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临床名著评注系列:傅青主女科在线阅读
会员

中医古籍临床名著评注系列:傅青主女科

肖承悰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医学中医17.6万字

更新时间:2020-01-03 20:27:06 最新章节:保产神效方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傅山是清代中医妇科名家,《傅青主女科》是其代表作。该书充分反映了傅山诊治妇科疾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对当今中医妇科医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仍然具有很高的临床指导价值。为了让后学者能进一步理解傅山的学术思想,特对《傅青主女科》进行注评,以帮助读者学以致用。
品牌:人卫社
上架时间:2015-09-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卫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肖承悰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由清代外科名家王维德在总结自己40余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参以祖传秘方编成,于康熙五年(1740)刊行。1卷。分论证、治法、医方、杂证、制药、医案六部分论述。其中介绍常见外科病证治法65种,常用外科效方75首,内、妇、儿科杂病验方48首,200余味药物的性能及炮制,医案15则。作者以治疗外科疮疡而擅长,创立了以阴阳为主的外科辨证论治法则,重视疮疡阴阳辨证,治疗上提倡“以消为贵,以托为畏”,临床治
    (清)王维德撰 胡晓峰整理医学4.7万字
  • 会员
    中医适宜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疗效确切应验的特点,因此目前国家倡导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大力推广。本书将小儿推拿、穴位敷贴、香佩疗法、药浴疗法、耳穴压豆疗法等五个适合应用于小儿的外治法,从作用机理、常用部位、药物选择、操作要点及其在各疾病治疗和保健中的具体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用词科学严谨,内容简明扼要,技术易于掌握,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适合在基层儿童医疗保健机构推广。
    张世琨 李敏主编医学4.6万字
  • 会员
    本书作者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依托几十年的房颤专病门诊工作和大规模的房颤病例数据库研究,对房颤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对证候、方药进行了筛选、分类、分层和反复验证,对房颤“因-机-证-法-方-药”的规律性做了系统性的梳理。全书主要内容分为上、下2篇。上篇主要论述房颤的病因、病机、致病规律、常用角药使用经验以及房颤十四方临床运用规律;下篇主要根据房颤原发病的不同,提出相应的证治方药,并附
    胡元会主编医学21.5万字
  • 会员
    《世医得效方》为元代名医危亦林撰。本次整理,以元至正五年(1345)陈志初刻本为底本校勘而成。本次修订拟从开本、装帧形式、用纸方面进行调整,同时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并改写导言,更新和增加使用说明等。本书是一部临床医学方书,是作者汇集古今名方屡试有验者,结合五世家传及个人医疗经验编著而成,书中介绍了2500余首方剂,按当时太医院规定的十三科之目,分为内、儿、风、妇产、眼、口齿咽喉、正骨金镞、疮
    (元)危亦林撰 田代华等整理医学38.2万字
  • 会员
    “方-证要素对应”组方原则,是以病机为靶向的中医临床组方原则,其核心是强调方剂要素(方剂配伍单元)与证候要素(病机单元)的链式关系。本书共四章。第一章论述“方-证要素对应”组方原则的产生背景、基本概念、应用范围,以及经方“五脏五味补泻”方剂要素提取等,并从选方原则、组方原则、优化原则三个方面阐述了“方证对应”“方-证要素对应”与“君臣佐使”之间的关系。第二、三章为经方“方-证要素”解析,逐一解析《
    李宇航 郑丰杰编著医学27.1万字
  • 会员
    用耳朵学中医经典卷于2010年出版第一版,由著名的朗诵家白云出岫先生朗读全文,以小64开的袖珍版本,配以全文音频文件,让读者能边听边看,边听边读,边听边背。让磁性的声音、优美的文笔、深邃的经义结合在一起,从多个角度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原汁原味的中医经典。本套丛书最多的重印了12次,36000余册,最少的重印了4次,12000余册。本次再版将原来的光盘改成以二维码扫码收听音频的形式。灵兰中医署名
    灵兰书院组织整理医学4万字
  • 会员
    本书为李定忠教授和作者从事中医经络理论和实践的现代研究60余年的成果汇总。国内外首次用169条先天性循经皮肤病证实经络存在是基因决定的。首次发现“经络环”是体内环形电导通道,激通“经络环”能多病同治,双向调整。通过科研大协作阐明经络实质、运行规律与调整机制等系列科学内涵。并发明“经络皮部挑治法”等,在临床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著名中医世家“多寿堂”第七代传人,载入辽宁省志和中国回族大辞典名医录。19
    李定忠 李秀章 傅松涛医学40.1万字
  • 会员
    《伤寒论》是在中医药学术发展史上具有辉煌成就与重要价值的一部经典著作,它所创立的融理、法、方、药为一体的理论体系,具有很高的科学水平和实用价值,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并对中医药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对《伤寒论》的学习与研究,古今中外众多学者对仲景原著的校注、释义,对仲景之学的研究、发挥一直没有中断,从而使《伤寒论》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后世留下了十分宝
    王庆国 高飞 王雪茜主编医学86.5万字
  • 会员
    虞山医派,其历史源远流长,历代医家层出不穷,如缪希雍、柯韵伯、钱天来、余听鸿及陶君仁等,其传承仲景之说而知常达变,启创温病之先河,对江南乃至祖国医学发展具深远影响。本书反映了关于中医地方流派——虞山医派研究的系列成果,对流派的学术理论和方药特色作了深入阐述,有一定的创新性。本书主要介绍虞山医派及其代表性医家的主要观点、诊疗特色及影响,系统梳理虞山医者的学术思想,突出虞山医派对温病学派发展的影响及其
    马俊杰编著医学14.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