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温热论 : 三元及一思维下的伤寒温病学在线阅读
会员

伤寒温热论 : 三元及一思维下的伤寒温病学

李自东 李阳泉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医学中医39.3万字

更新时间:2024-10-12 15:46:48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是基础理论,中篇是伤寒纲要,下篇是伤寒温热。本书上篇根植于经典,理论出自于《道德经》《黄帝内经》《难经》,本书对经典中三元思想进行系统整理,使之成体系,形成中医思维的“三元世界观”,并以“三”为基,构建经脉系统,五行五味,六经六气生理病理模型。本书的中篇是伤寒纲要篇,其实就是用新理论去解构伤寒。历来解伤寒者,要么脏腑经络的理论,要么六经八纲,或是标本中气、五运六气,等等,历史上用“三”解,“三”呢?须知三阴三阳是以“三”为基的理论模型啊,而真正把“三”系统整理出来,并构建以“三”为基的生理病理模型,目前我还未看到,也许这是正解呢?所以本书还是很值得期待的。本书的下篇论述温热病的发病机理、传变机理、实热与虚热的机理,从中医基础理论对临床中发热类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从中医基础理论对发热类疾病进行有效的梳理是非常有建设意义的。
品牌:武汉市弦动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上架时间:2024-10-01 00:00:00
出版社: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武汉市弦动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自东 李阳泉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从研究文献出发,溯源出仲景经方的学术体系及临床辨治特点;追溯经方源流,上篇阐释生理病理,中篇解惑六经病机,下篇辨明六病方机,构建了理法完备的“病机方机解伤寒”辨证学术体系。从生理的津液观、营卫论与病理表里观与传变论,确立经典经方的理论基础;进而详细阐发六病病机辨证体系与六病方机体系。每一病机下,设基础病机与复合病机;每一方机下立主证方,以“气血水火”四证为基础传衍化方。其条理分明,各有法度,于
    许家栋主编医学18.5万字
  • 会员
    本书从《伤寒发微》《金匮发微》《经方实验录》《曹颖甫先生医案》四书中,采摭曹颖甫对235首经方的阐论和临证运用(医案)。每首经方均分“组成”“应用”“鉴别”“方论”“禁忌”“预后”“医案”等部分,含括曹氏医案260余则、70余种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包括感冒、伤寒、发热、咳嗽、喘证、哮证、肺痈、肺痿、心悸、胸痹、胸痛、不寐、神昏、痫证、神志恍惚、胃脘痛、结胸、呕吐、腹痛、腹满、泄泻、便秘、臌胀、头
    李成文 路秀云主编医学27.1万字
  • 会员
    李延芳教授系第二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河北省首届针灸大师。本书翔实记录了李延芳教授行医60余年的学术精华,内容丰富,提要钩沉,引经据典,明其理论,详其方治。李延芳在师承刘峙南、孙可兴、王宗禹等针灸前辈大家的基础上,参以己见,传承创新,临证发挥灵活运用,不拘一家之言,在针灸学术界颇有独到见地。在临证60余年的生涯中,她师古而不泥于古,治病务以疗效为目的,结合历代医家经验和自己的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
    李延芳 耿惠 李利军主编医学12.2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作者研习《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所用药物之小结。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张仲景习用药物,从“基原探讨”“条文辑要”“病机辨析”“应用探究”展开论述,通过“析药测证”“以药串方”的形式,努力探索,还原张仲景时代诸医者的用药思辨规律,从“证-药”角度全新地诠释每味药物;第二部分为张仲景使用次数不多的药物,重点厘清其基原及本草历史沿革,内容、形式不拘一格。本书以临床实用为指归,融思想性、学术性
    张宇静主编医学18.6万字
  • 会员
    渝州正骨术起源于清末民初,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成立于1958年,是西南地区成立最早的一所骨科专科医院。通过百余年几代骨伤人的传承和发展,在中医骨科医疗技术、药物、器具及学术理论方面不断创新,逐渐孕育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渝州正骨”学术思想及其诊疗体系,形成“灵巧手法、动静固定、内外用药、导引练功”渝州正骨四法。本书将他们宝贵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给予总结,对于承载交流学术、总结
    漆伟 郭剑华主编医学86.5万字
  • 会员
    本书简要总结了肌肉学的中西医学知识,包括解剖、生理、生化、组织学以及中医针灸学中的肌肉学理论,并结合浮针的医学实践,在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作了系统说明,如患肌的病理特点,以及肌肉上下游病痛的诊断和大体治疗(如现代医学中的骨关节病,在很多实际患者的表现中,并非骨与关节的病变,而是肌肉及其附属组织的病变),反映了作者二十余年的深入思考。本书对针灸学(尤其是浮针操作者)、康复学、疼痛学、骨伤科学从业人
    符仲华医学15.8万字
  • 会员
    本书在深入研究中医经典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浮针医学临床实践以及现代医学关于肌肉、结缔组织的研究,对气血理论提出了创建性观点,重点展示了气血新论指导下的针灸解读、气血新论对浮针治疗的指导意义和提高浮针疗效的新方法。本书有一定的原创价值。包括:浮针简介、气血新论形成与意义、气血与八纲辨证、气血与五行、脏腑辨证、气血与经络辨证、气血与卫气营血辨证、四诊与气血、气血与辨证论治、整体观念、气血新论下的针灸解读
    符仲华 甘秀伦医学14.9万字
  • 会员
    本书通过中医文献研究和临床实践等,凝练提出阳痿的因痹致痿病机和通痹治痿法,结合“治痿独取阳明”,在临床实践中采用通脘痹治阳痿,以丰富临床有效案例辅助说明,体现理论性,突出实用性。该书对中医男科、内分泌科、心血管科、消化内科等相关专业的医疗工作者,相关科研工作者及高等院校教师和研究生等都有参考和学习价值,有望成为中医治疗阳痿的重要参考。该研究为中医治疗阳痿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具有实践指导性,操作性强
    赵家有 宋春生主编医学9万字
  • 会员
    本书以软组织外科学的视角分析人体的生长发育及运动特点,通过对运动系统损害阶段的分析,寻找需要治疗的层面。不同损害程度的不同治疗方法使治疗更具个性化。通过对经典中医语句的分析,使人了解中医研究的立论所在,将力学理念加入到中医针刺治疗的研究中来,使针刺治疗不再只是经验的积累,成为可复制性极强的现代知识;通过分析不同针具的作用特点,使临床治疗效果的确定性大大提高;对经典经验穴位的作用分析,使单纯的朴素辩
    王震生主编医学14.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