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方氏脉症正宗
更新时间:2019-12-20 14:38:28 最新章节:校注后记
书籍简介
《方氏脉症正宗》,又名《医学正宗》,四卷,综合性医书,清·方肇权著。刊于乾隆十四年(1749),其中卷一以脉诊和方剂为主,先辨脉理,次将前贤脉诀条分缕析,又列诸汤散;卷二至卷四则分列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的症、治、方药及医案,卷末又附有针灸撷英及常用药药性述要。该书以脉症立名,强调凭脉用药,因症施治,可谓别出心裁,从中可以看出方氏“脉症合参”的诊断学思想,“改正诸汤散”等则是对前人方剂学成果的大胆变革,而其在部分内科杂病的诊治上也颇有独到的见解。本次整理以清嘉庆四年(1799)武林大成斋刻本为底本。
译者:朱德明校注
上架时间:2015-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清)方肇权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融名言与药对于一体,总结了脾胃病学说和脾胃病诊治的精华,纵贯上下两千年,横跨医家近百家,涉猎古籍百余种,内容丰富翔实。第一章从历史发展和各家学说角度,对各个时期不同中医名家的脾胃病学说进行分析与研究,凝练历代名家脾胃病学说的特色,在时代大背景下领会脾胃病的精华。第二章萃取历代名言220余条,分门别类进行阐述,解释名言原意,点拨临证应用,参以现代研究。第三章摘录历代药对170余对,从单药功效,到医学17.5万字
- 会员笔者结合多年行医感悟,理论联系临床,对《伤寒杂病论》汤方进行系统诠释,通过方释、药释、讲析、注释,力求达到开一方而知多证,开一证而知百家的思路,使临床应用有法可循,有方可依,从而达到师古而不泥古的目的,做到学经典,用经典,讲经典。其讲解通俗易懂,可作为中医初学者及中医爱好者学习伤寒入门用书。笔者所编著《仲景方药精华》,力图古为今用,力求达到开一方而知多证,开一证而知百家的思路,使临床应用有法可循,医学33.1万字
- 会员本书由“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多为医家推崇,尊为必读经典医籍,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所选医籍均为各位专家遴选精善底本,加以严谨校堪,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本次修订拟从开本、装帧形式、用纸方面进行调整,同时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并改写导言,更新和增加使用说明等。本书90卷,是清政府组织编纂的大型医学丛书,也是清代广为流传的医学教医学39万字
- 会员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可以见于多种疾病中。针灸诊治疼痛性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李玉堂教授,江苏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作为我国第一位针灸学研究生,继承家学的基础上,完成了南京医科大学六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习,又师从邱茂良教授。扎实的中西医基础,促使其对针灸治疗疼痛性疾病,有着独特的思考和认识,尤其是对于疼痛性疾病的部位层次解剖的诊断和针对针灸操作方面,有特别的见解和经验。本书主要概述李玉医学10.5万字
- 会员中医适宜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疗效确切应验的特点,因此目前国家倡导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大力推广。本书将小儿推拿、穴位敷贴、香佩疗法、药浴疗法、耳穴压豆疗法等五个适合应用于小儿的外治法,从作用机理、常用部位、药物选择、操作要点及其在各疾病治疗和保健中的具体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用词科学严谨,内容简明扼要,技术易于掌握,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适合在基层儿童医疗保健机构推广。医学4.6万字