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陈丹燕的上海
更新时间:2020-09-08 18:27:00 最新章节:陈丹燕作品 外滩三部曲
书籍简介
《陈丹燕的上海》,18万字,150多幅图片。全书分“不是故土,却是家乡”、“川流不息”、“永不拓宽的街道”、“海上国潮,沪申摩登:注释1960-1990年代的上海时尚”四个部分。陈丹燕以非虚构的笔法,分别讲述了搬家与父母的八个箱子的故事,洋泾浜英语与上海买办的故事,为保护城市记忆而永不拓宽街道的故事,喜欢登高俯瞰上海的年轻爬楼党的故事,柯灵故居的故事,傅雷故居的故事,贺友直和他的老上海插图的故事,作者14岁时的地理老师的故事,1981年中国大陆第一场托福考试的故事,以及打造和维护了上海乃至全中国人民日常生活尊严的上海老品牌的故事……这些上海百年巨变中的日常生活、民间记忆与个人历史,是一个考据严谨、书写独特的作家眼中的上海的前世今生。上海作为十九世纪通商口岸城市最重要的码头之一、如今的国际大都市,它的来历、它的雄心、它同世界联系在一起的历史,它对日常生活的尊重,在陈丹燕笔下,都是我们热爱它的理由。因为,热爱上海的滋味,就是热爱世界的滋味。全书以多变的视角,冷静的感性,绵密而细腻的文字,图文并茂地将一个鲜活流动着的、具有独特精神品格的上海,呈现在读者眼前。可以说,“陈丹燕的上海”已成为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向中国、向世界传递着关于上海城市、文化的独特魅力。
上架时间:2020-08-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陈丹燕
最新上架
- 会员刚从普林斯顿毕业时,22岁的苏莱卡对生活充满期待,她像普通的年轻人一样担忧着如何面对跨入社会后的问题:新的环境、自己的前途、恋爱生活……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命运从一种小小的瘙痒开始发生了改变——她生病了,在一系列诊断之后,她终于接受了自己患上癌症的事实。她开始了与癌症长达五年的毁灭性斗争,同时开始给《纽约时报》投稿,并开设了书写自己经历的专栏《人生,被中断》,该专栏在全美影响巨大,她收获了各类读者的文学18.6万字
- 会员1973年至1979年,饶平如下放安徽,毛美棠留在上海照顾家庭。不久,家中年长的孩子们也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去江西下乡。分散在各地的家庭成员,唯一连接他们亲情的,是一封封往来两地的家书。本书收录了饶平如在1973年到1979年之间收到的来自妻子美棠和孩子的71封家书。在通讯不便的年代,一封封家书里,他们互相汇报生活近况,通报生活上遇到的困难,给对方出谋划策,家书支撑他们度过了三地分散的艰难时期。文学6.4万字
- 会员跟随本书的脚步,一起追踪中国重大案件的侦破过程。见证警察们如何在重重困难中寻找线索,锁定嫌疑人,最终成功破案。这些案件不仅考验着警方的智慧和能力,也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文学12.2万字
- 会员近年来,四川省民政厅创新实施“彝路相伴”“牵手伴行”行动计划,推动泸州、乐山、甘孜和凉山等4个市(州)的34个异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深耕善治”,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出民政贡献,在此过程中,涌现了大量干部甘于奉献、社工暖心服务、群众感恩奋进的故事。本书以展现群众精神面貌、体现社区干部作为、凸显社工专业服务等为主题以纪实的方式书写了近30个小故事,旨在以文字方式生动展现“彝路文学11.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