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讲堂系列:听名师讲中医诊断在线阅读
会员

岐黄讲堂系列:听名师讲中医诊断

徐琬梨 任健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医学中医22.1万字

更新时间:2020-02-19 17:30:13 最新章节:第四节 三焦辨证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是以山东中医药大学名师刘家义教授课堂实录为底稿,由青年教师徐琬梨博士结合跟随其多年临证、讲课体会,执笔整理,以课堂精华实录形式,原版再现了刘家义教授趣、简、实、活的教学特色。本书不仅保留其授课风趣、深入浅出的特色讲学,同时附以学习纲要,帮助读者提炼中医诊断要点。适合中医初学者,基层中医师阅读学习。
品牌:人卫社
上架时间:2018-08-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卫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徐琬梨 任健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主要由“经方临证实录”“读书与经方随笔”组成。“经方临证实录”主要是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运用《伤寒论》《金匮要略》辨治思维及方药诊治顽固性心衰、严重腹泻、彻夜不眠、严重焦虑抑郁症、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严重头晕等80则临床疑难危重症医案。每则医案设“方证辨证”“按语”,详细阐释了作者研习使用仲景方药的临证体会。“读书与经方随笔”主要记录了作者的读书笔记8则,特别是读经方相关书籍的笔记,多为有感而发,或
    何庆勇医学18.5万字
  • 会员
    气机升降是中医之道,它是人顺应天地运动的结果,古人观天察地获知其秘,并研究出其对有形的身体结构、无形的神意间的影响。本书论述了中药炮制、处方组成、治疗法则、中医理论及脉诊、舌诊、针灸、辨证方式中的气机升降,并通过病案讲解使用的具体方法,有助于中医临床工作者及学生理解、应用中医气机理论。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编介绍了中医气机学说的概念、起源及沿革,气机学说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中篇讲解了脏腑、经络
    席庸医学16.9万字
  • 会员
    《中医药临床循证丛书》由广东省中医院和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作编写,选择对人类健康影响重大且中医药治疗特色优势显著的29个疾病病种,积极探索中医药整体证据的搜集、提炼、整理、评价方法,对于推动中医药循证进程将发挥重要作用。本系列丛书共分两辑出版,第一辑共11个病种。
    陈红霞 薛长利主编医学9万字
  • 会员
    《重剂起沉疴》首版在学术界影响较大,多次重印,第2版沿袭了第1版的篇章结构,删除了首版内容的部分冗余,并对每篇内容进行了增加和调整,新增大量药物应用经验,突出了本书的实用性。上篇为对经方本源剂量的探索以及对重剂起沉疴临床治疗策略的研究;中篇为应用重剂治疗疑难重症的临床实践;下篇为古今医家大剂量用药的经验集萃;附篇新增“十八反十九畏”的研究内容。本书紧密围绕中药量效关系这一临床关键环节做了深入阐述,
    仝小林主编医学47万字
  • 会员
    全书共分为三篇,第一篇介绍了中医诊脉、辨舌、药性和汤头入门等基础理论知识,其中包括寒性、热性、温性与平性药物248种,汤头方剂200余首及各种舌苔插图120余幅。第二篇介绍了内经、金匮、伤寒和温病入门等中医经典理论知识,其中包括中医名家张仲景、陈修园、吴鞠通、薛生白和叶天士等的主要理论与方剂,仅陈修园的《金匮方歌括》和《长沙方歌括》中的方剂就达300余首。第三篇介绍了妇科、产科、外科、疔科、伤科、
    李继明 杜杰慧校勘医学61.4万字
  • 会员
    本书作者杨骏教授,全国名中医,勤耕针灸临床近四十年,每年诊治患者万余人次,在完善针灸理论、创新针灸方法、特色灸法运用、针灸标准化研究等方面成果突出。本书系统反映了杨骏教授对任督二脉腧穴的学术认识和临床运用经验,讲授任督二脉重点腧穴的定位取穴技巧、临床运用方法、临床配穴方法、运用禁忌、具体适应病种等,个人学术见解特色鲜明,案例生动,按语详实,对中医临床工作者,尤其是对初中级临床医师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杨骏医学26.6万字
  • 会员
    该书为明代龚居中约撰于明崇祯末年。龚居中为明末著名医家,著述甚多。所撰《太医院手授经验百效内科全书》简称《内科百效全书》,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以“内科”为名的临床综合性医书。该书卷一为脉、药总论,其中“持脉节要”多采元张道中《玄白子西原正派脉诀》之说。“药性纂要”则袭取明龚廷贤《万病回春·药性歌》。卷2至卷8为全书主体,以病为纲,列常见病证69篇。自外感、内伤而至身形各部之病,末附养老、求嗣诸论。其
    (明)龔居中編輯 張志斌校點医学16.2万字
  • 会员
    本书整理汇集了张老的著作、医论、医话及散存的讲稿等,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医经探微”,主要是张老对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学习与思考;第二部分“医道明理”,汇集了张老临证之余的一些心得,并对其学术经验进行了汇总;第三部分“医说痰瘀”,是张老关于痰瘀相关学说的临床运用;第四部分“医法活用”,是张老对于中医临床诊疗方法的梳理和总结;第五部分“医易阐幽”,则是张老对于中医药学的发展与易学之间关系的思考与
    张弢编著医学21.9万字
  • 会员
    本书系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之一。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均为精善底本,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本次修订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更新使用说明等。本书据明万历二十九年辛丑正脉本整理。本书是综合性医书,全书共三卷。上卷以《素问》病机为据,总论医理,广泛阐述有关养生、诊法、病机、本草理论等问题,共9篇;中卷11篇、下卷12篇,分述内科杂病、妇产、小儿等科多种常见病证的病原
    (金)刘完素撰 孙洽熙 孙峰整理医学7.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