看见的中原一地寂寥的图景。

一是因为时值冬季。

二来就是因为这场长期的有组织的大规模人口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