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透视浙村: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浙江探索与实践
更新时间:2024-08-19 16:39:39 最新章节:封底
书籍简介
历史文化村落是人类聚居的一种重要类型,是中华农耕文明的见证者和活化石,是历史创造的不可再生的重要遗产。本书聚焦浙江,在充分的田野调研和翔实的数据梳理基础上,以理论研究为支撑,构建具有指导意义的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机制、模式、路径及绩效评价体系,以40个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村落为例,阐释浙江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探索实践。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着重对浙江地域环境、历史文化村落特征及保护利用评价、保护利用规划设计研究等做了详细的阐述和理论建构;下篇以地域为单位阐述代表村落的特征概貌、规划设计、建设实绩及保护利用模式与路径。本书适合乡村规划建设人员、村落保护研究从业人员、各级规划建设管理人员、关心热爱村落保护发展的社会人士,以及高等院校城乡规划等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品牌:机械工业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4-01-31 00:00:00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杨小军 丁继军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历史乡土地理研究,聚焦于历史时期区域地理之变迁,以县域为核心单位,是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本书内容主要分四个部分,即寒食节文化篇、政区与地名篇、聚落地理篇、灾害篇,分别从寒食节文化、政区沿革与地名特征、聚落构建与分布格局、历史时期灾害发生等多个方面对于介休地区历史地理之变化历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与分析。其中,对于寒食节文化演变、城市灾害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不同以往的诠释与解读,学术创新意义突出。历史13.8万字
- 会员《“丝绸之路的互动与共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是在2016年10月,由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与大连大学中国东北亚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丝绸之路的互动与共生”学术研讨会的会议论文中,精心选择出的20余篇论文组成。论文集在国家倡导“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下,从全球史的视野出发,审视了丝绸之路上,不同文明不断互动、实行共赢共生的历史现象与轨迹,尤其着重讨论了东北亚、中亚、东南亚国家与文明,在丝绸之路上扮演的重要历史18.4万字
- 会员中国边疆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硕的积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边疆研究经历了艰辛而又辉煌的演进历程,至今已成为社会科学领域诸学科中的一门显学。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学术研究史的视野回顾了70年来中国边疆研究前进的足迹,总结学科的成就和价值,展望学科发展的大势。全书分四篇、十八章。绪论两章,概述统一多民族中国与中国边疆,以及中国边疆研究的千年积累、百年探索;综论四章,从纵的方历史62.4万字
- 会员本书从水患研究入手,以城市变迁问题为主线,围绕黄河水患对下游地区城市变迁的影响及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个主题,系统地探讨明清时期在水患频仍、生态环境改变的背景下,下游城市衰落与再生以及格局演变、重心转移过程及其内在原因。本书运用历史地理学、城市史学、灾害史学、生态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系统地梳理了黄河灾害史料,对明清时期黄河史志、下游省市县地方志、文编、档案、各类调查资料等做了较为全面的搜集与整理;历史22.6万字
- 会员本书以古丝绸之路为主线,两位作者沿着前人的足迹,从大漠到海洋,横穿亚欧,探访沿途的重要城镇——敦煌、阿拉木图、多哈、阿姆斯特丹、亚历山大港、马六甲、泉州等,思索丝路文明和我们的关系。历史11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1.《中国国家地理百科全书》是一套色彩艳丽、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大众地理读物。2.全书内容是经过社科院专家和中国地理协会的老师专门审核后完成的,地理知识具有较高的权威性。3.全书共分10卷,分别从多方面介绍了世界七大洲的200多个国家与地区,资料翔实、数据全面、图片丰富。4.这套书也是目前国内图书市场上为数不多的以彩图版的形式介绍全球各国概况及风土人情的图书之一,具有极高的收藏性、阅读性和欣赏性历史地理6.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