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一方水土一方人

山里的早晨还是很凉的,虽然没有XJ早穿棉袄午穿纱那么夸张,却也是清爽的不是那么怡人。还好还是带着些厚衣服的,本来白泽腾是很懒的人,出门不喜欢带太多的东西,可是禁不住父母的唠叨,还是多带了几件衣服的,取衣服的时候,发现箱子里还有一个玻璃瓶,里面装的是黄土。这大概是收拾行李的时候,老太太给偷偷放进去的吧,毕竟知道白泽腾要出门的消息后,就已经念叨了很久,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出远门是一定要带一瓶家乡土的。

白泽腾想起了那年去上学的时候貌似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一样的罐头玻璃瓶,一样的黄土。当时白泽腾还很不以为然的,白泽腾心说,那些都是封建迷信的残余,像白泽腾这样受马克思主义熏陶长大的莘莘学子,怎么可能会相信这些,可是拗不过老太太的执着,还是被塞进的箱子,白泽腾也就任它在箱子里的躺着了,懒得去理会。

赶到学校的第二天,就开始军训了,大概也就是一周左右的样子吧,白泽腾开始上吐下泻个不停,吃药打针吊水,把医务室的老汉儿也折腾了个够。还好老汉儿也是学贯东西的,说你这是水土不服啊,看来得用土法子了吧,实在不行让家里给你寄点家乡的土来吧,然后冲水喝,喝两回就好了,比这个见效快。

白泽腾顿时愕然,原来还真的有这么一说的啊,白泽腾也立马就想到了箱子里的那瓶家乡土。赶紧挪回宿舍,开始翻行李箱,看来人有时候犯懒还是有好处的,那瓶土还依然静静地躺在那里。白泽腾喜出望外地去水房接了点热水,然后把土放到被子里用水冲开,一股子泥土的腥味扑鼻而来,并没有歌里唱的那样,有泥土的芬芳。

白泽腾试着喝了两次,身体还是有些虚脱的,只是不再像前几天那样了,果真还是有些神奇的效果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也并不是一个谣传。至少白泽腾就是这土偏方的受益者,有时候就是这样,任别人说破嘴皮子都没用,只有身有体会才会相信。

看着箱子里的家乡土,白泽腾还是决定再犯一次懒。于是,它便依然躺在了那里。

加了件外套,白泽腾决定出去走走,去看看土山的日出。

天气转凉,已经近九月了,山里已经寒意凛然。白泽腾挑了一条看似蜿蜒很远的小道,决定去一探究竟,看看路的深处是个什么新境地。路的尽头就不指望了,白泽腾知道这种山里也许是没有尽头的,于是便也没有那种走到路尽头的雄心壮志了,毕竟还是要把握好时间的。

一路遇到几个去地里劳作的老汉儿,都带着干粮和水,攀谈之下才知道,他们是早早地吃过早饭,然后带着干粮下地的。难怪路边的田地边上都会有个猫耳洞,以为是贮藏土豆之类的作物用的,没想到还有另外的功能,老农们中午就在这个小洞里吃喝休息的,不得不感慨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了。以前这两个词只是在教科书里出现过,而此时倒是让白泽腾真的大开眼界了。

一路两边都是农田,还有的豆子还在地里长着。这样贫瘠的土地也是长不出太好的庄稼的,所以那些没有收割的庄稼倒是显得很突兀了。庄稼地里的土是很虚的,所以他们收豆子都是不需要镰刀的,直接轻轻一拨就出来了。白泽腾还是很惊叹的,惊叹于这样贫瘠的土地还可以长出这么喜人的庄稼,真不知是老汉儿们的辛劳,还是庄稼们的生命力旺盛。

玉米地里已经只剩下杆子了,即使是虚浮的土壤里,它们还依然整整齐齐地排在那里,犹如等待首长检阅的士兵,并没有因为脚下的土地虚浮而随便地改变队形。也许是有些依然在坚持,也许是有些事物被选择了坚持。

玉米地的旁边是一片萝卜,大概是留着准备过冬的吧。直接埋在地里,要吃的时候直接拔一个带回去就好。省去了搬运及二次储藏的麻烦,倒也是懒人妙招的一种吧。

再往前走了,是一片梨园,其实也不算是纯粹的梨园,毕竟林子也并不是很大。几棵不知名的梨树,还有几棵杏树,或许勉强能称为果园吧。再往前走就是蜿蜒深长的土路了,看看时间大概不够一个来回了吧,于是就转身回去了。上山容易下山难,虽然并不是什么名山大川,只能算作是几个小土坡吧,但也是够折腾一番的吧,走回去的时候,小腿已经开始有些发软了,还是缺乏锻炼的缘故吧。

等赶回工地的时候,都已经过了早饭的时间了,都开始各自的忙碌工作,而白泽腾则匆匆地吃了几口就被安排去县城采购了,第一次去县城了,心里还是有些激动的,毕竟看惯了山川,也需要换换视觉享受的。

路,还是来时的那条蜿蜒十八弯的水泥路。

一行三人,孔子说“三人行必有师焉”。

都是老道的江湖人了,走过南闯过北,黄河两岸喝过水的。谁还没有个故事?

司机是个三、四十岁左右的江淮男人,也是个老司机了。一上车就开始上烟,毕竟这个项目的人员都是从各地拼凑而成的,顶多是打过照面,说不上认识。而烟酒似乎一直都是中国人礼仪交往的神兵利器,千百年来一直未曾衰败过,毕竟两个互不相识的人总要有些话头的,所以认识的第一步就是先“研究研究”的。无烟不相识无酒不成席,这也是不知是哪位老祖宗传承下来的。

另一个主要负责采购的是个五十来岁姓高的老汉儿,红光满面春风笑的,看来也是懂得生活的主儿。所以这个是不会抽烟的,推谢了一番,还是没有接烟。

白泽腾是刚戒了烟的,以为是要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里上班了,抽烟可能会显得素质低下吧。于是咬咬牙终于把烟给戒了。可是没想到的是,白泽腾居然来到广阔天地间,看来白泽腾是要大有作为了?

白泽腾作为一个新人,没有他们那么老道,终究是推脱不过,就接过来放在耳间。也没有要重拾烟瘾的冲动,不过不接似乎又显得不那么礼貌,毕竟还没有学会如何去委婉地拒绝。

一路颠簸,一行人在蜿蜒的乡道上走走停停。路本来就是很窄的,还能遇到各种奇葩的。有在路上遇到熟人的,便停下来打个招呼,甚至于聊会天,于是来往的车辆就都要停下来等他们聊完,遇到更奇葩的,聊的太投机了,就有长长的队伍停下来等他们聊完,这是很无奈的事情,你还不能把人家怎么着。

据说这次运气还算不错的,也可能两个人谈的不怎么融洽吧,很快道路就通畅了。可是到达县城的时候基本也到了中午了。再一次来到这个县城的时候,发觉真的不是很大。毕竟第一次刚到的时候已经入夜了,也可能在没有灯光的地方还有看不到的地方吧。如今在光天化日之下再一看,却还是那副模样,丝毫没有改变的。看来这真的是个不大的城市。

几人按着采购清单开始采购,却发现,基本上都会缺几样,想在一家完整地采购是不可能了,可是又不能一家一家的零星采购,而且很多东西是压根就在这个城市不存在的。于是,经过再三思量,最终决定还是听从人家当地人的建议,去邻近的城市去看看。

又找了几家店面,店家一副你爱买不买的模样,似乎他们开门就不是做生意的,只是为了给屋子通通风而已吧。你也不需要砍价,人家也根本不会给你让,可以说能让你进门就是给了你莫大的脸面,你还蹬鼻子上脸还价吗?又或者他们看出来白泽腾他们是来摸市场的不是真心买的吧。

后来老高说了一招,让白泽腾去银行取了些现金,一进店门就直接把现金摆出来,做成一副有现钱,是来采购的模样。这样效果果然好了很多,至少不会冷面相待了,也有了些许的热情劲儿,甚至连茶碗都摆出来了。看来还是现金展现出来的魅力大,至少是人人都喜欢的。

终于敲定一家采购的时候,白泽腾已经饿得肚子咕咕叫了。早上的时候本来就吃的少,又出门急,熬到现在早已经撑不住了。白泽腾以为至少可以先吃饭再说的,没想到老高是这么敬业的同志。生意谈成的时候,交了钱,老板热情到请客吃饭了,倒也是没有出乎意料之外。毕竟任谁挣了钱也会乐开花的,老板这么做也是为了以后的长期合作吧。毕竟这年头拿着现金买货的人是越来越少了,都是赊账的多,他们也都怕了吧。好不容易有资金流动了,当然是乐开怀了。

这年头跟谁作对都不能跟钱作对呀。

期间,老板也在热情洋溢的上烟,白泽腾接过来顺手往耳根上放,突然想起来,白泽腾的耳根处已经有了一根了,对比一下,看看已经变形了的香烟,只好替换了吧。好不容易放下的东西,要重新拾起来也是需要勇气的。

虽然有过破镜重圆的佳话,可是破镜始终就是破镜,不管怎么修复重圆了,那些物理裂痕还是会存在的,无论你修复地多么完美,它也不可能是原来的镜子了,就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的道理是一样的,碎了就是碎了,勉强拼凑起来也是碎片而不是整体。用这样的理论是适合阐述感情问题的吧,对于抽不抽烟的问题上似乎没有那么贴切了。不过也就是这个道理而已,没有人会把好不容易丢弃的东西再重新捡回来,除非有足够的诱惑力。

而香烟这东西却恰恰就具有这种魅力。三杯酒下肚的时候,白泽腾已经不自觉地跟人要烟抽了。什么烟酒不分家,有酒没烟等于白看,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等等一套歪理论怎么听也就怎么顺耳了,人就是这样,能够自我安慰,人总得为自己的行为做出一个合理的理由,所谓的师出有名吧。也许在做事情上是不行的,但是给自己找理由,自我安慰绝对是没有问题的,随随便便都能是一套长篇大论,然后自己把自己说服,然自己有足够的理由不去承认自己的错误,自欺欺人总是能做的水到渠成。

天气有些凉了,载着一车的货物,一行人酒足饭饱后就开始往回走了。蜿蜒的道路颠簸得白泽腾想吐,本来就是能把人颠吐的道路,如今再加上酒精的刺激,就愈加地想吐了,最后还是忍了忍,毕竟再开窗迎风的话会吐得更厉害吧。再者万一吐到人家车上也是不好的吧,毕竟这路上多的还是敞篷的摩托或者拖拉机,真的迎面扑去怕也是不好的,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把当地人惹急了再在这路上说道半天,那么估计又得摆起龙门阵了。

庆幸的是路上没有再遇到熟人见面聊天的,所以一路还算是比较顺利的吧。即使是这样,回去的时候天也已经黑了,工地的领导开始招呼人卸车,白泽腾则跑回屋子里休息了,这种时候白泽腾才懒得去表现,毕竟白泽腾还是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书生。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吧,新的住宿点也盖得差不多了,是时候搬家了,毕竟寄人篱下的感觉不是很好。后续的进场人员也开始增加了,不管是干活的还是不干活的,总之这个荒凉的片瓦之地是开始热闹起来了。而村里的人也渐渐开始显露出不友善来了,对外来的人是可以友善的,但是你外来的人多了那就不是那么友善的事情了,毕竟量变会引起质变的,人一上百形形色色,鱼龙混杂了就难免会爆发出很多无中生有的矛盾。

以前可以请着你吃的瓜果蔬菜,现在开始收费了,毕竟几个人吃了也就吃了,即使是白送也是能接受的,可是人多了就不是那个味儿了。白泽腾突然间发现这倒是个很高明的销售手段,这些原本淳朴的村民,在无意之中却展示了非凡的经营才能,难怪晋商当年那么厉害,这是有天生的成分在里面啊。

附近的饭店之类的也开始多了起来,这片不毛之地渐渐地随着人口的增加而逐渐地热闹起来了。慢慢的,小卖部之类的也开起来,不知不觉地就自行地成了一个商业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