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欧洲典型国家老年长期照护服务模式
更新时间:2025-04-08 19:47:19 最新章节:封底
书籍简介
服务作为一种集生产和消费于一体的即时性物品,由谁提供和如何提供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本书聚焦于欧洲典型国家老年长期照护服务的多元模式,系统阐述三种不同模式的发展演进、突出特征及服务成效,并基于比较研究深入分析这种多元模式分别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会呈现多元模式。最后对中国老年长期照护服务的宏观政策进行梳理、对微观供给进行考察,为构建和完善中国老年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提供政策建议。
上架时间:2020-07-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中国的非洲文学研究是近年快速发展的一门学科,它反映出学术界对非洲的兴趣已经从政治和经济扩大到了文化。中国的非洲文学研究如何进行?什么是中国研究非洲文学的方法?如何定义这个研究对象的性质,以及如何建立一套发展中国的非洲文学研究的健康体制?这些问题正在困扰着目前充满热情的研究者们。面对这一系列问题,本书邀请国内主要的研究者对中国的非洲文学研究的发展做了阶段性的总结,反映了当下中国的非洲文学研究者的主要政治36.9万字
- 会员当今世界,国际舞台风云变幻,大国纵横捭阖,小国竞逐其间,地区热点此起彼伏。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看懂国际形势,理解国家政策,参透其理?本书结合国际社会的生动实例,用深入浅出的方式,通过历史方法、格局方法、理论方法、专题路径、新闻视角五大路径,为读者提供了一把看懂国际形势的“钥匙”。当然,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借助本书展示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一角,循着理解国际形势的思维路径登堂入室,从看热闹的“外行”成长为政治9.5万字
- 会员作者对全球气候政治中的新兴大国群体化这一国际关系和世界政治新现象从结构、进程与机制三个维度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新兴大国参与全球气候政治,是探寻气候变化应对这一集体行动难题化解之道的可贵尝试,有望重塑全球气候治理,争取全球气候公平正义,推动全球气候制度变迁。探究新兴大国气候政治群体化,在发展中国家阵营团结的维持、崛起中的中国与全球治理之间的相互关系、战略空间拓展上的选择困境等方面,对中国国家战略与外政治17万字
- 会员本书以“在什么条件下,国际河流水资源分配问题会产生合作”为研究问题,通过运用结构与行动者互构理论,首先分析了水权争议是规范竞争对流域国家建构的结果,显示了社会结构对行动者的影响。继而,通过在结构与行动者之间插入一个新的层次,即流域的水关系历史,分析流域文化、身份以及流域历史记忆所构成的流域关系对社会结构的形成与行动者的认知产生了怎样的作用及意义。同时,也为国际河流水资源分配中合作机制——情境敏感机政治14.4万字
- 会员本书重点分析了21世纪东亚的历史与现实问题、东北地区满语文化状及城镇体系的形成及特点、19世纪末俄国的对华认识与义和团事件、1882—1894年中朝商路历史性变迁原因及其影响、抗战初期日本媒体的战争宣传、集体化时代中共在农村关于贫困和反贫困的实践、“天乳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展开论述、中国舟山群岛新区捕捞活动的变化及其影响、当代中国政治史中的“公民”等问题,关注了中国和东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政治47.3万字
- 会员2023年大国间地缘政治与意识形态竞争的烈度依然居高不下,继续推动整个国际体系加速分化重组,风高浪急的百年变局之中仍在累积涌起惊涛骇浪的动能。2024年,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全球原有趋势持续演化并呈现一些新的特征:全球治理体系离散化,美西方国内政治极端化,世界经济“再全球化”,产业政策主流化,美国对华战略明朗化,全球经济发展低碳化,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人工智能武器化,全球生产与交换数字化及核与政治28.2万字
- 会员《拉美研究论丛》是浙江外国语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主办的学术论丛。《拉美研究论丛(第三辑)》聚焦于拉美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的研究,包括但不限于拉美经贸合作、拉美政治生态、拉美文明互鉴等主题。本辑涵盖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及业内人士的十余篇关于拉美问题研究的论文,作者包括浙江外国语学院的教师、国内外高校的专家学者、政府部门的研究人员等。希望通过这部论丛,对国内外拉美经贸问题研究的学者有所帮助。政治16.7万字
- 会员全球化的发展并没有消除地缘政治,而是重塑了地缘政治。本书基于全球化时代地缘特征的变化,首先对传统地缘政治理论进行剖析,分析了全球化时代传统地缘政治理论的变与不变,并以此作为理论超越和体系重建的前提;其次,本书将全球化因素渗透到对地缘政治理论的新的思考之中,从方法论变迁、理论体系建构、理论路径、实践路径等方面比较全面地探讨了全球化时代地缘政治理论体系的重构问题;最后,本书分析了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政治22.5万字
- 会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距今已经超过了30年,使得社会主义阵营瓦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谷。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对于今天我们所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事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实践成败经验教训考》一书,针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反对斯大林、反对列宁的逆流进行了批判,坚决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不可撼动的地位,深刻地阐释了苏东社会主义蜕变的根本原因在政治40.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