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税体系与产业转型升级联动机制研究:以贵州省为例在线阅读
会员

地方税体系与产业转型升级联动机制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张韬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经济财政税收13.3万字

更新时间:2020-07-31 10:01:06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构建起地方税体系与产业转型升级联动机制,不仅可以促进税制改革,而且在成功实现主导产业体系转型升级,构建起现代产业体系,形成税制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良性互动的机制,推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本书以贵州省为例,对地方税体系与贵州省“十三五”重点扶持产业,即资源型产业、装备制造业、烟酒产业、信息产业、医药养生产业转型升级联动机制设计进行探索。基于理论分析的结果,为了确保地方税体系与产业转型升级联动机制的建立,本书建议构建地方税体系与产业转型升级联动的保障机制。一方面,建议完善增值税制、企业所得税制、个人所得税制、资源税制,通过《转移支付法》进一步规范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健全相关产业的法律法规,构建地方税体系与产业转型升级联动法律保障机制。另一方面,建议加快转变思想观念,深度融入全国价值链并间接融入全球价值链,进一步争取中央对贵州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实施适度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支持力度,编制规划项目预算,推动中期预算与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构建地方税体系与产业转型升级联动政策保障机制。
品牌:中国经济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09-30 00:00:00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张韬
主页
  • 会员
    本书以贵州省为例,采用时间序列模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调研法等方法,梳理了从明朝至新中国历届中央政府对贵州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的变迁,探索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发展变化的规律,重点是针对当前贵州所获得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占比明显下降的现象,从历史和现实原因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同时分析了世界上解决地区间财力差距,以及解决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较为成功的德国、日本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提出了在新
    张韬财政12.6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本书立足于现行税收法律法规及与之相关的法律政策,对近期税收优惠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一些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解读,包括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与税、企业破产中的涉税问题、新《公司法》下的涉税问题、企业注销与税,以及“反向开票”等。同时,针对“两高”认定的危害税收征管的主要罪名进行了解释说明。全书内容翔实,案例丰富,将税务知识、政策法规、纳税实务与案例分析结合起来讲解,提供可落地执行的税务解决方案,能够帮助企业在税
    魏春田 魏迎春编著经济8.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及其分权状况为研究对象,全面梳理了不同时期中国社会保障财政责任及其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状况,总结分析中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分权特色,科学测量和评估中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分权程度,并对当前中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项目结构、支出公平及支出分权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重点分析研究,以期对中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及其分权机制的完善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张燕经济12.6万字
  • 会员
    本书从税收征管效率、产业五联、增值税会计模式、重构增值税抵扣链条等多个作用机制入手,结合地区层面宏观因素、行业层面中观因素、企业层面微观因素,展现了“营改增”的会计信息效应。
    陈冬经济9.3万字
  • 会员
    本书基于我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2014—2017年的债务余额数据、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和政府性基金收支等数据等,利用多种度量债务风险的方法或模型,首次对地方债务风险进行了全景式、立体式分析,将地方债务风险研究深入到市级和县级政府,并且系统地对一般债务风险和专项债务风险进行了细化研究,分析了其空间格局和变动趋势等问题。同时,基于相关数据构造指标体系,计算了我国31个省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数,将促进地
    刁伟涛经济8万字
  • 会员
    本书系统回顾1978年以来的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历程,探究现代财政制度建立的逻辑,展望中国财政体制的未来。财政改革从国有企业改革开始,定位于国有经济的合理布局并形成相应的财政体制;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从“分灶吃饭”开始,定位于分税制;预算改革从恢复国家预算制度开始,定位于现代预算制度;税制改革从极简税制开始,定位于建立现代税收制度,重点阐述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和房地产税改革。本书还分析了宏观财政管
    杨志勇经济21.5万字
  • 本书以公共风险为逻辑起点,突破传统理论框架,提出财政与金融关系的全新认知范式。全书从财政与货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与央行三个维度展开,揭示现代经济中财政作为货币基础、政策协同枢纽和公共风险最终承担者的核心作用。财政是现代信用货币的母体。国家信用源于国家拥有的征税权,主权货币本质是国家信用的具象化。财政收支直接嵌入基础货币循环,赤字常态化体现货币的内生性。国债不仅是融资工具,更是资本市场定价基
    刘尚希等经济16.9万字
  • 会员
    本书结合数据对2018年北京市的经济、财政和金融三个方面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并且对2019~2020年经济、财政和金融的发展形势及改革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围绕北京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和新阶段,聚焦于世界级城市群发展、高端智库产业、住房租赁市场、养老服务、财政协同机制、应对气候变化公共资金机制、京津冀生态保护补偿七个方面,深刻分析北京高质量发展迈入新阶段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及根本原因,提出
    张晓涛 李向军编著经济20.5万字
  • 会员
    本书从我国地方债务演化过程出发,从三种不同口径对我国地方政府及全国各省市隐性债务进行测算,并使用AHP、KMV模型等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预警分析;其中,融资平台是隐性债务的主要载体。在当前的形势下,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尤其是隐性债务风险需要妥善处理好融资平台债务与融资平台转型问题。在此基础上,本书针对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以及隐性债务主要举债主体给出了路径建议。
    闫衍 毛振华主编经济24万字
  • 会员
    明代苏州府是国家财赋中心,不仅赋税较其它地区为重,亦成为明代赋税改革的肇始之地。本书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白银货币化和赋税白银化为视角,通过梳理官私文书、地方志、碑刻资料等,以期还原明代苏州府赋税征纳实态,并揭示其演进脉络和发展趋势。明代苏州府长达近两个世纪的赋税改革,虽然只是全国赋税改革的一个缩影,却透视出中国赋税制度演进的轨迹。商品经济的发展、白银货币的流通,是明代赋税改革不断推向
    侯官响经济27.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