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院医事春秋在线阅读
会员

太医院医事春秋

张其成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医学中医14.4万字

更新时间:2021-05-28 17:11:32 最新章节:附录 太医院志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北京太医院医事制度研究”的最终成果。本书,分为十个部分:第一章:太医院历史概述,对金、元、明、清四代太医院进行简要历史介绍;第二章:太医院遗址考证,根据现存史料考证了明清两朝太医院遗址;第三章:太医院太医名录,主要收录了正史所记载的历代太医名录;第四章:太医院医方秘籍,主要介绍了四本太医院秘方医书;第五章至第八章:分别梳理了四代太医院的职官制度、诊疗制度、教育考试制度以及祭祀制度;第九章:太医院与相关机构关系,主要介绍了太医院在元、明、清三代与相关职能机构的关系;第十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太医院医事制度研究现代价值。最后,附录部分对清代太医任锡庚所著《太医院志》进行了整理。
上架时间:2016-1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张其成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黄帝内经》认为:“诸病于内,必形于外”,人的体内有了毛病,一定会在身体表面显现出来。人体的面部、手部、皮肤等是直接暴露在外的部位,其色泽、形态变化最易于通过望诊进行识别。本书结合病案,详细地阐述了中医望诊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具体包括望诊的部位、病变表象、其所对应的体内病灶等,揭示发病的原因及防治方法。重点介绍面诊、眼诊、鼻诊、唇诊、耳诊、手诊、舌诊、皮肤诊以及神态等,通过“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测
    王小云主编医学16.4万字
  • 会员
    本书认真总结了先秦古代哲学以及《黄帝内经》时期的整体观理论和中医整体观学说,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后世对中医整体观的认识与学术发挥,涉及中医脏象学说、经络学说、气血学说以及临床中药方剂应用等,从多方面深入阐释了整体观在中医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强调了中医整体观与中医临床疗效的密切联系。本书分为四章,分别介绍了整体观的源流及中医对整体观的认识、实践内容、发展,是当前全面阐述中医整体观理论的重要作品,对中
    刘星医学16万字
  • 会员
    “方-证要素对应”组方原则,是以病机为靶向的中医临床组方原则,其核心是强调方剂要素(方剂配伍单元)与证候要素(病机单元)的链式关系。本书共四章。第一章论述“方-证要素对应”组方原则的产生背景、基本概念、应用范围,以及经方“五脏五味补泻”方剂要素提取等,并从选方原则、组方原则、优化原则三个方面阐述了“方证对应”“方-证要素对应”与“君臣佐使”之间的关系。第二、三章为经方“方-证要素”解析,逐一解析《
    李宇航 郑丰杰编著医学27.1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一本凝集了王永炎院士对于中医药学科建设的思考展望,充分体现王院士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的专著。此次整理出版,将王永炎院士多年来关于中医药学学科建设的学术文章进行归纳整理,建立了兼具专业性与完整性的中医药学学科建设文集,且蕴含了王院士诸多独到的学术思想。专著揭示了中医药学的学科本源,为年轻一代中医学人指明了学习与发展方向,对指导中医科研教学和临床实践、培养高素质的中医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内
    商洪才 王燕平 张华敏 杨洪军 张志强编著医学27.4万字
  • 会员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着力传播中医康复理念,弘扬中医传统文化,树立“大康复”理念,精心挖掘、整理、创新、开展应用了多种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特色优势突出,实用性强,深受患者欢迎,有重要的推广价值。本书为2016年度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成果,由世界传统疗法研究与国际合作示范基地资助出版,介绍了常用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技术来源、适应证、禁忌证、慎用证、技术操作规程、注意事项、意外情况及处理、安全性评价等内容,
    关雪峰 杨关林主编医学12.4万字
  • 会员
    本书分为理法方药、疾病治疗、临床与实验研究三部分。上篇重点介绍软坚散结法的基本理论和应用要点。其内容包括软坚散结法的内涵与外延、适应病证、具体方法,以及含软坚散结功效的中药160余种、古代方剂130余种及现代中成药40余种,其中包括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及国家医保目录中具有软坚散结功效的中成药,方便临床医生检索使用。中篇以疾病为线,囊括了以癥瘕积聚、肿瘤、纤维化、斑块、硬化、结节、囊肿等为表现的多种疾病
    王志国主编医学30.4万字
  • 会员
    孙凤霞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60余年。徐州市首批名中医,江苏省名中医,第五批、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师从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深得真传。临床善于诊治疑难杂症,用药特色鲜明,尤其在脾胃病的诊治用药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广受患者好评。本书系统整理了孙凤霞教授行医50余年的宝贵经验,主要内容包括孙老的学术思想与临床验案,力求更全面地展示孙老诊疗的全过
    孙凤霞 刘峰林 黄焰编著医学13.3万字
  • 会员
    中医治病贵在明理,重辨证;临床处方用药,思维方法是指导,辨证论治是方向,辨证须先识症,辨证辨病结合,本书以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阐述作者从中医角度认识、治疗常见病和疑难杂症的学术思想。本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者验案,对病因病机、诊疗特点、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等角度结合经典原文进行分析,用经典案例明中医治病之理,对于中青年临床医生启发性较强。本书作者张志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主
    张志敏医学16.5万字
  • 会员
    《针灸资生经》由宋代针灸家王执中编于南宋1180~1195年。7卷。是一部文献价值、临床价值均较高的针灸书,对后世针灸学产生了较大影响。该书卷1所载腧穴365个,详介腧穴定位和针刺法,明清的针灸铜人腧穴标注也多采用了这一定位法,并配有36幅腧穴图,形象直观;卷2是王氏针灸临证体会的结晶,集中体现了王氏对取穴、施灸、灸后护理、针灸禁忌以及针药关系等针灸学基本问题的独到见解;卷3~7是在收集前贤腧穴主
    (宋)王执中编著 黄龙祥 黄幼民整理 (元)杜思敬辑 黄龙祥 黄幼民整理医学16.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